阿 姜 查 · 须 跋 多 传 之 ( 2 )

莲花中的珍宝

  • 隆波是一个思想那么自由开放的人,可是同时却又持戒那么精严。这实在是个令人迷思的矛盾。
  • 我可以看到隆波的心没有极限。通常,执着戒条令你担心重重而失去自信。可是隆波却容光焕发。很明显的,他不是那种守着一大堆戒然后忧虑自己是否清净的人。他是从修行中得到自由的一个活生生的榜样。
  • 巴蓬寺的教学法是把你放在一个环境,在这里你可以反观你的行为、异议等。你开始看到在这种环境中自然会生起的意见、观念、成见、执着。隆波再三强调需要省思事物的本来面目。我觉得这点最受用,如果你像我那么自我中心和顽固的话,那你就真的需要开放思想。在这方面,我认为隆波的教法就清楚和直接多了。
  • 隆波的教学不限制于某些特定的法门,而是包含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提供一个环境或条件,只要是正统的修行方法就能得到成果。


 1 

——· 青 涩 岁 月 ·——


1.8 》  恋    人     结    婚       

雨季来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把务农用的工具,例如耙子、犁、轭、耘锄等准备好。隆波也把所有的农具搬上牛车,运到稻田中央的茅棚去,忙着准备即将开始的农作。

在同一时间里,浦和洁的父母亲正在为农作人手不足的问题而烦恼。两人不断的讨论着,一致同意洁结婚的话就能带进新的人力资源,从而解决问题。可是隆波还要等好几年才准备好,眼前他们看不到她可以嫁给谁。讨论到最后浦的父亲大声激动的说:把洁嫁给我的儿子好了!理由是两人就像亲戚一般,而且也都彼此熟悉。另一个重要的理由是,两个家庭的财产也会分给他们。虽然浦和洁都不认同这样子的安排,可是他们两人都不敢反对父母的决定。

1.9 》   友 谊 的 考 验

许多年之后,隆波如此向弟子们叙述他对这件事的感受:我大概十八岁时,喜欢上了一个女孩,我想她也喜欢我。我深深的爱着她,希望和她结婚。我梦想着她会在我身旁,一起在农场协助我农作,过着一般的世俗生活。

可是有一天,我从田地回家途中遇到最亲密的朋友,他吞吞吐吐的向我说:......她已经成为我的妻子了。

我整个人震惊了好几个小时。然后想起了有一个算命先生曾经告诉过我,我将没有妻子,可是却会有很多孩子。当时我莫名其妙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情。

最后隆波接受这项事实,并且不怪罪他的朋友。他明白这位挚友并没有出卖他的意图,只是无法抗拒父母之命。无论如何,这个沉重的打击让他对生命中的不确定性上了宝贵的一课,成了他后来经常用以教导弟子的题材。

隆波和浦一直保持和睦的关系,表现得好像两人之间没有发生过事情一样。不过对于洁他就特别敏感。即使是后来出了家,只要洁一出现他就会退避到森林中。隆波承认刚出家的七年,他对洁一直无法忘怀。要到他出外行脚和修头陀行之后,这种情愫才逐渐淡化。

当了巴蓬寺的住持之后,隆波经常提起浦。每当教导弟子关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堕落时,他总是流露对浦的感恩,如果不是浦娶了洁,我可能就根本不会出家。他说。虽然他是这样说,可是弟子们相信以他那么圆满的波罗蜜,即使是不发生这件事,也应该会有其他因缘促使他出家。

1.10   最 大 的 挑 战

早期隆波面对最大的挑战是淫欲问题。他还在家时已经与淫欲作战了有好几年。那时,一个他当沙弥时认识曾出过家的朋友病重去世。隆波前去协助他朋友的遗孀办理丧事,并留下来善后。晚上隆波就睡在走廊,当晚平安无事。第二天晚上,他朋友的遗孀把孩子送上床之后,就出来躺在他身旁。她拉他的手触摸自己的身体,隆波假装睡着了没反应。过了一会儿,她发现完全没办法令他反应,遂决定离开回去。

其实,那晚隆波非常亢奋和迷茫,他是尊重逝去朋友的缘故才成功克制着自己。他对整件事感到羞耻和痛心。这也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世间幻相深刻的困扰。这件事引发了他内心深处出家的愿望,决心为了解脱而出家。

2

——· 出 家 ·——


2.0 出 家 成 为 比 丘

二十一岁时,隆波受通知豁免服兵役。他决定出家正式成为比丘,这个决定得到他双亲极大的支持和随喜。出家仪式在一九三九年四月二十六日下午一时五十五分举行,地点是乌汶府哇邻县的达杜区廓寺(Wat Koh Nai)。以下是受戒仪式中的三师:

得戒师:因陀罗萨拉衮和尚(Phra-khru  Indrasaragun)

羯磨师:维纶素塔坎和尚(Phra-khru Virunsutakarn)

教授师:霜和尚(Phra-adhikan Suan)

隆波的巴利法名是须跋多(Subhaddo),意思是非常吉祥

他在廓村寺度过两个雨安居——在雨季三个月期间,在寺内安居不外游。在这段期间他研究佛学,并且通过第一级佛学考试。多年以后,谈起这段新出家的经历,隆波回忆说:刚出家时,我根本没有修行,只是拥有一颗与生俱来的真诚心吧了。雨安居结束过后,和我一起出家的比丘和沙弥都还俗去了。我认为他们很愚痴,内心觉得出家困难还俗易啊!无论如何,我当时对自己也还未有把握,所以没对谁透露心里的想法。我个人的看法是,福报浅薄的人过世俗的生活要比出家来得好。这是我的感受,不过没有表达出来,只是在心中仔细观察。

当那些还俗了的人盛装回来寺院,高谈阔论在家里做些什么时,我心里在想,他们一定是疯了。虽然我知道他们的观念错误,可是却不晓得自己的信心到底能维持多久,所以没有说什么,只是私底下独自思维。

我懒得管他们了,反正现在再也没有人来骚扰我,正好可以学习背诵波罗提木叉——比丘应遵守的二百二十七条戒。我发愿要修行,但意识到这将会是极端困难的事,我不敢声张让别人知道。我发愿修行一辈子,或许修到七八十岁吧。我打算培养正念,同时保持长远心和耐性,不让自己松弛和失去诚心。

太多的人来来去去,出了家又还俗。我全都看在眼里但默不作声,感觉到这些人还没把事情看透。

不过对于初发心比丘来说,出家总是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障碍,特别是食物方面更是如此。隆波发现这对他是一大课题,以下是隆波自己的形容:修行实在是很难哪!尤其是刚出家的头两年更是如此,年轻的比丘和沙弥会更难。我自己就经历了一大堆难题,特别是食物方面的。没办法啊,我刚出家时二十岁,那是个对食物和睡眠都充满饥渴的年龄。有时,我会静静坐着幻想着食物,那些我喜爱的香蕉、椰肉片......嘴巴流着口水,所有的东西都想吃哟。真是折磨人啊!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

——待续
作者 阿姜查的弟子们
中译 捷平
审阅 永觉比丘
联络处 Wat Pah Nanachat  国际丛林道场
联络人 Ajahn Cagino  永觉比丘  
电话 +66-8-5777-3112
版权所有Wat Pah Nanachat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