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姜 查 · 须 跋 多 传 之 13

莲花中的珍宝

  • 隆波是一个思想那么自由开放的人,可是同时却又持戒那么精严。这实在是个令人迷思的矛盾。
  • 我可以看到隆波的心没有极限。通常,执着戒条令你担心重重而失去自信。可是隆波却容光焕发。很明显的,他不是那种守着一大堆戒然后忧虑自己是否清净的人。他是从修行中得到自由的一个活生生的榜样。
  • 巴蓬寺的教学法是把你放在一个环境,在这里你可以反观你的行为、异议等。你开始看到在这种环境中自然会生起的意见、观念、成见、执着。隆波再三强调需要省思事物的本来面目。我觉得这点最受用,如果你像我那么自我中心和顽固的话,那你就真的需要开放思想。在这方面,我认为隆波的教法就清楚和直接多了。
  • 隆波的教学不限制于某些特定的法门,而是包含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提供一个环境或条件,只要是正统的修行方法就能得到成果。


 4 

——· 巴 蓬 寺 ·——


4.16 重 点 归 纳

阿姜帝昂总结隆波的教学核心如下:


一、强调正念。

首先,他要我们尽量保持念住,让念住养成的力量不中断。他说他的法没有顶部、底端或长度,就像椰子一般圆形。我们必须保持念住,增强对佛法僧三宝的诚心。他自己内心深处对三宝有绝对的尊重,因此教我们也如此。即使不是在顶礼时也应该保持念住。如果失念那就一定是哪里出差错——是心散乱浮动,或是激动失常。隆波总是强调念住的重要性,要我们在一切活动——行住坐卧,即使是吃饭中都保持念住,没有念住就等于活死人。

如果有谁藉口说没有机会修行,他会问那个人用餐或睡觉时是否还有呼吸,然后他会问修行是否需要很多力气,倘若不必,那为什么不能修行?其实,保持念住只需观察自己呼吸的进出就可以作到。没有念住,修行就没有根。失去了根哪还能说你在修行还是净化心灵?绝对不可能!整个修行的核心是念住。有了念住,就有宁静、平和,内在和外在才会舒适。要修行或培养智慧基本上是靠持续的念住。这是隆波教学时一贯强调的。


二、远离邪见我慢

身为比丘或沙弥,我们必须放下自我感和我慢,否则就与戒或法不相应。只要我们不能放下这个,就无法达到真正的证悟。我们一定要不断的消除我执和我见。隆波说我们有必要体认到每个人都有某些共同点,因此不应该老是执着他人的过失,而是尝试去原谅别人!只是讨论或彼此提醒还不够,必须真正学习放下对与错的想法。执着别人的过失不符合法与律,只要还不能够放下,我们就还没有资格教导别人。

他解释说法与律是相互关联的,无法截然分开切割;戒和法也类似。有这一项,另一项必定如影随形。例如,有智慧,行为自然就会正确。这是他所谓的法没有形相,没有大小长短,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4.17 严 厉 依 旧

即使是隆波的第二代弟子,比如阿姜阿聂(Phra Ajahn Anek Yasathinno)和阿姜栾克力(Phra Ajahn Reuangrit Canthasaro)回忆隆波仍然非常严厉训练他们这一代:只要有人没有完全遵照他的话做事,那就有的好看了!他会立刻召开纪律会议,然后就不停训话,训到作务时间才停下来!没有人可以先行离开哦!听完了训话就要开始工作,只有处理完所有工作之后才能回茅舍。可是回到去也不能休息啊,必须继续修行——休息时间已过了!

举个例子,如果隆波听到有人在他规定处理某些事情的时段外做这件事,好像是去汲水啦,削染衣用的波罗木啦。嘿,当天傍晚他会就这件事训话,哇哩哇啦的不停地训到第二天凌晨三点!这时睡觉时间已过,是第二天作务的时间啦,我们只好开始!新一天的作息,从早课、坐禅、出坡劳作等等,直到用餐清洗完毕才有时间休息。

所以,大家不断互相提醒,千万要小心,要保持正念,不要在指定的时间外处理事情。否则,每个人都遭殃......你知道吗,隆波不是只教训那个闯祸的家伙,而是寺院里所有的人都挨训!这样一来,对那些要用功坐禅和经行的人来说,根本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因此,每个比丘或沙弥都怕隆波的纪律会议怕得不得了!我们总是彼此督促小心遵守规矩。隆波就是这样严厉认真领众。

课诵时间,有谁缺席还是迟到五或十分钟,隆波就不会随便放过他。迟到的人得蹑手蹑脚,在不干扰其他已经在禅坐的人的情况下进大殿。在巴蓬寺,迟到被认为是不善的行为,没有礼貌和缺乏正念,会干扰其他修行人。这是隆波的看法。

4.18 克 制 、 控 制 和 注 意 力

隆波对戒律与整洁的要求最严。其次是克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这两者再配合一丝不苟的注意力,就能够很好的协调。缺乏了注意力就往往不够周到。关于这点,他给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他和一位比丘去托钵。这位比丘非常克制,严格控制他的眼睛不往外张望。他只管低着头在村子里走,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走到哪里了,直到看到地上有猪粪才感到有些意外。然后他决定抬起头来看看,才发现自己正在猪栏内!隆波走在他前面,没有留意后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隆波必须不断提示他往右或往左。

对于这件事,隆波评论这个比丘能自制和控制,可是缺少了注意力的协调。结果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19 忍 耐 、 坚 毅 还 有 自 制

阿姜栾克力还提出自己的经历:那时连小解也固定时间,你在错误的时间上茅坑也要挨训!他会问,为什么别人可以等你不可以?你是人别人也是人,所以别人可以做到的你一定也可以,没有例外!我太惧怕他,吓得冷汗直冒,把袈裟都浸湿了,连尿意都怕到不见了!

他不时说一个人吃多了就容易昏沉,吃多喝多就拉屎撒尿特别多!我非常熟悉他这类说词,尽量小心不吃过多,做任何事不过度。其他住众也一样,每个都很注意克制自己。

4.20 公 事 第 一

隆波年纪较大了,就不再像过去那般苛刻训练比丘和沙弥,纪律没捉得那么严。可是,对于课诵及作务,还是保持一贯的要求。现任巴蓬寺副住持,阿姜素利雍(Phra Ajahn Suriyon Canthapanno)追忆隆波的教学作风说:隆波仍然强调寺院的规矩,包括了每天的作息,早晚课诵等等。每当钟声敲起时,所有的人都必须放下手上的个人工作,去参与劳作或者是课诵。这点很重要,因为这体现了寺院住众的和谐与团结的精神。

除此之外,隆波也要比丘及沙弥认真表达对师长及资深比丘的尊敬。例如替他们洗脚,洗衣物等。实践这类弟子的义务可以很有效的消除我们的我执、我慢。他还特别指示我们进行时应该谦虚恭敬的合掌,请求长者给予我们机会服务。

虽然这个时期对修行而言,整体气氛还是很紧迫。不过隆波改变了他的态度,他让比丘和沙弥有机会去他的茅舍见面,作非正式的交谈。偶尔,他也与他们分享香烟(那时他仍然抽烟和嚼槟榔)。后来,他常把这种情形比喻成水坝——当水太满了就需要泄水来疏导。我们密集用功修行太猛了,就需要放松来调和。

隆波与弟子们这类非正式的共聚时光,就像是有实质内涵的家庭聚会一般。聚会中每个人都分享隆波的佛法,充满喜悦和满足,因为隆波天性本来就是个幽默的人。结果虽然比丘和沙弥们怕他像老鼠怕猫似的,可是同时又觉得他是慈悲的中心,每个人都殷切的期望接近他,听听他讲话,尽量吸收他所说的每一句话。

隆波晚年,来巴蓬寺的出家与在家众更多了,他的宗风也随着情况改变而调整。

4.21 魔 罗 与 障 碍

虽然隆波是在自己的家乡创建寺院,但他仍然面对重重的困难。开始时有些当地人,包括出家与在家的误解他,不能理解他建寺的目的。在一次探访分院时隆波叙述这件事:回到家乡来,刚开辟巴蓬寺时,我挖了口井,并在旁边竖立起一块告示牌,指明这口井只允许僧众使用,在家人用水瓮里的水。

没想到这告示却引来一些风波,那些居民回去散布说寺院不准他们喝水!某些没有来寺院的人,比如有个叫努居士的,立刻对僧众失望和不满:什么!他们到底从哪里来的?凭什么不准在家人喝水!出了家却作出这等事,根本是在浪费时间。难道他们没有想过托钵时仍然要依赖我们吗?

这纯粹是场误会!我怎么可能作出这种事?他们当然可以喝水呀!我只是不允许他们自己从井里汲水,因为他们通常在桶里养青蛙和鱼,汲水时就会把井水给污染,变得充满腥味。为了不让这种情况发生,我们打水储藏在瓮里给他们喝和用。过了好一阵子,我才有机会向村子里的人解释寺院这样做背后的道理。他们了解我们的动机之后,成了忠诚的信徒和施主......”

还有一个问题是那些之前经常来这个地区打猎、砍柴或放牧的人,现在寺院的比丘劝他们停止这些活动。如此一来,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有些人因此怀恨在心,竟然利用妇女来威胁僧众!

有位必须独自出外托钵的比丘异常担心,隆波知道后和他换托钵的路线。在家弟子们劝请隆波小心不要中了他们的计谋:隆波,您千万要小心,不可单独一个人出外托钵!他们说会叫一些女人来拥抱你,然后诬赖你强暴女人!

哦,真的?好哇!我要试试看,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抱过女人呢!让他们去进行,我满喜欢这个主意唷!

结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无论如何,随着时间的消逝,情势逐渐改善,地区的居民慢慢的能够接受巴蓬寺。

就在这时,发生了村民偷寺院水果的事件。刚开始他们向院方讨,后来某些贪得无厌的竟然带了大藤箩来偷。隆波成功的逮捕这些窃贼,并慈悲的训诫他们:下次不要这样做了!你千辛万苦偷来的木瓜收藏不到几天,倒不如老老实实工作,替你的孩子作个榜样。关于这起事件,暂时谈到这里为止,我们在后面还会详细得叙述。总之,隆波对到来寺院里的村民都是循循善诱的给予教导。

另一次,一个附近的居民把狗遗弃在巴蓬寺里。隆波很温和的向他解释为什么不适合把狗放在寺内:呃,我们这里是属于森林寺院,不需要这些猫和狗。为什么呢?因为这里已经有许多动物。你看,我们有松鼠,有树鼩、红原鸡还有......

只要我住在这里,我就会尽量保护它们。这样我们的子子孙孙才有机会看到这些动物,不然它们会逐渐绝迹,最后什么都没有了。如果你把狗放在寺里,它会把这些小动物吃掉。所以是不行的,下次请不要再放狗来寺内。谁放进来谁就得带回去。

怎么样?把它捉回去吧!如果你不捉回去,我就只好麻烦其他人来帮忙领走。其实,这些野生动物虽然说是寺院的,但也是属于你们的!改天你的孩子长大了,他们还有机会在这里看到它们哩。如果这些动物长在外面,早就绝迹了!

至于教界方面,开始时面对一些困扰,因为乡村寺院的僧人认为森林僧或修行僧没有学习佛学,无法正确的教导佛法或应用经典。有些认为森林僧举止索隐行怪,例如把食物放进钵里吃,是宗教狂或自虐狂。隆波不理会这类看法,把这当成是正常的遭遇,远的不说,即使是阿姜曼在乌汶行脚时也曾经被驱逐过啊。

隆波刚成立巴蓬寺时,这个地区许多寺院的戒律松弛是众所周知的事,许多寺院内的活动明显抵触比丘律。例如,在寺院的年庆举行拳击、播放电影等娱乐节目。比丘对戒与律的受持非常松懈,有的甚至替人算命、治病或出真字等来赚钱。出家人这类行为在当地很普遍,一向来没有受到质疑。主要是人们无从比较,也没有客观的标准来衡量。所以对这类活动也就没有遭受到严重的批评。

当隆波和他那一小批人在这里住下来之后,他们成了新的模范。有些村民开始拿当地寺院与巴蓬寺比较,进而对森林僧更加恭敬。这一来造成一些村里及城市中的长老对隆波及他的僧团产生怨恨,他们有些称隆波是疯和尚

对于这些反应,隆波一概不管,只是小心不与他们起冲突。他对佛法有绝对的信心,相信法的修行者会受到法的保护。

雨安居来临时,隆波会带领僧众去拜见长老,向他们顶礼。即使是他们当中有些对隆波及他的僧众冷嘲热讽,隆波仍然表现得谦恭有礼,不让人拿到把柄来批评他。另外,只要条件允许,隆波还经常把得到的一些资具供养给他们。开始时,隆波甚至自告奋勇教导佛学,巴蓬寺的出家人也都参加考试,并且全体过关。后来,虽然佛学课程没有再继续办下去,隆波依然允许有兴趣的僧众自己学习。这是隆波改变森林僧负面形象的一部分努力。

再后来,一些拥有高僧阶有名的法师,例如阿姜摩诃阿磨,阿姜摩诃苏蓬(Longpor Maha Supong)等前来巴蓬寺,依止在隆波的座下。隆波的名声逐渐传开来,受到全国人民的瞩目,人潮开始从四面八方涌进巴蓬寺。隆波越来越圆满的波罗蜜,还有外在的压力形成了僧伽的团结。至于寺院僧众的素质,在后来则更广泛的影响了巴蓬寺的发展。

——待续
作者 阿姜查的弟子们
中译 捷平
审阅 永觉比丘
联络处 Wat Pah Nanachat  国际丛林道场
联络人 Ajahn Cagino  永觉比丘  
电话 +66-8-5777-3112
版权所有Wat Pah Nanachat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