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  ◆  经  ◆  

心念尽是这些,是长不出智慧的


|梦参老和尚

我们总爱想过去的事,过去都已经没有了,还要回忆,把它拉回来。特别是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总把三、四十岁精强力壮的事拿来回想——当年我怎么样怎么样,过去我又如何等等。 

过去的早就过去了,已经死亡了,何必拉到现在来呢?不要再把它拉到现在来。你不能够看破、不能够放下,对这个世界、这个现实生活没有认识,才会贪恋不舍。因为你贪恋不舍的缘故,就看不破、放不下;你没有生起出离心,你的大悲心就不可靠。 

因为你的大悲心是从贪爱出来的,如此怎么能生出智慧来呢?因为你的心念尽是贪爱,是长不出智慧来的,你得先消除这些贪爱,你才能渐渐地觉悟,才能 

怎么能生起呢? 

这要用你的观照,你先观想你的心。当每个人做事的时候感觉很烦闷,有些事情,观前的时候脑筋要先静一下:让我想一想。想一想就是沉淀一下,让心静下来,才能生出智慧。如果说你想学一点智慧,要跟随佛的教导,就要明白佛所说的那些法。 

在日常生活中,不论你做哪一行哪一业,都有方法使你觉悟,只是你认识不认识。这一切法都是无常的,都是无我的。你这样观想、思维久了,自然渐渐就能 

并不是我们非得坐在那里念经、参禅、打坐,非得念佛才能,你做任何事情,如果能找到事物的真实,你就能明了;当你没有找到事物的真实,你就明白不了,不论你做哪一件事都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一定要找到事物的真实,你去找吧。 

因此,我们要从自己的心里开始建设,用我们的心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指导我们的行动、指导我们的工作。把心理建设好了,再从内向外,这样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能与佛法结合起来。

什么叫菩提心,有菩提心的人会怎样?


我们发菩提心,菩提心的涵义,第一要有出离心,这个世界好苦,再也不来。有了出离心,你自己清净了,你的六亲眷属有缘人谁度呢?你要想不度众生是成不了佛的,没有不度众生的佛,要有出离心使自己不贪著,能够放下。第二个具有大悲心,发大悲心、发菩提心、发般若心的人,是有智慧的,他不会堕入爱见的大悲中,又能不舍离众生。释迦牟尼佛成佛该离开了吧!没有,《地藏经》的第二品,佛就跟地藏菩萨说了,不是以佛身在这个世界度众生,其它什么身都示现。不会远离众生的,就连地藏、观音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一定要如是相信,这就是相信你的心,跟诸佛无二无别,也有这么多的化身。你动一个妄念一个化身,动一个妄念一个化身,但你的化身都是业障。当你拜佛、念佛,这个念头的化身就是好的。

大家都读过《梵网经》吧?「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但是卢舍那佛千叶莲华,一个莲华就有一个释迦牟尼佛,这叫大叶,有一千亿释迦,一释迦又化千百亿释迦。所以大家从现在起开始注意你的心念。学法时,学哪一法,心念就住在哪一法,要全心投入。至于念住,念住不是我们坐这儿不动,入定叫念住。念住是随一切事物,做哪件事就住在哪件事上。诸大菩萨利益众生时,他的念就住在利益众生上。一定要注重心念。拜释迦牟尼、诸佛菩萨的时候,一定知道是拜自己,心念常作这样观想。求人不如求己,求这个加持,那个加持,你自己如果不能跟他沟通,他没办法加持你。那些大菩萨都想加持你立地成佛,办不到啊,为什么呢?因为你自己不加持自己。如果自己不加持自己,我们就跟诸佛菩萨沟通不了,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发利益众生心,以这个心来学佛求法,这是我们学佛听经的目的。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