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不一样的音声


唱诵是很奇妙的,

当声音达到相当的和谐程度时,

内心会变得无比专注。

 ◆ 江 子

很多人藉着听音乐来放松自己,现代音乐疗法甚至运用音乐来治疗身体和心理的疾病。佛教的仪轨唱诵、中文“梵呗”,就是以音乐教化的明显例子。

好比我日前在吉隆坡“时代广场”酒店参加了一场由佛教音乐剧导演何灵慧主导的《销释金刚科仪大法会》,可说是是世界首创沉浸式多媒体法会,在法師的帶領唱誦下,現場的华乐与西洋乐器的音乐伴奏及專業歌手合唱、加上舞蹈、唯美灯光音响及多媒体设计,首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殊胜大法会。

唱诵是很奇妙的,当声音达到相当的和谐程度时,内心会变得无比专注,我可以感受到它振动着我的全身;身心因为专注而得到安定和摄受,全然沉浸在这份喜悦之中,空间于是变得无限宽广,此时此地也只有唱诵,身心的觉受变得细腻,明确的轻安自在出现了。

这场金刚科仪法会中,台上的五位法师们与合音歌者以及现场演奏乐队,随着大众唱诵经文时,导演还牵引数位舞者的表演,真是天衣无缝,如是排山倒海的舞台,更是衬托每一幕金刚经的义理。

大乘佛教认为,修行者可以运用所有的六根、六识、六尘为开悟的修行著力点,当然包括音声。《楞严经》中有音声法门的教导,特别是《耳根圆通章》与《念佛圆通章》,皆讲述以耳根和称诵佛号来修行的方法。

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也强调唱诵的功能,并且发扬念佛禅,将念佛的方法与简单、直接的禅修结合起来。自古以来,许多修行者透过念佛,进入深度的集中心状态,所谓“一心不乱”,原则上,称诵佛号能够让人从散乱心进入集中心,然后到无心---没有执着心的开悟境界。

佛教透过音乐滋养心灵的修行方法,至少可以接引人踏入修行之门,因为悦耳的音乐不但使人心生喜悦,也会对修行产生好奇,正如《维摩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或许刚开始,这只是一种善巧方便,但当我们从注意呼吸着手,接着依循同样的原则进入修行,放松的呼吸方法能令躁动不安的心暂时停歇,因专注而得到喜乐。

在不一样的时代,应该有不一样的智慧的音声,一如这场《销释金刚科仪大法会》梵音的摄心与禅悦,在网络众声喧哗中,我们需要如是不一样的人文艺术。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