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 · 福 · 禅 · 味 

修行要破除
“我执”

作者张建坤

有人问我:

我是不是应该远离尘世,出家去修行?

我听到这个问题还是有些震惊的,我告诉他:

你这个问题太大了,我回答不了,而且要依据你的具体情况来看。

我本想问他,你为什么想要出家修行?但是我没有这样问,而是告诉了他一句话:

自己当下的场景,也可以很好的修行,修行重要的不在于地点,而是你多大程度的修心。

可能很多人觉得,生活太苦,身边的人和事物都不好,我根本就无法修行。所以,我要去深山中修行,远离尘世的喧嚣。

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人是在逃避,逃避的人无论去哪里,他的心是放不下的,心放不下,无论身处何地又有什么意义?

当下就是最好的修行。

很多人最大的问题在于分别心太重。

我要追求好的人和事,我要逃避不好的人和事。

所以,一遇到不好的事情,就会产生不良的情绪,认为这些都是别人和外界环境的错。

比如情绪,很多人只追求令自己高兴、安宁的内心情绪,排斥悲伤、忧愁、痛苦、悲哀的内心情绪。

这样是有问题的。

余知得失无常,皆应心观,心定则意泰。

这里有一个客观事实,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我们总是习惯于看到其中一面,而忽视另一面。

比如,得到了就高兴,失去了就痛苦;得到夸奖就高兴,被批评就生气。

如果你是这样线性的思维,无论你去哪里都无法寻得内心的清静,更何谈修行呢?

我们应该有一种意识,接受当下,享受当下。

如果你的一生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前写好的,那么你按照剧本去“体验”生活,这有什么意义?

人生最大的意义是不确定性。

你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去修正自己的人生轨迹,这种体验人生所得来的感悟,不也是人生意义的一部分吗?

太多的人容易受别人或者群体的意识影响,惯性地去做一些事情,以大众的价值观作为真理。

大家都去买房,你也去买,没买到就怨天尤人;大家都去买股票,你也去买,没买对就捶足顿胸。

这样的人真的活过吗?

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不懂按照实际自身情况一分二的看待问题,只是随波逐流,这与机器人又有多大的分别?

人的伟大之处在于创造力,而创造的源泉在于独立思考,而不是,大家认为是好的,我得到了就高兴,失去了就悲伤。

佛说要破我执。

如果你都不知道哪些是我执,怎么破?

只会越来越偏激。

很多人的问题在于,做的太少。总是在那一个劲地自我感动、自我悲悯。

他们从来没有真正的去思考人生,没有真正的去面对、感悟当下的生活。

世俗太痛苦,我就要逃离,然后找一个自以为合理的理由,如,为了修行。

常言道: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尽是借口。

修行,应该是立足当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修行。

皇帝有皇帝的修行,百姓有百姓的修行,学生有学生的修行,老师有老师的修行,修行不是去从事特定行业,成为特定的身份,或者去特定的地点。

人世浮沉,立足当下,就是最好的修行。在这个过程中,你要静下心来去内观自己,这样,你会发现自己的贪、执、妄,然后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去破除自己的贪、执、妄,使自己的学业越来越精进,心性越来越纯正。

人生处处是修行。

欢迎点击 ⬇️
慈悲电子杂志(订阅)https://forms.gle/oVfN3M6bWqYfXanq5 
请支持慈悲网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