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公长老住世时旅游北京,在颐和园昆明湖畔留影。

随 · 师 · 手 · 记 · 12



从奉献中健全僧格

——忆恩师镜意长老

文 · 慧 松


一个偶然的机缘,我亲近了已故的镜老法师,这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坦白地说,未亲近法师之前,我一向认为出家人是超然的,不问世俗,整天关在庙里看经念佛,社会上的俗事都与他们无关。但是自从亲近了镜老师父,除了照顾自己的小事业,其余的时间都替师 父办事。那段时间,老师父所涉及的慈善事业正做得火红,所以我们每每谈的,不外乎都是这些事情。渐渐地,令我对出家侍佛的法师,有了一种正确的认识,这是拜老师父最初给我的身教。

在往后的岁月里,我们除了谈慈善的事业,偶尔也谈谈佛教的事业。镜老在谈及佛教的事业,有很宏观的抱负。在谈及佛法时,常强调自修礼佛,发心多做善事,切实做善事,特别重要的是布施。布施除了财施、法施,在日常生活上还有很多被人忽略的布施,如身体力行助人,予人方便等等,都是布施。

老师父不常向信徒提起他年青时学佛的事,偶而提起,也常劝信徒多礼拜观世音菩萨。老师 父常说,礼佛,菩萨要修到一些境界,一定要下苦功夫,坚持,别无捷径。老师父一生秉持着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教诲。他常说,一个人一定要立品立德,才能立人。出家人也不例外,立僧德至为重要。老师父一生中最讨厌那些虚伪,没有品德的人,特别是对打妄语的,曾多次责斥那样的人。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令一些人畏惧老师父,议论老师父,但老师父对个人的得失从不放在心上。

众信徒发心鼎力支持佛教事业 

老师父在生时,常说虽然自己是出家人,但是本质上还是人,跟普通众生没有分别。

不能因为出家了,看成比众生特别,处处认为比别人高一级,这是错误的。老师父常说:我要吃 饭、喝水,也会生病、有情绪,日常的生活要过,故也需要钱财来维持生活。更重要的,老师父需要钱财来从事佛教的慈善事业。老师父对钱财的处理很有原则,取之有道,取之所需,没有什么不妥。但公、私要严格地处理。很多信徒很敬佩他的为人、僧德,都发心鼎力支持他的慈善事业。在老师父的感召下,斥巨资修建、扩充观音亭的贤达大有人在。曾有一位信徒将一笔巨款交予老师父,老师父问他,你这笔款作何用?他说我也不知道,师父你就将作去做事吧。慈善的事业就这么地干起来,一座座的建筑就这么地耸立起来。今日庄 严辉煌的观音亭是佐证了已故老师父为师之道。

老师父在生时,一些人景仰他的为人僧德,央求为他们剃度,但老师父都一一回绝。

其理由是本身时刻都在不断地自修,也恐怕修不好,怎能替人剃度?故老师父一生中只有一名在外国的记名剃度徒而已。其实是否是镜老师父的徒子徒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应遵循老师父的教诲,切实地为佛教多做善事,兴旺佛教的大体,普度众生,造福人群,才是僧公的职责。徒图个虚名,对已故镜公老师父至为失敬。

欢迎点击 ⬇️
慈悲杂志(订阅)https://forms.gle/oVfN3M6bWqYfXanq5 
慈悲杂志(赞助)https://forms.gle/1n2H61AFfqCGRcXd9
Whatsapp询问 www.wasap.my/60166671962/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