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 尘 道 场  

空性大和尚:

崇俭戒奢是佛教传承

的客观要求

崇俭戒奢是佛教传播发展的重要原因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东汉时期正式传入中国,就是以崇俭戒奢的形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受到历朝历代统治者和普通民众的尊重和推崇。”空性法师一开始就道出他的观点,之后引用《后汉书·襄楷传》中的一段记载,说的是延熹九年(166年),襄楷上书汉桓帝:“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在汉代,佛陀与老子一起被皇帝供奉在皇宫中,崇俭戒奢既被统治阶层作为治国之道,也有助于引导民众修身养生。佛教传入中国后能够得到传播发展,崇俭戒奢是重要原因之一,也可以说是其最初的立身之本。此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遭遇过几次重大法难,寺院被毁、经书被烧、僧侣被迫还俗,虽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究其内在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内很多人士不能把崇俭戒奢的优良传统很好地传承下去。

基于对佛教历史轨迹的深入思考,空性法师认为,作为佛教界人士,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崇俭戒奢视为一个时期的倡导。当然,宗教领域近年来滋生蔓延的贪大求奢、借教敛财、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确实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纠正。整肃教风、正本清源是当下宗教界刻不容缓的大事。但从长远看,崇俭戒奢是一种忧患意识的体现,是对佛教持续健康发展的深谋远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时代发展到今天,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佛门的修行生活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佛教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但那些被历史证明是立身之本的优良传统不能被丢弃。崇俭戒奢是对自身欲求的节制,对国家、民族、家庭的责任,也是为自身的福报负责。从佛教自身的发展出发,这也是佛法不衰、法脉长续的基本保证。

空性大和尚:“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东汉时期正式传入中国,就是以崇俭戒奢的形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受到历朝历代统治者和普通民众的尊重和推崇。”

崇俭戒奢才能成就高尚僧格

“朴素惜福是佛教的优良传统,也是佛法中重要的实修理论之一。”空性法师追宗溯源,娓娓道来。他指出,佛世时,佛弟子穿粪扫衣,托钵乞食,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过着简单朴素的修行生活。《长阿含经》云:“郁陀夷,汝当观世尊少欲知足。今我有大神力,有大威德,而少欲知足,不乐在欲。”《中阿含经》云:“见灾患知足,节俭用财物。”可见,崇俭戒奢,少欲知足,是佛教从诞生起就具有的精神特质。

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中国国情而采取的建寺安僧措施,虽然改变了修行的生活模式,但朴素惜福的优良传统一直得以传承。空性法师以近代高僧朴素惜福的故事为例,说明朴素、节俭、惜福、培福是佛门一直秉承的优良传统。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出生于锦衣玉食之家,年轻时被称为“一代才子李叔同”,是一个集诗文、书画、篆刻、音乐、戏剧于一身的文化大师,凭他的过人才华,完全可以过着优渥的生活,然而法师出家后,戒绝一切除生活必需之外的奢侈品,粗茶淡饭,自奉俭约。在《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中,弘一法师对一生惜福的印光大师满含敬意。“印光大师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民国十三年(1924),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师房内观察师一切行为。师每日晨食仅粥一大碗,无菜。食毕,以舌舐碗,至极净为止。复以开水注入碗中,涤荡其余汁,即以之漱口,旋即咽下,惟恐轻弃残余之饭粒也。……以上且举饮食而言,其他惜福之事,亦均类此也。”法师效仿印光大师“素以养身”,认为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别人用劳动用汗水换来的,要加倍珍惜。凡所吃的,所穿的,所用的,皆知足感恩,从未多余享受。叶青眼居士在《千江印月集》中回忆说,法师“入闽十余年,生活四事,无非三衣过冬,两餐度日,一只粗椅而已。生平颇爱鲜花,往往翠柏一茎,红花数蕊,装置一小瓶中,供诸佛家,遍觉生意弥满,庄严无尽。此外,即一枝火柴亦不轻用,何况其他。”

缅怀历代祖师大德,空性法师深为感叹。他说,这些大德并不是没有条件过相对宽适的生活,但他们却秉承佛陀的慈悲言教,严持戒律,崇俭戒奢,一生简朴素净,不追求那些超出生活需要的奢华物质。《佛说遗教经》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惜福,是修行人的本色,也是修行人的使命。从衣食住行到房屋殿堂,适用实用即可,铺张浪费,追求奢华,显然有违皈佛初心,更不利于高尚僧格的养成。


崇俭戒奢才能维护佛门的清净庄严

清净心,是佛法中的重要的一个修行目标。空性法师认为,崇俭戒奢不仅仅是对物质的节俭,更是对心灵的减负。《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云:“假使寿千俱胝岁,彼尚勿应生贪爱,何况寿不满百年,岂生贪爱无厌足?或有一类奢侈者,不念此身极难得,广集嬉戏歌伎人,于前戏剧求快乐。度集财宝何有乐?护惜重重苦恼增,下劣愚夫喜悦生,智者于中离贪着。富贵不实如梦幻,愚者驰流于心意,剎那破坏剎那成,谁诸智者生贪爱?”世间的事纷纷扰扰,容易乱人心境。看一个人内心的欲望是多是少,看他在欲望没得到满足时,是否仍能安之若素。儒家提倡“净以养德”,佛法中说“净以清心”。弘一大师在《晚晴集》中说:“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佛所行赞经》中说:“资生具虽陋,知足故常安。不知足之人,虽得生天乐,以不知足故,苦火常烧心。”作为佛门弟子,就要秉持知足惜福、崇俭戒奢之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不间断地去修一颗清净心。心清净则智慧生,进而用佛法的智慧度己利生。


崇俭戒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佛教的优良传统。空性法师认为,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也蕴含着崇俭戒奢的思想宝藏。应当进一步挖掘佛教经典中崇俭戒奢、尚俭寡欲、简朴节制的教义教理,并作出符合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使之进一步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相融合,相辉映。佛教经典中崇俭戒奢的思想,是推进佛教教风建设、僧才建设、制度建设的重要精神财富,是佛教中国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维摩诘经》中说,“欲净国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作为佛门弟子,我们要继承佛陀的度生本怀,自觉践行崇俭戒奢之道,崇尚惜福朴素之风,保持佛教的精神本色,维护佛教清净庄严的社会形象,更好地为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奉献佛教智慧与力量。


欢迎点击 ⬇️
慈悲电子杂志(订阅)https://forms.gle/oVfN3M6bWqYfXanq5 
慈悲网(赞助)https://forms.gle/1n2H61AFfqCGRcXd9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