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监狱经  

开 示

问吊,不再恐惧


面对时日无多的死囚们,

不再谈如何生,

而是如何看透死。

“师父,我心里一直害怕面对死(问吊)。

我知道我们都会死,谁也无法避免。任何的道理都平抚不了这种恐惧。我常在半夜从恶梦中惊醒,这些恶梦都是和死亡有关!我想尽办法克服这种恐惧,一直想逃避,可是最后还是对它无可奈何。再这样下去,总有一天我会神经衰弱精神崩溃。表面上的死我不怕,可是内心深处对死亡的畏惧却令人不寒而慄一位死囚这么说道。

 

自然法则即观照

其实每个人都怕死,知道死是不可避免,所以我们开始想怎样才能超越死亡,如何消除对死的恐惧和怎样安定内心。极少人会找寻死亡真理!死亡不可悻免难以抗拒,也是最终和真实的。佛陀曾如此说过:衰老、病苦都是自然法则,我们并不能够超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那怕是喜欢和爱惜的,最后将会与我们背弃或分离。圣者尚且要身,更何况凡夫俗子?大多数人都在死亡边缘或大限已至中恐惧的走完一生,尤其对自知时间无多的败诉死囚更是惶恐渡日。所以和他们不再谈论如何生,而是如何看透死。

劝诫他们牢记佛陀一句名言:不要追忆过去的事,也莫想未知的事,应当如实观照当下每一刻,活在当下。我们未曾好好活在当下,也从不把今天的日子当作最后一天。我们都活在明天,甚至是昨天。纵然知道等一下就要死,或只剩下几天寿命,我们还是不会珍惜当下。心里想的是明天会怎样、待会又如何?当下那颗心变得恐惧不安、慌乱害怕,实是心有挂碍,有挂碍故,心有颠倒梦想。死囚害怕死亡,是因为对死亡的未知,也没体会过死亡,因此恐惧害怕。

过去未来不可得

其实真正害怕的不是未知和死亡,而是已知事物的丧失。因为失去已知事物很可能造成痛苦,它夺走我们的快乐。造成恐惧的不是未知,而是已知。

未知的事怎会造成恐惧?它谈不上快乐或痛苦。那是因为:勿追忆未来之事,因未来是个未知数。众生之所以恐惧死亡,其实是恐惧事情的终止,不能再重回以往拥有的一切,难拾名闻利养、儿女、亲情,因此一直在恐惧状态下虚度了生命。 

只要体认事事无常,便能除去内心恐惧而不再抗拒死亡。令我们恐惧和抗拒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这个词句。它直接引发个人内心的联想,在面对未知和未来的,就会产生恐惧和抗拒。

面对死亡的事实时就给它一个名称,它让人感觉不确定不喜欢,甚至害怕。死亡本来是件新事情新挑战,众生就是被未知或未来的感觉给蒙骗而不安心,抗拒死亡这个词句,却看不清楚在执着及害怕丧失自己拥有的一切事物。因此无法活在当下而挣扎、痛苦与矛盾,害怕这个生命的结束,害怕离开自己熟悉的事物、家人、妻儿、朋友及财物等。这一切充满了悲伤、绝望和短暂的快乐,那是永无止休的挣扎,这种想延续的渴望只有而不能”。

 

今晚好好睡一觉

有执着就有恐惧;有恐惧便有挂碍。若不执着便无恐惧,无恐便无挂碍,如是观知:一切众生,有命终归死,各随业所报,善恶果自受……如来及缘觉,佛声闻弟子,会当拾身命,何况俗凡夫。《杂阿含经》

这是我对那位死囚的回答。

他听了后说:我知道了,我不再抗拒死亡。是否真的不抗拒吗?我不晓得。

别离那一刻他留下两句话。当我看见囚友们逐个问吊去,我都把它当作无常观,现在轮到我,我也该如是观罢。他还说:当我知道四念处的修持法是何等重要而正在起步时,却是我要问吊的时候,今晚我可要好好的睡一觉。 

刚开始即结束,听了心里很难受,但愿死亡未到时,他不再畏怖。

但愿面对死亡时,他不再恐惧。生死之路终须一个人走。没人能代替,更无从抗拒。

佛说:莫追忆过去,一切已过去,莫追忆未来,因未来未知,如是观当下。他真的不再抗拒,也没有恐惧,因为他已体验死亡,只是无法亲自回来告诉我。

欢迎点击 ⬇️
慈悲电子杂志(订阅)https://forms.gle/oVfN3M6bWqYfXanq5 
慈悲网(赞助)https://forms.gle/1n2H61AFfqCGRcXd9
Whatsapp询问 www.wasap.my/60166671962/

文 / 开 照 长 老

开照比丘,196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怡保,于1987年在槟城洪福寺出家,再到泰国受比丘戒。1987-1990就读于马来西亚佛学院。现任马来西亚沙巴寂静禅林长老团成员,并身兼新加坡护法苑的宗教导师。

1988年开始走入木寇山槟城的监狱,与囚犯谈话、讲经。四年后,在一群死囚的要求下,他来到了加影。每周一早上九时,他将准时出现在加影监狱。在几十年的监狱弘法,他的慈悲不知软化了多少身陷囹圄,手脚戴着重重镣铐的硬汉子,进而皈依佛教。

开照法师除了到监狱弘法, 也常被邀请到国内各大专院校主持佛学营及举办静修营、禅修营、护法营、短期出家体验营, 渡化青年学佛。他的连珠妙语源于他的慈悲和智慧的修持,更来自他非凡的关怀人间的丰厚阅历。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