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监狱经  


写给美国死囚的信件

——萍水相逢话当下

致 Mr. Arthur Tyler A-175-xxx

在离开美国之前,我写下这封信,愿此多一份的关怀与祝福,能带给你的生命更多光明与安乐。虽不能常来会见,但在我心里不会把你忘记。在此先祝福你「平安快乐」。

此外,我想与你分享一些佛法,如何令人生变得更快乐。

「放下过去与未来」这句话可以让心「活在当下」,原因何在呢?

时间是不允许任何人暂留太久在人间,好比攀登高山必会有下山的一天。

过去,只不过是一聚一散;回忆只不过是一喜一悲。

瞬间的未来,也不过是一得一失 ,始终皆是一往一返。

如升起的太阳,必向西行,从不退转。如河川的急流,必顺往低处,亦不会逆退。

因此我们曾拥有的,曾走过的一切会随顺因缘到来世去,不只是停留在现在世而已,因为它无时无刻再生再延续,从不间断。

若能如实接受这事实,就别为今日的不幸而难过,也别为曾经拥有的快乐而执取不放。

眼睛能看得很远,心可以拉得很近亦能离得更远,能坚信有明天,即相信仍有来世,如此想,心会活得有信心,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活得更快乐吧。


集 聚 终 消 散 

我们也算是「萍水相逢的佛友」,从佛法角度看待「集聚终消散」将会考验彼此的心。

也正因为要面对瞬息万变的一切,心才不会那么去执取「变化而不实在的人事物」。

在佛法中,无常、无我的观念,其实就是提醒我们对任何人、事、物都要保持「随缘」的知见,这种知见不是消极的漠不关心,反而是积极的随缘尽份。

人人都会说「快乐也一生,忧伤也一世」,若是对世间种种事故,心里仍执着抱有不甘情愿,将来寿终时,死得心不甘情不愿的,何苦呢。你说是吗?

若是能接受「无常」之理,相信有三世的选择,从生至死只是一种自然法则的话,那一切顺逆的遭遇,则可以处之泰然,承受起来也较能甘之如贻了。

在信中提及「萍水相逢」这四个字与你分享,意味着彼此间拥有一份缘才能再茫茫人海中相遇,相对的也表示着无常不定、瞬息万变的事实。

相同此理,我们何尝不是在任何时刻经常都与人事物相逢呢?关键即在于若把「相逢」当着「不变」,未相逢时怀「染着」,相逢之后心有所不甘不舍,如此的人生怎么会快乐起来呢?

因此,有缘相见互相祝愿,无缘再见,从此互相护念,将心中曾相遇的人事物,当作生命中的一个过客,而自己也是他人心目中的其一却不是唯一,那么一切变得随缘和顺及快乐,又何来压力呢。所以,监狱、死囚、社会、家人、你我等都不会久留,大家也只是暂时性的过客而已。

也许下面这番话,能给你一些思考的空间,「一座墓碑,一个专属名字,象征着生命代号;一个数字,象征着岁月来到这世间,同时也划下句点的独有生命。这就是人的一生结论,留下也只是如此。无需太担心未来将会怎样,结果就是这样『一座墓碑……』。」 


活 出 喜 乐 生 命

人生能有几回接触佛法?能够出生而为人者又能信仰三宝已经不容易,犹如在佛经上记载的盲龟值遇浮木般的不易,人生太短暂,不要把自己锁在昨日,应当把握今天,活出喜乐的生命!

曾经与你分享过,佛法里有一句话,可以让我们活得有勇气,即是「承认有过失,勇于忏悔,忏悔即清凉,心得安乐」。过去已成为过去,此时此刻是活生生的转念,做个有责任感的人,能怀着如此的信念者,不再是逃避而是担当,不是害怕死亡而是愉悦再生,不是绝望而是充满希望,那一切的转变即刻出现,关键在于信心与持续的程度强弱。一旦能对自己所造的行为负责,自己去承担,这就是活下去的勇气。

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勇敢地活在世间里,互相祝福。

曾对你说过,我会再来美国,目前订在12月3日,若一切顺利,肯定会前来会见你,到时咱们再叙旧、论法。

另外,我已委托新加坡的佛友,将一些佛书寄来让你研读,不知你有否收到?

若有任何疑问,可记得要常写信给我。保持联络。

愿平安快乐。

欢迎点击 ⬇️
慈悲电子杂志(订阅)https://forms.gle/oVfN3M6bWqYfXanq5 

请支持慈悲网

文 / 开 照 长 老

开照比丘,196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怡保,于1987年在槟城洪福寺出家,再到泰国受比丘戒。1987-1990就读于马来西亚佛学院。现任马来西亚沙巴寂静禅林长老团成员,并身兼新加坡护法苑的宗教导师。

1988年开始走入木寇山槟城的监狱,与囚犯谈话、讲经。四年后,在一群死囚的要求下,他来到了加影。每周一早上九时,他将准时出现在加影监狱。在几十年的监狱弘法,他的慈悲不知软化了多少身陷囹圄,手脚戴着重重镣铐的硬汉子,进而皈依佛教。

开照法师除了到监狱弘法, 也常被邀请到国内各大专院校主持佛学营及举办静修营、禅修营、护法营、短期出家体验营, 渡化青年学佛。他的连珠妙语源于他的慈悲和智慧的修持,更来自他非凡的关怀人间的丰厚阅历。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