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灵  导  航   


转念——
一切都在念头

我们现在说的“放下”,大多数时候是用于自我安慰。

遇到一些伤心的事、纠结的事,安慰自己放下是一种豁达,可以重新开始。但问题是,真的放下了吗?

比如,失恋了,告诉自己放下前任,才能开始新的一段。工作上受委屈了,告诉自己放下怨恨吧,打份工而已,东家不打可以打西家......很多事情,时间久了,的确也就不那么执着了。

但,这真的是放下了吗?还是说,我们只是把遇到的问题暂时“放一放”,之后又在某一天,毫无预警地被某些条件触发,这些问题成为了悬在内心深处的一根倒刺。

佛学里也经常提到“放下”,那么,把手上的东西放下,是放下吗?

有一个婆罗门拿着花去拜见佛陀,佛陀说:放下。

那个婆罗门把左手的花放了下来,佛陀又说:放下。

那个婆罗门又把右手的花放了下来,佛陀再次说:放下。

那个婆罗门实在不明白,他问:我已经两手空空了,还要我放下什么呢?

佛陀说:我并不是要你放下手中的花,而是要你放下你的六根、六尘、六识,把这一些全部放下后,你将会从生死里解脱出来。

所以,佛学里的放下,并不是指放下手中的东西,也不是指放弃一个职位,而是指不再受六根、六尘、六识的束缚。

不再执着有一个我,不再执着由我而引起的各种欲望。

有一次,一个小沙弥为了断除色欲,决定割掉自己的生殖器。佛陀知道了,就说他真是一个笨蛋,断除色欲并不需要这样,而是要从根源上断除产生色欲的那种“意识”。

要从心念上下功夫。要想从心念上断除欲望的困扰,就一定要了解六根、六尘、六识的运作。这是佛学的根本。

所以,慧能对弟子们说,你们去弘扬佛法的时候,首先要讲的是三科:阴、界、入。

阴就是五阴(蕴)

界就是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

入就是十二入(六根、六尘)

这三科的原理是一样的,是佛陀解释这个世界的一种工具。五蕴侧重心的层面,十八界侧重身的层面,十二入侧重身心的动态运作。

六根是基本的。眼、耳、鼻、舌、身、意是六个基本。离开了这个六个器官,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这六个器官是基本的缘起。

因为有眼睛,所以,就有色尘,可见的形色等;因为有耳朵,所以,就有声尘,可听的音响等;因为有鼻子,所以,就有香尘,可闻的气味等;因为有舌头,所以,就有味尘,可品的味道等;因为有身体,所以,就有触尘,可感的知觉等;因为有意识,所以,就有法尘,可识别的概念、现象等。

眼根和眼尘要发生关系,还需要识,通过识,眼睛和眼睛所看到,会产生关联并形成色的世界。所以,相应的,又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叫六识。

五蕴:色、受、想、行、识。蕴,有积聚、累积、集合的意思。

,就是六根里的前五根

,就是感受、领纳

,就是形成概念

,就是意欲,产生业力

,是最重要的,一切的根源

识能集起各种现象,也能产生自我的意识,也能分别外境。所以,佛学的修行,注重心念。转念,一切都在念头里。

念头怎么转呢?

要观察五蕴,要观察六尘和六根的相互涉入,要观察六根、六尘、六识的运转。

五蕴、十八界、十二入,包含了佛陀非常深刻的思想,就是这个世界不过是五蕴顺着因缘在流转。

但我们把这个五蕴聚合成的我和世界,当作了真实的不变的我和世界。所以,造成了各种痛苦、烦恼......事实上,五蕴不过是宇宙间的元素,我们的身心不过一个暂时的聚合,也不过一个管道。

所以,禅修练习的是观照。观照五蕴的运作,观照十八界,观照十二入。

佛陀所说的放下,指的是明白了五蕴、十八界、十二入的运作法则,不再执着于世间的任何东西,只是随顺因缘,当下即是。只该关心,此刻我的念头。

关于五蕴,关于十八界,关于十二入,是一套虚拟的程序。一旦陷于这套虚拟的程序,就不断地在轮回。佛陀认为人真正要做的,就是认清这套程序,跳出这套程序,回到本源。

佛学的三科说明了佛法的修行不是空灵的,而是实在的。实实在在从自己的身心开始,从呼吸开始,从眼睛见到的开始......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