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  经  堂    


共修的精神

佛陀说:不管此人修习多么不好,内在一定还有一点爱、一点信念,我们要使那一点点的爱及信念能够保留。如果使它完全消失,那就非常可惜。所以,我们要有耐心,我们要对那个人有耐心。僧团要放宽心胸,包容、耐心地对待那个人。



|一行禅师

僧团是一块土壤、一个园区,让我们能够在园区里种植和耕耘。

在冬安居后期的一个开示中,我们学习了三宝,我们提到三寳一体。意思是说三宝中的每一宝包含了另外两宝。佛之中有法有僧,法之中有佛有僧,僧之中有佛有法。僧团是修习的团体,当中每个人,每位成员都在行、住、坐、卧中修习正念,转化痛苦,灌溉安乐与幸福的种子。虽然僧团并不是圣僧,但如果僧团有修习正念和转化,那么在僧团中就有圣果的品质。因此,当我们深刻地接触僧团时,我们可以接触到佛与法,因此,僧团是三宝之一。在僧团中,在僧团这块土壤中,我们可以发芽和成长,修行者若没有僧团,就无法有所成就。没有僧团,不管你有多出色,也无法教化众生;不管你有多出色,也难以修习和转化。因此我们必须修习皈依僧。如果没有僧团,就应立刻去想怎样建立僧团,因为僧团是滋养我们的土壤。

在越南我们常说:吃饭要有汤,修行必有伴。伴就是僧团。又有这一句:僧离众僧残,虎离山虎败。意思是,修行者若没有僧团的扶持及保护,一定会失败,会放弃其修持,犹如老虎远离山林去到平原地区,会被人类捕猎和剥皮,修行者也一样,如果没有僧团包围保护,会很容易会放弃自己的修习,不管此人有多聪明、多有智慧、多有才能,也是一样。

因此我们必须时时刻刻修习皈依僧。

我们众等,愿一心皈依僧团

这是《赞僧》中的句子。僧团要有品质,而僧团的品质是由我们的修习所成就的。当我们建设僧团,我们投资于僧团,也即是投资于我们自己。因为僧团愈清新、愈健康,我们就愈清新、愈健康,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带着建立僧团的目的和志向。

每一位成员都有义务建设僧团,而僧团也有义务滋养每一位成员。

在《中阿含经》有《跋陀和利经》(第194经)。经中提及僧团中一位比丘,他修习得很不好,但佛陀劝喻僧团该包容这位比丘,对他该有耐心,让他有机会转化。此经也见于巴利藏,经名是Bhaddali Sutta,在《中阿含经》是《跋陀和利经》。Bhaddali 或 跋陀和利,是那位修习很不好的比丘的名字。僧团有时会想到要他离开,因为对僧团其他人来说,他不是一个好的榜样。幸好有佛陀的劝喻,僧团让那位比丘留下,并帮助那位比丘转化。

他修习得很不好,连坐下来与僧团吃完整顿饭后才站起来,他也做不到,吃到一半他就得站起来做些什么,然后又坐下继续进食。在原始僧团有一种修行方法叫做一坐食。一坐下就得吃完才能起身,不能吃到一半就站起来。巴利文ekāsana-bhojanaekā 即是一,ekāsana-bhojana 即一坐食。

佛陀常说:我进食时会坐下,非常轻松自在地坐着。我吃得很慢,我吃得不多,但我仔细咀嚼,因此我身体很轻松、心愉悦、身体充满能量。佛陀这样教导。但跋陀和利比丘说他做不到:我必须吃很多,也无法慢慢地吃。佛陀说:你努力吧。

那年,佛陀与五、六百位比丘在祇园安居,跋陀和利比丘显然无法按照佛陀的教导而修习。但他没有被要求离开僧团,因为佛陀请僧团对包容,给他一次机会。

到三个月夏安居结束的那天自恣日,人们给佛陀缝制新衣。

有一位比丘跟跋陀和利说:世尊要离开了。世尊只与我们安居三个月而已,与世尊一起修习这段期间,你没有依世尊的教导好好修习,那实在可惜。

跋陀和利此时才感到可惜。在安居期间有佛陀教导,有僧团在一起,如此幸福,但他却不跟随佛陀的教导来修行。跋陀和利悲伤哭泣,并请求见佛陀。

佛陀同意见他。当时佛陀鼓励他,让他有足够的能量修习其他人在做,但他之前不愿修习的。

在佛陀给予跋陀和利的教导中,我们必须学习这一句话。每天,僧团的每一位成员必须问自己:我今天要做什么让僧团欢喜?

每个人都要问自己这句话:我今天要做什么让僧团欢喜?

那就是建设僧团,为僧团制造欢喜。若僧团欢喜,僧团的土壤会很肥沃。

在那块肥沃的土壤生长的树木会非常翠绿,生长得很好。所以,我今天要做什么让僧团欢喜?

佛陀没有说: 你们今天要做什么让佛陀欢喜?佛陀没有这样说。佛陀说:我今天要做什么让僧团欢喜?Thay欢喜,这不是最重要的事,

让僧团欢喜才是最重要的事。因为Thay只是僧团中的一员而已。若僧团欢喜,Thay当然就欢喜了,佛陀也就欢喜了。因此,我们的连结,是与僧团的连结,而不只是跟Thay的连结。因为只有Thay,是不足以成为僧团的。Thay只是僧团的其中一员而已。

在僧团里,我们有兄弟姊妹,我们每天必须问自己:我今天要做什么让我的兄弟姊妹感到幸福?此问题将会带来答案。所以,我们的修习有两个面向:一方面是每个人都建设僧团,令僧团幸福;一方面是僧团拥抱每一个人,给予每一个人修习和转化的机会。僧团不要过于迫切,若过于迫切,把某个人赶出僧团,那人就失去了机会。

阅读此经时,我非常感动,因为佛陀的慈悲心真的很广大。经文里没说佛陀有慈悲心,但读到佛陀教导弟子的方法。我们看到佛陀宽广的慈悲心。佛陀说:僧团生活的方式,要让那些人,尽管善根比较薄弱,仍有机会发展其善根。僧团的每一位成员,不管修习有多不好,内在一定仍有一点爱心、一点信念。

佛陀这样说:不管此人修习多么不好,内在一定还有一点爱、一点信念,我们要使那一点点的爱及信念能够保留。如果使它完全消失,那就非常可惜。

那是佛陀的教导。所以,我们要有耐心,我们要对那个人有耐心。僧团要放宽心胸,包容、耐心地对待那个人。佛陀也提出了一个例子,关于一个可怜的小孩。

佛说:譬如在一个家庭里,有一个小孩。小孩的一只眼瞎了,只剩一只眼睛能看。那个家庭劝喻、鼓励那小孩,帮助注意日常生活,让他不致于失去剩下的那只眼睛,失去一只眼睛还可以,但若失去剩下的那只眼睛,就没有机会了。

因此,那个家庭和小孩必须尽最大努力来保存剩下来的那只眼睛。若无法保存,就全瞎了。佛陀用这个例子来比喻僧团的修学。那个人虽然很不好,但至少还剩下一点爱和信念,我们要想办法将那一点爱和信念保存下来。如果连那一点点也失去就非常可怜了。就如那个小孩失去了仅存的一只眼。读到这里,我们感动到想哭。

因为佛陀真的慈悲。在经典里,有时候我们看到佛陀非常坚决,对弟子的教导非常严格,需要谴责时就很严厉地谴责,但在那些谴责的背后,是非常广大的慈悲心。我们必须看得到。

读这部经时,读到佛陀说只剩下一只眼的人的譬喻,我们必须想办法保住那只眼,以免那只眼也瞎了。听了我就想哭。这样的爱,是最大的爱,没有比这更伟大的爱。虽然那人修习得很差,但至少仍剩下一点善根、一点信念、一点点爱。僧团得想办法保住那一点点剩下来的爱和信念。这就是给予那人一个机会。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