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  若  讲  



最 后 的 问 题


世尊入灭后

当依四念处而住

远离常乐我净,去除四种颠倒



|济群法师

佛陀临入灭时,阿难尊者问佛:佛在世时,依佛而住,佛入灭后,依何而住?佛陀告诉他:我入灭后,当依四念处而住。


为什么依四念处而住呢?因为四念处所要观照的四种环境,最容易使众生产生颠倒执著。这四种环境是身、受、心、法。


第一,观身不净


身体污浊不净,却容易被执著为干净、美丽、可爱。人最贪著的就是自己的身体,尤其是女孩子,一天到晚不知要在色身上下多少功夫。观身不净是以智慧观照色身的真实面目,观色身虚假、无常、不净。


第二,观受是苦。


受是一种感觉,包括苦受、乐受、舍受三种。受并不完全是苦,有时感觉还很好。吃了可口的东西苦不苦?沐浴之后苦不苦?打坐之后苦不苦?不苦。那为什么要观受是苦呢?


所谓的苦主要指三苦。一是苦苦,根据苦受建立苦苦,如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等苦,大家可以感受到。


二是坏苦,根据乐受建立坏苦,这是一种不稳定的感受,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上。而欲望是产生痛苦的根源,因此乐受从本质上来说也是苦。


三是行苦,依舍受建立行苦,行苦是无常带来的痛苦。因此要观受是苦,不要贪著乐受。


第三,观心无常。认识到心念无常,刹那生灭,并非常恒不变。


第四,观法无我。观一切法因缘所生,无我、无我所。


凡夫于身、受、心、法上,生起常乐我净四种颠倒,从而导致烦恼痛苦,乃至流转生死。四念处就是为了帮助我们对治常乐我净四种执著,假如没有闻思经教,缺乏人生正见,不能正确认识身、受、心、法的实质,四念处也就修不起来了。


摘自:《真理与谬论》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人心变了好多回


一切美丑都从心而生

一切价值都由需而定

一切境都没离开心的认识



我们所认识的一切对象都离不开能认识的心,这是唯识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但一般人往往认识不到这点,总以为我们认识的一切都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看见这个茶杯很好看,就认为茶杯本来就好看;我们看见这朵花很美丽,就认为花本来就美丽;我们看见那个人很讨厌,就认为那个人本来就讨厌……殊不知这一切的境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都没有离开心的认识。


谁能举例说明哪种东西离开了心的认识?其实,举例本身就不能离开心的认识。如果离开心的认识,也就无法举例了。


人类对一切现象的感觉,都来自于我们的认识。其中,既有社会的影响,也有属于个人的经验。我们说这个茶杯好看或不好看,茶杯本身存在美丑吗?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大智度论》中有个比喻:一个美丽的女性,在丈夫眼中是个贤惠的妻子;在孩子眼中是位善良的母亲;在与她同样漂亮的女人眼中就成了仇敌;而在鸟兽们的眼中,她就是可怕的人……“境由心造”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世界上一切现象的美丑和价值,都是我们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来规定的:一只古碗,鉴赏家看到的是它的历史,收藏家看到的是它的价值,外行却只看到它的破旧。


又如馒头和金子,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认为金子比馒头更珍贵,但在特殊情况下,它们的价值也会发生改变。


有个故事说,一艘船遇难之时,大家都跳到海里逃生。其中有位富翁带走了金子,另一位贫民带走了馒头。在海上漂流几天几夜后,贫民因为馒头度过了生死难关,而富翁却抱着金子惨死在海里。由此可见,任何事物的价值都不是绝对的。


又如天上的月亮,在不同观赏者的眼中会产生不一样的作用:有人觉得赏心悦目,而有人却会因此伤怀哀叹;同样是秋天,有人觉得“我言秋日胜春朝”,有人却觉得“秋风萧瑟天气凉”而不胜悲戚。


境本是同样的境,不同的心却再造出不同的境。所以说,“风月无今古,情怀自浅深”。


同样的事物,以各人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会有不同的发现。就是我们自己,在不同的心境中也会有不同的感觉。哲人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这个尺度就是我们的心。


摘自:《佛教怎么看世界》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