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  若  讲  



我的标签

贴在了谁身上?




|济群法师

在社会上,从个人做事形成的“我执”到团体做事形成的“团体我执”,是非常普遍的,甚至佛教界也不例外。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常常分不清“无私”和“我执”。


一个人能不为个人名利地全身心奉献,我们可以说他很无私,但是不是就没有我执了呢?其实未必。比如父母对儿女,可以用整个生命去关爱,去操持一切,甚至没有自己的生活。但很多时候,他们只是把“我”的标签贴到了孩子身上,并不是真正的“无我”。


再如一些修行人,可以说,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佛教事业了。这固然称得上“无私”,但在这种“无私”的背后,也可能隐藏着强大的我执,因为他把“我”的标签贴到了佛教事业。


做事时间长了,没日没夜,没有休息,什么都要亲力亲为,都不放心让别人去做。为什么?因为他对自己的做事经验很自信,也很执著,无形中就把其他人排除在外。最后,事情永远就这么几个人在做,永远都在超负荷运转。至于其他的人,想干的,没有一个平台让他发挥作用;不想干的,也没有一套机制来带动他。


这样的做事,从事情本身来说,或许会有挺好的结果,或许也能利益到很多人;而从做事的人来说,虽然也能因此成就相应福报,但对修学是没有帮助的,对心行调整也是没有帮助的。


事实上,这种有着“无私”包装的执著,会更隐蔽,更难以察觉,使我们为之欺骗而不自知,走上岔道而不自省。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要加强修学,通过不断闻法和思维来调整心行;另一方面,则要有一套切实有效的机制作为保护。


这套机制可以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像红绿灯,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二是像安全带,当你飘飘然忘乎所以的时候,把你及时地拉回来,而不是一头栽到底。


如果没有这样的保护,仅仅靠个人反省来发现问题,还是有相当难度的。常常是,等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被凡夫心控制了,全无招架之力。这种保护在修学初期尤其重要,因为我们对凡夫心的伎俩还没有太多认识,也容易对自己的发心过于自信,看不到其中潜藏的危险。


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哪怕是佛教的事,也要不断检讨自己的发心:我是为什么在做,为了众生,为了某种设定,还是为了一个被转移的“自我”?我是以无所得还是有所得的心在做,是否在意事情的成败,事业的大小,在意自己能否超过别人?


摘自:《无我利他的实践




省 思


要不断检讨自己的发心:
我是为什么在做,
为了众生,为了某种设定,
还是为了一个被转移的“自我”?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