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  ◆    ◆  

梦参老和尚:

你起心动念做善业

未来果报已经成熟在那里了


|梦参老和尚

大家知道在印度有一个发心的菩萨――给孤独长者,他到他的亲戚家去拜访,他看他的亲戚们都忙得不得了,就问说:你们供养什么人,这么尊贵?那个亲戚说:我们供养的是释迦牟尼。他一听到佛的名字,浑身发抖。给孤独长者是有善根的,这是一种自然的感应。

于是他回到他的家中,给佛修了个精舍,也就是佛经里面经常提到的“祇树给孤独园”。给孤独长者在修精舍的时候,舍利弗用神通让他看到六欲天,他往天上一看,天上正在给他修一个宫殿。

舍利弗跟他说:你给佛修祇园精舍还没修好,天上的精舍已经修好了。这叫“感应”。当我们做一件善业的时候,你起心动念做善业,这个应就来了。应就是你自己的果报,将来享受。但是给孤独长者他没发愿成佛啊,他得到的只是天上的果报。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一样的,在你发心刚要做的时候,你的未来果报已经成熟在那里了。

因此大家要多做好事,莫问前程,不求回报。

不要把佛对这一类众生所谈的法接到另一类机上,这样是行不通的。因为我们这个时候没有明师,没有好老师给予指导,观不到我们多生累劫的根机,如果就把佛教导的话拿出来说,也不知道哪个是对机的,哪个是契合你的,反正你都接受,那你会造成混乱。 

就好像明明是大乘根机的大众,反而跟他们说小乘的经,面对小乘的根机反而说大乘的经——人家一听就想:“我何必学那个呀?我还是明心见性吧!禅门一炷香,立证菩提嘛,还是去学禅宗!”

这些问题造成了我们的困惑,这种困惑是谁给我们的?是我们自己带来的,因为我们的业,所以遇不着明师。 

从前有一位道友跟我说,要我给他介绍一位明师让他认识,要像弘一法师、虚云老和尚那样的明师。每次到他那里去,都要我讲讲他们的过往经历,我都没有讲。其实还有比他们更高的明师,像明朝的四大名僧,你只是听到名字,当你真正亲近他们,他们也不是圣德啊!释迦牟尼佛当时在印度人眼中也不比外道强,不过是另创的一位佛嘛,不像我们东方把佛宣传得那么神秘、那么神话,这是不切合实际的。

我这样说,大家可能不太能接受,反正我说的是实在的话,这是我出家六十多年的体会。

你是什么业、什么因缘,你就会遇上什么老师。我说,你自己好好地修吧!如果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身边,像我们这样的业,他也是没办法——你不学,他有什么办法呢?并不是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所有释迦牟尼佛教育的众生都证得阿罗汉果的,还是好些众生没法证得。我的体会是这样。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