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 若 讲 堂  


一 行 禅 师 :

快乐,就是减少痛苦

《你可以不生气》连载一



|一行禅师



引言(一)快乐的修炼


只要愤怒、绝望、

嫉妒与妄想还存在心中,

我们想要追求快乐,

便犹如缘木求鱼。



快乐,就是减少痛苦


对我而言,“快乐”就是减少痛苦。如果我们无法转化内在的痛苦,就不可能获得快乐。


很多人向外寻求快乐,但真正的快乐一定是来自内心。我们的文化总是教导快乐来自拥有许多金钱、权势或社会地位,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并不快乐,有许多人甚至走上自杀一途。


反观佛陀与弟子们,除了三衣一钵,别无所有,但是都很快乐,因为他们拥有最珍贵的东西:自由。


佛陀教导我们,快乐最基本的条件是“自由”。这种自由并非政治上的自由,而是一种避免内心负面心行的自由。这些负面心行包括愤怒、绝望、嫉妒与妄想,佛陀称之为“毒”,只要这些“毒”还存在心中,我们想要追求快乐,便犹如缘木求鱼。


无论基督徒、佛教徒、印度教徒或犹太教徒,都需要学习如何避免愤怒所带来的痛苦。我们无法请求佛陀、基督、上帝来替自己消除愤怒。但有些具体方法,可以帮助转化内心的贪、瞋、痴。如果我们按照这些方法好好地照顾痛苦,就能帮助身边其他的人。


为了更好,改变吧!


例如有对父子彼此不满对方,因完全无法沟通而深受其苦。他们都不想困在愤怒的情绪里,却不知该如何化解。


好的教导能让我们实际应用于生活中,转化内心的痛苦。当生气时,所受的痛苦就如同被地狱之火焚烧;当绝望或嫉妒时,便如同身陷地狱之中。这时,就必须请教有智慧的朋友,要如何做才能转化愤怒与绝望。

慈悲地倾听,

能化解别人的痛苦


当他人的语气总是充满愤怒,那是因为他的内心正满怀愤恨而饱受痛苦,所以老想把自己的问题怪罪他人。因此,我们难免会觉得听他说话是件很不愉快的事,而想逃避他。


要真正了解与转化愤怒,我们必须学习慈悲地倾听与说爱语。有位菩萨是个伟大的人、觉悟者,她能以慈悲心(相当于同情心)深深地倾听众生的痛苦,人们称她为“观音”或“阿缚卢枳低湿伐罗”(Avalokiteshvara)即大慈大悲的菩萨。我们应该学习观音菩萨般谛听(专注倾听),才能给予想重建沟通之道的人们一些切实的指导。


虽然慈悲地倾听可以帮助他人减轻痛苦,但除非你先以谛听的艺术自我训练,否则即使满怀善意,依旧难以达成。如果你可以静静地坐下来,以慈悲心倾听,只要一小时,就能帮助对方减轻许多痛苦。倾听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对方尽情地抒发内心的痛苦,且要以慈悲心倾听。


当你倾听时,必须非常专注,全心全意地倾听,把整个自己——眼睛、耳朵、身体与心完全投入。如果你只是假装在听,或未以百分之百的心倾听,对方一定会有所感觉,而无法释放痛苦。如果你知道保持专注呼吸,并能持续地将念头专注在想帮助对方解除痛苦上,倾听时自然就能保持慈悲心。


慈悲地倾听是非常深妙的修行,倾听时没有评价与责怪,你只是为了让对方减轻痛苦。对方可能是我们的父母、儿女或伴侣。学习倾听,确实可以帮助他人转化愤怒与痛苦。

即将引爆的炸弹


我认识一位住在北美洲的天主教女士,她因与先生关系恶劣而痛苦不堪。这是个高学历的家庭,夫妻双方都拥有博士学位,但先生一样痛苦万分。长久以来,他与妻子、儿女都处在冷战当中,完全无法与家人沟通,全家人都在逃避他,因为他就像是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他是如此愤怒,以致无人想靠近,但他却认为家人都鄙视他。事实上,他们并未轻视他,只是非常恐惧而已。因为他暴躁、易怒,接近他变成是件很危险的事。


有一天,这位妻子受不了了,觉得自己再也无法如此生活下去,而想自杀。但在自杀前,她打电话给一位学佛的朋友,告诉她正准备自杀。这位朋友曾多次邀她一起禅修以减轻痛苦,但是她都以自己身为天主教徒不该修行佛法为由而拒绝。


那天下午,当这位佛教徒朋友知道她正准备自杀,就在电话那端对她说:“你口口声声说是我的朋友,可是现在你就要去死了,我唯一的请求也不过是请你听听我师父说过的话,你却拒绝我。如果你真是我的朋友,请你现在就搭出租车来听录音带,然后你就可以死了。”


这位女士到达后,朋友让她独自在客厅,听一段有关如何“重开沟通之门”的录音。在那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里,她内心经历了一番深层的转化,看清了许多事,了解其实必须为自己的痛苦负起一部分责任,而且丈夫也因她受了许多苦,她发现自己完全无法帮助他,事实上,她对丈夫的逃避,反而一天天地加深了他的痛苦。她从录音带的开示中领悟到,如果要帮助他人,就必须慈悲地倾听对方,而这正是过去五年来,她一直无法做到的。

摘自《你可以不生气》连载一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