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 尘 道 场  

【 红 尘 道 场 】


供养食物
僧俗互动应注意哪些


在实际供养出家人饮食的部分中,僧俗互动中需留意的,因为如果语言不够小心可能会让出家人违犯戒律,或者影响出家人下一餐的正常食用。


【供养出家人食物,不要问“还够不够”】


看到居士邀供出家人时,会很善意地询问,师父这样够吗?如果在供养早餐时,居士这样询问出家人,出家人回答:够了够了,那么今天(正午之前)的饮食就算足够了。


【制戒因缘——波逸提三十五】

「任何」者,……比丘之意。

「足食已」(注)者,知座、知食、近立、给配、知〔充分〕而停止。



(注)以下戒文言足食之条件,所谓足食:

比丘坐于取食之座。

运来五正食之一。

以此近立而侍奉。

充分之供食。

对侍奉人说:「充分」而拒,为人所认同时,此为五缘之足食。

当出家人在早餐时说出,食物已足够,类似这样的表达是针对早餐的一部分,那么中午还能否进食呢?此时需要另外一位比丘尊者在场互做残食法,否则继续接受食物,每吃一口即犯波逸提。

因此居士最好避免问出家人,“还够不够”,“吃饱了吗”这样的话,如果当居士担心供养地还不够,应该如何操作呢?

不用询问直接手授再供养一次。


【为何要作净果实】

如果有比丘或比丘尼食用包括带种子,带根茎等五类食物,必需要作净。


【制戒因缘——波逸提十一】

「草木」者,有五類種生:即根種、莖種、節種、枝種、種子種共五種。


【作净的方式】

也许有人会说,为何要如此矫情,必须要说的是,这是佛陀制定的戒律,今天还有人传承这样的做法,我们理应随喜。


【午后勿供食】


过了正午之后不要供养出家人主食或嚼食。


【制戒因缘——波逸提三十八】

比丘不能储藏任何食物,除非:七日药、终生药。


这里要留意的是:

◆ 如果某些道场有净人,过了正午可以将想要供养的食物交给净人,请净人代为处理,这样就没问题了;

◆ 如果要供养水果给出家人,可以打成流汁并去渣,作为时限药进行供养。


【为何要手授食物】


若非别人亲手给予的食物,比丘尊者拿到嘴边食用,基本上吞一口就是一个忏悔戒。


【制戒因缘——波逸提四十】

「不与」者,言非应取受之物。「与」者,由手,或由器物,或以投掷而给予之物,于投石所及之范围内立者,或以手或以容器而受取者,此谓给与物。

「食物」者,除水及杨枝外,所有可咽食之物名为「食物」。


手授的距离是比丘尊者一手肘的距离。


【关于僧俗伦理】


供养出家人是否一定要用跪的方式吗?以佛教伦理,僧俗是分开的,站在出家人的立场,跪或不跪是居士的问题;而站在居士的立场,当下位者供养上位者可以看作是折服自己,降低我慢,培养柔软心的机会。

居士跪下来供养,原因不是因为是佛教徒要跪出家人,而是要折服自己的我慢,无论眼前的出家人好或是不好,对方本身是佛陀僧团里的出家人,今天有因缘可以供养,我们就来修这个善业。


【供养的时候请作意】


我供养的并非仅是眼前的出家人,而是供养佛陀的僧团,以眼前的出家人为代表。

如果供养的仅是个人,如果接受供养的人是没有修行的,因为您的作意福报就会锐减了,原因是佛陀在《布施分别经》中说,如果一项布施具足六项条件,它将产生无量与崇高的果报。 


布施者的三项条件: 

◆ 布施前他内心欢喜; 

◆ 布施时他内心满意; 

◆ 布施后他内心愉快。


受施者的三项条件:

◆ 受施者已断除贪爱或正在尝试断除贪爱; 

◆ 受施者已断除瞋恨或正在尝试断除瞋恨; 

◆ 受施者已断除愚痴或正在尝试断除愚痴。


今天如果意念的是供养佛陀以及佛陀的僧团,而以眼前出家人为代表,这个时候心的摄受度就不一样了,因为本身是学佛而不是学师父,佛陀是圆满正等正觉者,目标所缘是佛陀,这个时候我们的功德就会逐增了。

欢迎点击 ⬇️
慈悲电子杂志(订阅)https://forms.gle/oVfN3M6bWqYfXanq5 
慈悲网(赞助)https://forms.gle/1n2H61AFfqCGRcXd9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