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油画|76cm x 76cm伟才绘


      画  一  世  界   


蓝蓖尼


蓝蓖尼,其实它再寻常不过了,

它寻常到就是一处释然开悟的点,

寻常到就是一颗种子的开始。

我能明白。

 



初访蓝蓖尼是自己很年轻的时候,那时刚扛起背包接触这花花世界,看到蓝蓖尼花园四周一片荒凉贫瘠的南亚赤土,心里确实有点愕然,这就是佛祖师尊的诞生地?我那时带着一种很热切很期待的心情前来,当下有点怅然,我想那也是很自然的。

世尊释伽牟尼的诞生故事,其实我耳熟能详。而一般叙述这故事的文字多少都带有传奇式润饰;花园里所有花瓣都绽开了,孔雀开屏,可爱的小动物全围上来,四周是美妙天籁,莲花池边是流光溢彩......或许这些形容早已根深蒂固,结果一个婴儿在母亲赶回娘家半路上早产的人世故事,却像一匹珠宝织锦,紧紧扣扎在我思维里。

其实佛祖释伽牟尼,在他还是悉达多王子的时候,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凡人。

每次我想到悉达多王子的事迹,心里的尊敬更接近一种人性里的默契。这位原本养尊处优的王子,心特别柔软,这点人性里的善良让他一次一次在悟性上不断超越自己;他一直把自己放在人的位置上,也因如此他能体会到人间的疾苦,更因为如此,他自觉有着一个引领众生提升境界的使命感。

后来第二次到蓝蓖尼,是90年代初期,相隔十年,或许是前来的游客多了,蓝蓖尼花园已开始添上些人工化意识;明显是收拾干净整齐了,一些破落的浮屠也修复过了,虽然南亚的赤土依然贫瘠,但园子里好些地方也种上了鲜黄色的万寿菊,更明显是,莲花池成了这个景点的主题,四周也都看出些板斧痕迹,还有,连明信片都有了。

那时我年纪渐大,心里只觉得,它反而像变得有点陌生了。初访时的荒凉虽与想象相去甚远但至少没有一种强制要接受某个风景的感觉。我心里知道,日后当游客更多起来,这里也就会加上更多的人工润饰。

事实告诉我,我没猜错。

最后一回,是2006年前往,园子已经设置入口处了,看来整个园子各处也都规划过了,当然,更多游人围在莲花池边的菩提树下到此一游地拍照。

不过,倒是出乎意料的,我竟然一点也不再介意。

是年纪大了。年纪越大,眼虽越曚,但心却更澄明剔透。虽看在眼里,可那些点缀的色彩与线条却形同虚设,已经无所谓了,杂色纷陈也好,匠痕处处也罢,蓝蓖尼花园唯一给我最强烈感应之处就是它空气里不断袅袅婷婷流动的风,它们无色、无味、无形、无嗅、无声,但当这些流动的微风吹拂到我身上,我恍惚就能回到两千五百多年前那片纯朴无华的情境里,就那下子,自己心里所有角落也就逐渐地明亮起来,这里,其实就是一个因缘结合起来的交汇点,远处山脉呼唤着眼前大地,遥远,就是一种宽阔;空间无垠,能量充满,难怪这里就是一颗善良种子醒过来发芽的地方。

蓝蓖尼花园,其实没多少花,但整个地方都有亮光正在绽开。这里也没有什么流光溢彩,但它的安详谧静里就像心里听到一阵阵抚慰的声音。我记得清楚,最后一次到访时,我更把脑中的一切都倒掉了,就连蓝蓖尼是不是蓝蓖尼也都不再重要,我只把自己当作一头无所事事的小鹿,因为再没事做,所以就静坐一旁,不思,不想,不作,不求。这境况就像一个长途跋涉的人发现自己最终目的其实只是一道地平线,世上一切繁复举止其实最终只是为了要真正坐下来,就这样而已。

蓝蓖尼,其实它再寻常不过了,它寻常到就是一处释然开悟的点,寻常到就是一颗种子的开始。

我能明白。

\ 图 与 文  吴 伟 才

吴伟才,全职作家,以小说、散文、杂文、诗、

游记等文体发表过不少作品,

其中尤以游记风靡不少读者,

并掀起一阵年轻人的自助旅游热。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