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姜 查 弘 法 系 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 灵 的 资 粮 |3|
如果我们不喜欢某种事物
我们反应出憎恶
如果我们喜欢它
我们反应出快乐
这颗心变脏且染污了
今天 ,一如往昔,在每年的佛法测试(注一)之后,我们会集在一起。这个时候,你们大家应该思考实行寺院各种职责的重要性——那些对亲教师的、对老师的职责。就是因为这些,维持我们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一的团体,使我们能够相处融洽而和合;也是因为这些,使我们能互相尊重,连带利益了团体。
从佛陀时代到现在,在所有的团体中,不管他们用的是什么方式,如果住在团体中的人没有互相尊重,他们便不能成功。不管他们是住于俗世的团体或是隐居的团体,如果他们缺乏相互的尊重,他们就不能团结一致。如果没有互相的尊重,疏忽便会开始产生,而修行终会退步。
我们的佛法修行团体,住在这儿至今大概有二十五年了,虽然不断地在成长,却也可能走下坡;我们必须了解这一点。但如果我们都小心谨慎,能够互相尊重,并继续去维持这修行的水准,我想我们的和谐将会是稳固的。作为一个团体,我们的修行将会一直是佛教成长的源泉。
谈到有关研读和修行,它们是成对的。由于阅读佛典和修行的合作无间,佛教得以成长和兴隆直至今日。如果我们只是以一种不在意的方式学习经典,疏忽就会产生。例如,在这里的第一年,我们有七位比丘结雨期安居。那时,我私自想:“只要出家人一开始准备佛法考试,修行似乎便退步了!”想到这一点,我试着去测定这个原因,于是,我开始去教导在雨期安居的那七位比丘;每天,从餐后直到晚上六点,我大约教导了四十天。比丘们前去应考,在哪一方面有好的成绩出来,结果他们全都通过了。
那样当然很好,但对于那些不够慎重的人来说,却有某种困难。佛典,是需要在背诵和复习上面费很多功夫的,那些没有约束且话多的人,会对禅坐修行逐渐地放松而花上所有的时间去读书、复习及记忆;这导致他们抛弃他们的老规矩——他们修行的标准。而这种事是经常发生的。
因此,当他们结束了研读也通过了考试后,我可以在比丘身上见到一种改变:他们不行禅了,只做一些禅坐,而联谊交际却增加了,抑制和镇静也都较差了 。
事实上在修行中,当你行禅时,你应该真正下定决心去步行;在禅坐时,你应该只专注在出入息上。不论你是在行、住、坐或卧上,都应该努力保持觉知。然而,当人们做了太多的佛典研读时,他们的心充满了文字,书本使他们兴奋异常,以至忘了自己;他们迷失于外在了。而今会这样,只是因为那些没有智慧的人无所抑制,没有持续正念。对于这些人来说,研读是导致退步的一个原因。当他们忙于阅读佛典时,他们不做任何禅坐或行禅而变得越来越没有节制了;他们的心变得愈来愈迷乱。漫无目的的闲谈,缺乏抑制,联谊交际变成了日子的常规;这是使修行衰退的原因。原因不在阅读佛典本身,而在于某些人不用功,他们忘却了他们自己。
经典真的是修行道上的指针,如果真正了解修行,那么,阅读或研读都是禅坐的另外一面。但是,如果我们因阅读佛典而忘了自己,便会引来许多的言谈和没有结果的活动。人们抛弃禅修,而不久便想还俗。那些大部分研读失败的人,很快便还俗了;那并非研读不好,或是修行不正确,而是人们不懂得测试自己。
有鉴于此,第二次雨期安居时,我停止了教授经典。多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前来出家;他们有些人对律法一无所知,对内容一点也不懂,因此我决定矫正这种情况,要求那些已经学习过的学长比丘来教,而他们也一直教导至今。这就是为什么在这里我们也研读的原因。
虽然如此,每年当测试结束时,我便要求所有的出家人去重建他们的修行。凡是和修行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经典,都收拾到橱子里。重建你们自己,回到规律的标准上;重建共同的修行,诸如大伙儿一块做每日的课诵;这是我们的标准。纵使只是为了去对抗你们自己的怠惰和嗔心也要做,这有助于勤勉。
别抛弃你们的基本修行:吃得少、说得少、睡得少、抑制和镇定、远离、规律的行禅和禅坐、在适当的时间里有规则地聚集在一起。请你们每一个人都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别让这殊胜的机会浪费掉了。修行吧!你有机会在这里修行是因为你在老师的指导下生活;他护持你在一个水准上,因此你应该将自己完全奉献于修行。
以前你会去行禅,现在也应该继续,以前你会去坐禅 ,现在也应该再努力坐下去;过去,早、晚你们会一起唱诵,现在你们也应该努力。这些是你们明确的责任,请你们让自己专心致力其上。
你们知道吧!那些穿着僧服却只是在“谋杀时间”的人,并没有什么力量。这些人疑虑不安,患思乡病、迷惑……你看到了吗?这些是不把心放进修行的人,他们没有什么工作做。我们不能只是无所事事的当一位佛教的比丘或沙弥,你吃、住得很好,你不该将它视为理所当然;欲乐随行是一种危险。努力去寻找你的修行,去增长它,逐次渐增地告诫自己。无论有什么过失,努力去矫正,别迷失于外在了。
热忱勤勉的人从不错失行禅和禅坐,从不中止对克制和镇静的维持。只要观察这里的出家人,无论是谁,用过餐,并做完在那儿可能有的任何工作后,便会挂上僧服去行禅——而当我们行经他的茅蓬时,会看到行禅的道路,是一条磨损的小径;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比丘是不对修行厌倦的。这是在精进的人,有热忱的人。
如果你们都像这样地把自己奉献于修行,那么,将不会有什么问题产生,如果你不与修行同住——行禅和禅坐,就不过是旅游罢了。不喜欢这里你便旅游到别处,不喜欢那边你便回到这儿;就是那样,依本能到处游走的人不够坚忍,那是不好的!你不需要做很多的游历,只须待在这里开展修行,仔细地学习;旅游可以留待以后,旅游并不困难。大家努力吧!
兴隆和衰败都依这而定。如果想适当地做好事情,那么审察和修行便要均衡,两者一起应用。就好像身和心一样,如果心自在,身体无病且健康,心便会变得镇定;如果心是迷惑的,纵使身体强壮,也会有麻烦,更不用说当身体不适的时候。
禅坐的审察就是“培养”和“放弃”的审察。这里说的审察意思是:每逢心经验到一种感觉时,我们仍然执著它吗?仍然绕着它制造问题吗!仍然在它上面感受快乐和憎恶吗?简单地说:我们仍然迷失在我们的想法里吗?是的,我们就是这样。如果我们不喜欢某种事物,便会反应出憎恶;如果喜欢它,我们便反应快乐;这颗心变脏且染污了。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必须知道我们仍然有过失,仍然不完美,仍然有工作做。那必须有更多的“放弃”和更多的持续“培养”。这就是审察的意思。如果我们粘着了任何事物,我们觉察被粘着;并知道我们正处于什么状态,努力去修正自己。
和老师同住或分开住,应该是一样的。有些人害怕,他们害怕如果不行禅,就会被老师责骂。从某方面来讲,这是好的,但在真正的修行上是不需要害怕任何人的,只要留意自己内在身、语、意过错的生起就行了。当你见到在你身、语、意上的过失时,必须警惕自己;Attanojodayattanam——“你必须告诫自己”,别留待他人来告诫 。我们必须迅速地改善自己、明了自己,这便称做“审察”——培养和放弃。洞察这一点,直到你清楚地看清它为止!
以这种方式生活,我们依赖耐力,坚忍地面对一切的杂染烦恼。这样虽然很好,但却仍在“修习法而未见法”的阶段。如果我们修习了法,也见到了它,那么,无论什么错的,我们将早已放弃,无论什么有用的,我们都将已培养好。见到这内在的自己,我们经验到舒适的感觉。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们了解自己的心,不为所动;在任何地方都能自在。
现在,刚开始修行,较年轻的比丘和沙弥们可能会想,戒腊较长的阿姜看起来好像没有做很多的行禅或坐禅工夫。可别这样子模仿他!你该效法,而不是模仿;效法是一回事,模仿是另一回事。事实上,这戒腊高的阿姜居住于他自己内在独特的满意境地;即使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修行,他却是在内心里修行。无论在他心里的什么,都无法以眼睛来看;佛教是关于心的修行,纵使这修行或许没有在他的身、语上显现,心,却是另一回事。
因此,一位修行已久且熟练的老师,看起来或许像是放掉了身、语的修持,但他却是护卫着心的;他是觉知的。单单看他外在的行为,你可能会试着模仿他,松懈下来而言所欲言,但那不是这么一回事;你并不在同一的水准上。想想看吧!
有一个真正的不同点,你们从不一样的地方行动。虽然这阿姜看似单纯地坐在那儿,他并没有大意;他与事物同处,但不为所迷惑。我们无法见到这个,无论他心中的什么,都是我们肉眼所看不见的。别光凭外观来判断,心是很重要的。说话时,我们的心随着言语,无论做什么动作,我们的心跟随着;但是有修行的人,可以做或说什么,他的心并没有随从,因为它遵循法和戒律。例如,有时阿姜会很严厉地对待他的弟子,其言语可能显露狂野和轻率,他的行为或许看似粗鲁;见着这些,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他身体上和言辞上的动作,但是,遵循着法和戒律的心是无法被看到的。遵循佛陀的教导:“别大意!”“谨慎小心是到达不朽的路,轻忽大意便是死亡。”思惟这一点吧!无论别人做了什么都不重要,只要不轻忽大意,这才是重要的事情。
我在这里说过的一切,单纯地是要警惕你们。现在结束了考试,你们有机会到处旅行且做许多的事。希望你们都不断地记着自己是法的修行人;一位修行者必然是觉知的、克制的、慎重的。
想想这教法所说的:“比丘——寻求施舍的人(乞士)。”如果我们以这种方式定义它,我们的修行担负了一种形式……非常粗。如果我们按照佛陀所定义的来了解这个字,便是“见到轮回之危险的人”,那就细微且深刻多了。
见到轮回之危险的人就是见到过失、见到世间之不利。在这世间有非常多的危险,然而大部分的人却没有见到,他们只见到世间的愉悦和快乐;而佛陀说,比丘是见到轮回之危险的人。轮回是什么呢?轮回的痛苦是势不可当的,它是难以忍受的;快乐也是轮回。佛陀曾教示我们别去粘着它们。如果我们没有见到轮回的危险,那么,有快乐时,我们粘着于快乐而忘了痛苦。对于它,我们很无知,就像一位不知道火的危险的小孩。
如果以这种方式来了解佛法修习……“比丘——见到轮回之危险的人”……如果有这种理解,这教导便坚定地灌输到我们的生命里,不论是行、住、坐或卧,不管在什么地方,我们都将无所动心。我们自我反省,谨慎就会存在;甚至轻松坐着,我们也这样感觉。无论做什么我们都见到这个危险,因此我们在一种非常不同的状态中。这修行被称做是“见到轮回之危险的人”。
见到轮回之危险的人,住在轮回里面,也不住在轮回里面;那便是,他了解观念,也了解它们的超越性。这样的人,无论他说什么都不像普通人,无论他做什么都不一样,无论他想什么也都不同;他的行为举止有智慧多了。
因此,有道是:“效法,而不是模仿。”有两种方式——效法和模仿。愚蠢的人紧抓每样事物,你们万万不要那样做!别忘了你们自己。
至于我,这一年来身体并不怎么好,有些事情会交给其他的比丘和沙弥帮助照料;或许我得休息一下。长久以来就已经这样,而在世俗也是相同:只要是父亲和母亲仍然活着,孩子们都会很好、很幸福;一旦父母过世,孩子们便分开,原本是富有的,如今却变穷了。在家人的生活通常都是这样的,而人们也可以在这里看到同样的情形。例如,当阿姜仍然活着的时候,每个人都很好、很成功,只要他一过世,便立即开始走下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老师仍然活着时人们变得自满而忘记自己,他们没有真正地在读书和修行上下功夫。像在世俗生活中,当双亲仍然健在时,孩子只会把大小事情都丢给他们;他们依靠父母而不知道如何去照顾自己;当父母离开世间时,他们便成了穷人。在僧众团体中也是一样,如果这阿姜离开或过世,僧侣们便趋向联谊活动,分散成一堆一堆,渐渐变得衰微;几乎每次都是这样。
他们忘记了自己。靠老师的庇荫,每桩事都进行得很平稳;当老师过世,弟子们却有了分裂之势,他们之间意见冲突。思想错误的那些人住在一个地方,思想正确的又住在另外一个地方;觉得不舒服的那些人离开了老伙伴,与自己团体的弟子们设立新道场而开始新的系统。情况就是这样来的,现在也一样。这是因为我们都是错误的!当老师仍然在世时,我们就在错误中,疏忽大意地生活;没有在自己的内心采用由阿姜教导的修行标准并建立起它们,我们没有真正追随他的步履走。
甚至在佛陀时代也是一样,当尊者摩诃迦叶从帕瓦(pava)回来时,路上他问一位苦行者:“世尊好吗?”苦行者回答:“世尊七天前入灭了!”
仍未开悟的那些比丘,悲伤痛苦地哀号着。已经见法、能反观自己的则说:“啊!佛陀已经去世,他走完了旅程。”而仍然充满杂染烦恼的另一些人如须跋达比丘说道:“你们哭什么啊?佛陀过世了,那很好呀!现在我们可以过轻松的日子了。佛陀在世时,总是以一些戒条或什么的来烦扰我们,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说。现在他过世了,太好了,我们可以为所欲为、畅所欲言……你们为什么要哭泣呢?”从久远的以前到现在,情形一直都是这样。
不管如何,即使不可能完全地保存下来……假设我们有一只玻璃杯,我们就会很小心地保存它;每次用完后便清洗干净并置放于安全的地方,若小心地去保管那只杯子,我们就可以使用很长的时间;当我们没用到时,别人也可以拿来用啊,看吧!粗心地使用,每天都打破玻璃杯,与一只用了十年后才打破的来比,哪样较好呢?
修行也像这样。举个例,住在这儿的出家众,如果持续不间断地修行,其中只要有十个人修得很好,那么,巴蓬寺就会兴盛。就好比在这村子里的一百户人家中,纵然只有五十个好人,村子也会繁荣;事实上,即便是找出十个人也很困难呢。或者,就说这里好了:只要找出五、六个有真正实践、确实在修行的比丘也不容易。
无论如何,而今除了好好修行外,没有其他任何的职责。想想看,在这里我们拥有什么?我们没有金钱、财富,也不再拥有家庭,甚至在食物上,也只是一天一次;我们早已放弃了许多事物。作为出家人,我们放弃一切事物,什么也不拥有;人们非常喜爱的那些东西,已经被我们抛弃。出家当僧侣是为了修行,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渴望其他的事物,耽溺于贪、瞋、痴当中呢?让我们的心为世间事物而忙,已不再适合了。
想想:我们为什么出家?为什么修行?出家就是为了修行。如果不修行,那么我们便只是晃晃荡荡;如果不修行,那么我们比在家人还要糟糕;我们没有任何作用。如果我们不发挥任何功能,或是接受我们的职责,那就是浪费了沙门(注二)的生命,否认了沙门的目标。
倘若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便是大意;大意,就好像死亡。问问你自己,当你死掉时,你还有时间修行吗?不断地问自己:“我什么时候会死?”如果以这种方式思维,我们的心每一秒钟都会是警觉的,谨慎小心将会一直存在;到了没有大意疏忽之时,正念——知道“什么是什么”的忆持力,便会自动地跟随。智慧是清澄明澈的,清楚地见到一切事物的真实面目;忆持力守护着心,日日夜夜,一切时中都知晓感觉的生起。那就是拥有正念!拥有正念就是有镇静,有镇静就是有谨慎;如果一个人谨慎,那么他就是在正确地修行。这是我们特定的职责。
因此,今天,我想送这个给大家,如果将来你们离开这儿到某分院,或其他地方,都不要忘记你们自己。因为事实上你仍然不完美,仍然不圆满;仍然有很多工作做,有许多责任要担负。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和“舍弃”的修行。你们每一个人都要注意这一点!不管你住在这里或其他分院,都要保持这修行的水准。现在,我们有很多人,很多分院,而所有的分院都源自于巴蓬寺;可以说巴蓬寺是“父母”,是老师,是所有分院的典范。因此,特别是巴蓬寺的老师、比丘及沙弥们,应该试着去树立榜样,当其他分院的指导,继续在修行和沙门的职责上努力!
[注释:]
注一:佛法测试:许多比丘从事他们经典知识的考试,有时,就像阿姜 查指出的,对于他们在日常生活教导上的实践应用是一种伤害。
注二:沙门:宗教追寻者住在一种舍离的生活中。由梵文字眼“勤奋者”而来,这字表示某人对宗教上的修行有深远的献身之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