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姜 查 弘 法 系 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道 在 茅 坑 中 01

    做杂务要花心思

    不要忽略僧伽的职务

    不要缺席每天的集会

    自修的同时也为僧团服务

    阿姜佳雅沙罗按: 

    这一篇文字从阿姜查的寮语开示翻译成泰文。这是一次非常严厉的训话,至目前为止还没有这类风格的开示翻译成泰文以外的文字。

    阿姜查大部分译成泰文以外的开示都是关于禅修和智慧的法语。事实上,在巴蓬寺的日常讲话,那类佛法讲演是非常稀罕的,要是阿姜查有谈到这类教导,大家都会异常珍惜。他平常的开示主要是关系到所谓清规——寺院规矩,特别是戒这方面——的修行。

    主要的原因是森林道场,特别是二十年前阿姜查的道场,常住众的素质和现在的非常不一样,当年有很大部分的住众是沙弥。可以想像到,这些十多岁精力充沛又非常淘气的沙弥,会如何影响寺院的气氛。

    住持面对的是超过半数没兴趣出家的出家众,如何统理僧众成了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日子里寺院进行那么多工程的原因。

    那个年代你可以听到许多调皮、有问题、难以驾驭、惹人讨厌的沙弥的故事。在国际丛林道场类似的沙弥比较少,但是加上短期出家,以及那些把出家当作一种报父母恩的风俗,不知所谓而出家的比丘,这些住众还是给寺院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我刚到国际丛林道场时很惊讶,因为我之前以为这会是个道风严峻的寺院。这里道风的确很严,但还是有许多比丘和沙弥不珍惜这个因缘,不把阿姜查的教导当回事。

    这意味着教导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着寺院的规矩,而不是比较高深的三昧禅定。寺院——国际丛林道场或其他分院——生活的规律基本上变成了:大家会受到一场惊天动地的训斥,每个人吓得战抖。接下来的几天一切循规蹈矩,然后纪律开始散漫,最后发生一两件严重的事故,你知道肯定会招来另一场教训,于是心里作好准备等待它的来临。生活就是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

    阿姜查以这种最强悍和有效的风格开示寺院规矩,这一次的讲话特别猛烈。有一点应该注意,这不是在所谓他早年,雷厉风行的四五十岁时给予的说法,而是他教化后期时的说法。那时的阿姜查给予西方人的是个老爷爷的形象,这其实把事情太简化了,你在书本照片中看到的阿姜查——微笑、慈悲——当然是他的其中一面,但不是完整的画面,以下的开示可以显示这一点。

    要把这类讲演的气氛描叙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佛法讲演当然有讲出来的内容,可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意境,何况还包含了师生之间的关系等背景,这些都无法以文字显现出来。对于不曾住过森林道场与森林导师相处的人而言,这类讲演听起来似乎是一种威吓和欺凌,未免有点夸张和太过。然而你必须设身处地想像:生活在森林道场这种环境中,律仪开始松懈下来了。于是,老师只好出来整顿,把大众的修行带回轨道……

    以下是阿姜查的开示:

    处理是以两种方法来完成的:一是经由克服障碍和阻挠,另一则是经由放下。他鼓励人们将自己放入他们会恐惧的状况中。他会在晚上送怕鬼的人到外面坟冢间坐,或是叫人离开,出去到森林里打坐并面对老虎的恐惧。

    修行的目的是真正地使自己与事物相处而征服它们。他推你进入你所不喜欢者:如果你喜欢独处山林,你会被分派到曼谷的一所城市寺院;而如果你喜欢城市和舒适的生活以及美食,他会送你到一些贫苦的森林寺院,那里只有米饭和树叶可吃。他真是一个淘气的人!他知道你所有的差错,而且他能找到它们;他会设法,以一种非常有趣、温和然而直接的方式找出它们,真正使你注意去看你害怕或执著的地方。恐惧、厌烦、不安——很好,就和它们耗吧!他会一而再不断地说,就无聊、就不安而死吧!死在不安中,死在恐惧中,死在厌烦中!人们想睡觉,很好,他被指派苦行者的修行,会是坐上整夜;而倘若你不坐,就走,走很多;如果你真的很想睡,便倒着走吧!无论需要什么,真正地前去对抗它吧!

    愤怒、不安也是一样。他说:你不安,好,回去再坐。当你不安时,坐多些,别坐少了。他说,那好比留意笼中一只饿得快死的老虎般。对于老虎,你并不需要对它做什么——这老虎就是你的愤怒或不安——只要任它在笼子里绕着吼叫;你用你的禅坐造个笼子围住它吧!

    他实际地使人们注意他们的状况,使他们去面对它;但仍然是用幽默完成,用平衡完成。他不允许人们绝食,极少次除外。他甚至于不允许人们单独一个人修行,除非他觉得那对他们真的有益。他叫有些人工作:你需要知道牛车的效力。

    他会说:而且不要使它超载!他替每一个人在他们自己的速度上制造机会去成长。

    处事的第一个方法,是真正地处理以克服困难。他说:佛法之道即是相反之道。如果你喜欢冷,你应该有热;如果你喜欢柔软,就应该有硬。无论它是什么,要真地愿意去放下,去自由。

    处理的第二个方法,是透过真实正念的修行,透过对事物之觉知以及放下它们的修行。以形式来说,这意思是去放下对物质所有物的执著。不过,放下也包括了风俗习惯的事。

    我记得,为了训练西方人,他设立了现仍存在的一个寺院,村民们因而来向他抱怨。而这些西方人用圣诞树等等,在庆祝圣诞节,村民们来说:听着,你曾告诉我们,在我们村子旁边我们将会有一座佛教的丛林寺院,而这些西方人却在过圣诞节,那看起来不对劲。他聆听后说道:啊!我的理解是基督教的老师们是慈爱的、舍离和悲悯的、视别人如己的、牺牲的、不执著的,和许多佛法的基本道理一样。对我来说,他们庆祝圣诞节那看起来很好,尤其那是一个给予、宽容和爱的节日。但是如果你们坚持,我们便不再庆祝圣诞节。村民们于是释怀了。他说:我们将会有一个庆典替代,就让我们称它为圣佛陀节吧!那就是这个庆典了。他们安心、满意了,而他也满意了。

    那不像是透过某种特别的形式所做的方式,而是去放下的方式,去放下疑惑。他说:你必须学习在疑惑生起时去留意它。生疑是自然的;我们都是以疑惑开始的。重要的是你不会认同它们或在无止境的循环中被攫取。相反的,只是单纯地留意整个疑惑的过程,看疑惑如何地来和去;而后,你将不再被它们所苦。去了解它们、去知道它们、去放下。

    判断和恐惧也是一样。去感受它们,像物质的发生,像心理的状态那般经验它们;但不被攫取。最后,来看所有的心理状态——很难对付的愤怒、恐惧、睡眠、疑惑和不安;对于骄傲或平静、平和甚至洞察,我们非常微细的执著。就只要去看它们,让它们进来和出去,并且达到一种真正深层的宁静。

    他说:一连好几个小时禅坐是不需要的,有些人认为尽你所能坐得越久你必然会越有智慧 ;我也曾看过鸡不间断地坐在它们的窝里好几天啊!智慧来自于行、住、坐、卧所有的威仪中一直保持正念。你的修行应该开始于早晨起床时,并且应该持续直到你躺下来睡着。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自然的步调。你们有些人可能死于五十岁,有些人六十五岁,有些人九十岁;同样地,你们的修行将不会完全相同。别操心这个。重要的是你只要继续保持警醒,不管是工作着、坐着,或是上厕所。努力、保持正念;并让事物顺其自然,而后,你的心在任何环境中,都会变得越来越平静。它将变得静止,像一座清澄的森林水池,所有各类奇妙罕见的动物会前去饮用这池水,你会清楚地见到这世间一切事物的本然;你会见到许多美妙、奇怪的事物前来和离去,而你将是静止的。这就是佛陀的喜悦和理解。

    扫地时,我告诉过你们往内向走道中间扫,可是你们就是不照着做,我被迫站在那里大声喊“往内!往内”!你们不这样做是不明白“往内”是什么意思吗?可能你们不懂,也可能从小时你们就习惯了。我要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我小时候走过人家的门前时,常听到父母亲叫孩子们离开家里到外面去大便,即使只是一小段距离吧了,还是没有人照着做,等满房子都是臭味时每个人就受不了。我们的情况就是这样。

    有些人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可能他们知道原因但却懒得去做。这和禅修一样,有些人不会修行,你教了他,他就能很好地照着修;可是也有些你已经解释明白给他听了,他就是不修,因为他已经决定了不修。

    反躬自问,出家人修心到底修些什么,看清自己跟那些不修行的出家人有何不同,你们必须和在家人不一样,回去反省个中意义吧,情况没有你们想像中那么简单!

    你们来问修行,问如何平静心还有涅槃之道,可是连茅厕和茅舍的通道都不会清理,实在羞人!再这样下去,情况就只有越来越糟。

    佛陀对住宿方面制定下的规矩包括了保持清洁,厕所属于“卧座具”部分,把它当作非常小的房舍,不该置之不理。所以要遵守佛陀的指示把厕清理整洁,看起来像样。

    喂!那边那个小沙弥!为什么你打呵欠?现在还早。你平时在这个时间睡觉的吗?你前后摇晃打瞌睡,好像就要死掉了,到底发生什么事?听法的时候你昏沉,可是吃饭时我从来没见到你这个样子,不专心听的话,那你来这里有什么用?你怎样可能进步?

    不修行的人是寺院的累赘,他跟老师一起住就成为老师的负担,给老师制造麻烦,让老师心情沉重。如果你们要住在这里,就得拿出成绩来,难道你们以为出家可以游手好闲?

    做事必须尽心尽力,做到最好!不修行就不可能进步。全国的人送钱来厨房,来照料你们,可是你们在干什么?放任厕所肮脏、茅舍不打扫,这算什么!

    把东西收拾好来,照顾好。你们小便在痰盂里,然后就任它在那里不清理。如果不喜欢你们的蚊帐,不要丢掉。否则在家信众看到会灰心:“我们不管多么穷,多么辛苦,仍然设法买些布匹供养僧众。可是你看他们却生活得像国王,好好的一块布,没有一点坏他们就丢弃!”他们会丧失信心。 

    你们不必开示佛法来传教,在家人来这里他们看到寺院清洁美观,就知道这间寺里的僧人精进,遵守戒律,你们不必奉承或过分关照他们。他们看到厕所和茅舍,就知道寺院里住的是怎么样的出家人。保持干净是​​弘法的一部分!

    我在廓村寺当小沙弥时,那里建了一间寺,人们买了整百个痰盂来供养。每年的毗输安呾啰尊节(Pra Vessandara ngan),会有许多客僧到来,这些痰盂就拿来给他们吐槟榔汁用。

    这个节庆主要是为了做功德,庆祝佛过去生当毗输安呾啰菩萨时的事迹*[注:毗输安呾啰的事迹可参考《本生经》的〈毗输安呾啰王子本生谭〉(南传大藏经39·小部经典十七)。]。庆典完毕之后,这些用过的痰盂就放在大殿的角落里,整百个痰盂,每个都还盛着槟榔汁,没有一个清洗过!  

    我走过这堆痰盂,心想“如果这个不是恶业,那就没有恶业了”。他们放任槟榔汁在痰盂里面没有倒掉,就堆在那里,等到明年再把这些痰盂拿出来,刮掉污迹让它们看起来像个痰盂样,然后又用来吐槟榔汁。这是让你下地狱的业!

    绝对不允许有这种行为!这样做的比丘或沙弥根本没有善恶、长短、对错的概念,他们懈怠和敷衍塞责,以为身为出家人就可以随便了事,不自觉中,他们已经变成了狗!

    你们是否有看到:那些满头白发的老人家,他们把竹筒里的饭倒进你们的钵时,还向你们顶礼?他们来到寺内供养食物时,顶礼了又再顶礼。看看你们自己吧!

    这是促使我离开乡下寺院的原因:那些老人家来供养食物,不断地顶礼。我坐下反省,我有什么了不起,值得人们不断礼拜?不论去到哪里,人们都合掌恭敬。为什么?我凭什么值得受到这样的礼待?想到这点令我羞愧——羞愧面对我的施主。

    这样子是不对的,如果你们现在不反省,立刻改过,你们认为什么时候会去做?现在有机会你们却没有把握住。不认同我的话你们自己好好想清楚,彻底地内省一番。

    上次我提起过帖唏林寺(Wat Tepsrin)的昭坤诺(Nor),泰王拉玛六世在位时他是王室的侍从,当泰王在一九二五年驾崩后他即出家为僧。他出家后从不踏出僧舍一步,唯有在参加正式的僧伽会议才离开住处,他甚至不曾下阶梯接见在家访客。僧舍里伴随着他的是一具棺材。整个出家的生涯中他从未出外行脚,他不需要这样做,他已经如如不动。

    你们全部都去行脚行到脚起水泡,上山又下海,浑浑噩噩四处翻查找涅槃,最后不知道究竟应该要到哪里去。你们太忙于寻找涅槃了,不论去到哪里都留下肮脏的厕所没清洗。全部都瞎了眼睛吗?我真是莫名其妙。

    要觉悟或证涅槃,要做的事不止这些,第一件事是先照顾好你们的茅舍。是不是要我强迫每个人去做,还是怎么样?如果你们不是真的那么冥顽不灵的话,不必搞到那个地步。

    另一方面,那些爱护常住物的人就做到半死;根本不照顾的人就完全漠不关心,他们视若无睹,漫不在乎又不知所谓。对这些人应该怎么办?

    住宿、乞食、衣着等资具引起的问题就好像是绿头苍蝇一般,你挥赶它,它嗡嗡声绕几圈又飞回原来的地方。最近你们当中好些人吃剩整一两碟饭菜,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们要拿那么多的食物,一团的糯米饭就已经足够填饱肚子了,你们只需拿足够的分量。

    你们拿超过自己食量的食物,然后把残剩的饭菜倒到坑里臭掉,最近有整十多钵吃剩的饭菜。你们竟然不知道自己的食量,真是羞耻!记住,只是拿足够的量,为什么要拿超过你能吃的?如果你们吃剩的饭菜足够让三四个在家人当早餐,那就太过分了。

    一个不知适量的人怎么可能明白如何修心?假使你在静坐而内心却一团混乱,你去哪里找智慧来平静它?要是你连像自己的食量是多少、怎样才算是少量,那么基本的东西都不知道,那就真正可悲!不知道自己的极限的话,就像是故事中那个贪心的家伙,尝试搬超出自己能力的木头,结果给压死。

    “饮食知节量”意指食量要适中;“专修警寤”是保持精进,不贪图休息舒服;“密护于根门”是克制眼、耳、鼻、舌、身和意,避免喜欢或讨厌的念头生起。完全看不到这类的修行!

    你们好像都没有眼睛、耳朵,没有嘴巴:我不知道你们是哪一种饿鬼。你们不打扫住的地方,我所知道的禽兽当中,鸡是唯一在吃东西时把地方搞得一团糟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话,越修行就越堕落。

    你们越来越贪吃,要知道自己的食量。看看你们盖小佛殿时,有人送上咖啡,我听到有些人反应:“噢!够了,够了!我喝得要吐了。”这样的话竟然出自出家人口中,令人作呕!每个人七八杯咖啡,喝到要吐,这是什么意思?太过分了!你们以为出家是为了吃喝吗?如果你们在比赛谁喝得多,那就愚蠢透顶。

    还有,喝完了茶杯和水壶就摆成一排堆在那儿,没有人洗,只有狗吃完了不会清理。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们是真正的出家人,那么就会洗干净那些水壶茶杯。你们的行为表现出内在的习气,这种人不论去到哪里,都把他粗鄙的个性带到那里。

    我现在说的这些是供你们思维的资粮,老实地反省这些日子的生活,有看到什么是需要改善的吗?如果你们日复一日的因循下去,那些真正发心修行的出家人会受不了,他们全部会离开,不然留下来的就不和你们讲话,到时遭殃的是僧团。

    ——待续
    作者 阿 姜 查
     法 耘 编 译 群
    版权所有Wat Pah Nanachat 国际丛林道场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