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姜 查 弘 法 系 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们真正的归宿


第一章

我们真正的归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完结

财产少的人受苦,财产多的人同样受苦,小孩子、成年人、老年人,每个人都在受苦。青年有青年的苦,老年有老年的苦;富裕有富裕的苦,贫穷有贫穷的苦——这世间除了苦,什么都没有。


当你以这种方式观照事事物物之后,你将体会到无常(aniccam)和苦(dukkham)。为什么每件事物都是无常和苦的呢?那是因为它们都是无我(anatta) 。


躺在这儿又病又痛的身体,以及觉知这病痛的心,叫做“法”。那些无形状的思想、感觉和知觉称为“心法”(namadhamma),而承受痛苦的是“色法”(rupadhamma)。


物质是法,非物质是“法”,因此我们与“诸法”同住,我们住在“法”当中,我们就是“法”。事实上没有一个“我”能在任何地方被找到,有的只是诸法的不断升起和消灭,一如它们的本然。每一个刹那,我们都在经历生与死,这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当我们忆念起伟大的佛陀,他说的法是那么地真实,我们感受到他是多么地值得尊崇!每当我们看到事物的真相时,就是看到了他的教导;虽然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地去实践法。但即使我们拥有了教法的知识,并且有所学习和实践,只要我们仍然没有看到真理的话,我们依旧没有真正的家。

也因此,了解到这一点:所有的人,所有的生物都在准备离开。当众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必然会走他们的路。富有、贫穷、年青、老迈,都会经历到这种变迁。


当你领悟到这世界就是这个样子时,你将感觉到那是个令人厌烦的地方。当你了解到,在这世间没有一样稳固坚实的东西足以让你依靠时,你会感到厌倦而了无兴趣。


不感兴趣,并不表示嫌恶,而是心的清清楚楚;它了解到事情的状况是没有什么可以去挽回的,世间本来就如此,依着这种方法去明了,你会放下执著,以一种既不开心也不悲哀的平常心放下;透过智慧了解到它们变迁的本然性而只与诸行和平地相处。诸行无常(aniccavata sankhara)——一切诸行都是无常的。

简单地说:“无常”便是“佛”。如果我们如实地见到无常的现象,我们将会看到,无常即是常。这“常”的意思是说,必然会变迁的现象是不变的。这是众生所拥有的常性,从孩童、少年经成年到老年,都不断地在转变,而那种极为无常,那种自然的改变,是恒常而固定的。如果你能如斯观照,那么你的心将会感到自在。这,并不只有你一个人会经历到,而是每个众生!


当你如斯思考事物时,厌离心就会升起,而你看待它们就会感觉厌烦,你在这世间感官享乐的欣喜将会消失。你将了解到,如果你拥有得多,你必须放弃很多,如果你拥有得少,你放弃的也会少。富有只是富有,长寿也只是长寿,他们没有什么特别。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遵循佛陀的教导,筑建我们真正的家;依照我所解释的方法去建立它。筑建起你自己的家,放下,放下吧!从不进中解脱出来,从不退中解脱出来,从不止中解脱出来,直到心达到平静。快乐不是我们的归宿,痛苦更不是我们的归宿,快乐和痛苦同样会逐渐减退而终致消失无纵!


伟大的导师——佛陀,看到“诸行”是无常的,于是教导我们去放下对“诸行”的执著。当生命到达尽头时,我们将无选择的余地;我们不能给自己带走什么。因此,在这之前,你先把它放下不是更好吗?诸行只是一个带着四处走的沉重担子,为什么不立刻就放下呢?为什么还要拖着它们到处跑呢?放下,放轻松!就让你的家人来看顾你吧!


那些照顾病患的人是在增长美德和福德。病患既然给予他们这个机会,就不应该再增添他们更多负担,如果感觉痛苦或其他问题,就让你的家人知道,而你也要把心保持在清明的状态中。


那些在照顾老迈父母亲的人,心里应该充满着慈悲与关怀,不应有厌恶心,这是一个偿报父母恩情的机会。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当中,你们一直都依赖着父母。今天我们会在这里,都是因为我们的母亲和父亲一直以来多方面的照顾和协助,我们亏欠他们实在太多!


而今,所有的孩子与亲戚都聚集在此,看到年迈的父母亲是如何地转变成你们的小孩。小时候你们是他们的孩子,今天他们却成了你们的孩子了。

他们变得愈来愈老,直到又变成了小孩。他们的记忆差了,视力弱了,听觉也不灵光了,有时侯他们应用的言语字句混淆不清,可是别让这些扰乱了你们,照顾病患的人都必须知道如何去放下。


不要执著事物,只要放下并让他们依着自己的意思。当一个青少年拂逆父母时,父母有时会为了求得一份平静和为了使自己的孩子高兴,便让孩子照著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做;现在你的父母也像那个孩子一样。他们的记忆和知觉都混乱了,有时还不自觉地叫错了你的名字,或者当你请他们递个杯子时,他们却拿了个盘子出来;这种情形是很平常的,可别为了这个而起烦恼。


让病人记住那些关照者的慈悲,并耐心地忍受病痛。善用你自己的心力,别让这颗心变得散乱和混乱了,别使照顾你的事情变得难处理。让看顾病人的那些人,在内心升起慈悲与德行;不要憎恶那些令人厌恶的工作,譬如清理唾液或大小便等等。尽你们所能,在家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们是你仅有的父母,赐给你生命,是你的师长、护士以及医生,他们给你一切所需,将你带大,赐予你教育,并与你分享他们的财富,让你能成为他们的继承人,这是父母最大的恩惠。


那就是为什么佛陀要教导“感恩”(katannu)与 及“回报” (katavedi)两种美德了;这两种法是相互配合的。如果我们的双亲处于病危或在困境中需要帮忙,我们就必须尽全力地去帮助他们,这就是感恩回报,是维持这世间的一种美德。它预防家庭的破碎,并使它们能够坚固及和睦。


今天,我带了法的礼物献给病中的你:我没有任何物质的东西提供给你,这间屋子看起来已经够充裕了,因此我送给你佛法——这是永恒之宝,一份用之不尽的法宝,从我这儿接受了之后,你可以随自己的喜欢传播给更多的人,它是永远取之不尽的;那是真理的本然性。很高兴能够带给你这一分法的礼物,也希望它能给你一股力量去解除痛苦。(——完结)

作者 阿 姜 查
 法 耘 编 译 群
版权所有Wat Pah Nanachat 国际丛林道场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