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 · 福 · 禅 · 味 

初学者修习

慈心禅

的十个要点

|恰密长老 · 整理李婷

西方人做了不少关于慈心禅(loving-kindness)的研究和文章,这也是正念减压课MBSR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练习;而这个练习也是佛法中强调的。

1. 什么是“慈心”

什么叫“慈心”呢?“慈心”就是希望让众生获得安乐的心、希望让众生得益的心、希望众生远离身心痛苦的心。这种“慈爱”不是属于男女间的情爱。男欢女爱是“贪爱”不是“慈爱”;“贪爱”是炽热的,而“慈爱”是清凉的。

“慈爱”是爱但没有执着,它是一种远离执着的爱心。“贪爱”有执取,而“慈爱”是不会有执取的。慈爱是希望众生获得安乐、远离痛苦,而不会执取任何众生,因此,慈爱会让修习慈心禅的行者内心得到洁净、身心柔顺、轻松。


2. 什么是“慈心禅”

真正有慈心的人,会说出责怪他人的话吗?不会,也不会说出影响别人利益的话;行为方面,也绝对不会有伤害他人的举动。内心本来就是想让一切众生获得安乐,这样的心是柔软的还是粗鄙的呢?当然是柔软的。既然内心已经生起了柔软,那么,外表是柔和的还是硬邦邦的呢?也是柔和的。因此,内心柔软、言语温柔、外表也柔和,具有这样慈心的人有谁不敬爱他呢?如果能做到这点,已经不需要刻意去散发慈心、去“祝愿对方身体健康,身心安乐”。当内心存有慈心,这慈心自会自然而然地散发出去。

因此,“慈心禅” (MettāBhāvanā) 不是简单地“散发慈心”,是在自身当中为了升起慈心而做的不断作意与练习。


3. 为何要修习慈心禅?(Benefits)

记得有一次,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禅修营,前来参加的人士不仅有当地市民,也有从纽约、芝加哥等地前来参加禅修的人士,他们都很专心、投入。其中有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居士,他以短期出家的身份来禅修。当他修了两天的慈心禅后说:“真是厉害!”他的小参报告就是从这句话开始的。

我问他:“你在说什么厉害?”

他回答说:“师父,是慈心禅!”

我就请他详细的报告。

他说:“内心很快乐,不仅称心如意,当内心开始明净时,身体也变得轻柔。不仅如此,过一会儿就感到整个身体升起来了,是真的升起吗?那就不知了,但是我真的似有升起的感觉,因此内心就觉得这慈心禅真厉害;之后我每一坐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是由于“慈心的力量”与“慈心禅之定力”两者结合下所产生的现象。认真的修行,的确会有相当多得益。

慈心对行者有相当多的利益,因为“慈爱”让内心洁净和平静,身体也会随着洁净。用这种洁净的心境来修毘婆舍那(Vipassana),也会较易获得定力。在修慈心禅的过程中,行者是快乐的,慈心升起得越多,快乐就会越多,并会感到喜悦(pīti),甚至到某种轻安的境界。

修慈心的十一种利益:

1. 能安稳地熟睡

2. 平静地醒来

3. 不做恶梦

4. 众人爱敬

5. 众天爱敬

6. 众天护佑

7. 不受武器、毒药、火的伤害

8. 速得定力

9. 面貌慈祥悦泽

10. 临命终时,心不颠倒

11. 命终可转生梵天界。

恰密长老

4. 如何培育“慈心”

我们目的是培育慈心,所谓“培育”(Bhāvanā),就是令之能在自身当中增长的修习,或是“令增长”的意思。而“慈心禅”(Mettā Bhāvanā),就是令慈心能在自身当中增长的修习。

修习慈心禅,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慈心增长。在自身的慈心经常生起的同时,想让众生得益、想让众生安乐等慈心也是强而有力的话,这慈心能让他人感应到。因此,提到慈心的十一种功德时,佛陀说:“众人会敬爱修习慈心之人。”


5. 两种慈心禅

慈心禅有两种:“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Anodhi Mettā Bhāvanā)、“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Odhi Mettā Bhāvanā)。

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就是不限于什么样的人或众生,而是普遍地将慈心散发给世间一切众生。内心反复地默念:“愿世间一切众生身体健康,身心安乐。”对此,经文称之为“遍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Anodhiso phara āmettā)。而我则为了方便,简称之为“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Anodhi Mettā)。

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就是将慈心散发给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意思是说,将慈心有针对性地分开来,对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分别散发慈心。譬如,可以先把自己的母亲作为散发慈心的对象,把心导向自己的母亲之后,反复默念:“愿我的母亲身体健康,身心安乐,一切顺利。”如此,直至慈心生起。

同样道理,可以散发慈心给居住在某一地方、城市或楼房中的众生,或是遭受了地震天灾的朋友们,这就是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对此,经文称之为“遍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Odhiso phara āmettā)。我简称为“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Odhimettā)。


6. 两种慈心禅的差异

有人可能会问,修习“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与修习“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有些什么差别呢?

修习“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之所缘范围比较小,因此较易观察,也会较快地生起定力。反之,“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目标对象的范围比较广,因此,与内心平静相应的“定”也会较慢地升起。正因为有这样的差异,修习第二种慈心禅时,虽然慈心也会生起,但专注、平静的“定”就较弱了。

7. 修习慈心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心不要只是落在祝愿词上

如前所述,为了让自心不断生起“愿众生安乐、得益、离苦”之慈心而重复作意及练习,就称之为“慈心禅”。当这样作意时,心要跟着默念:“愿一切众生身体健康,身心安乐。”这种心的默念正在打开一条道路,从而生起慈心。

常常见到,有人口里惯性地念着“Sabbesattāaverāhontu…”等巴利文来散发慈心,可是,这人可能根本不懂所念的巴利文的意思,于是心就只是附着在这些词句上面。假如这种情况出现,修习慈心禅之目的将无法达到,心只是默念句子而已,慈心是不会起的。这只会变成“散发慈心”而已。

b)祝愿词句要简短

以一般言语来念的时候,假如祝愿词句冗长,或者繁多,心只会附在那些词句上面,慈心是不会生起的,因此要用简短的词句来鼓励与引导慈心的生起。

刚开始的时候,只要一句“愿一切众生身体健康,身心安乐”,就足以修习慈心禅了。如果还想增加多一点,那就增加一句“愿众生一切顺利”便可。不要再加,再加就会变得太多,若变得繁多,心就会附在词句上面,无法引导慈心的生起,也没有鼓励的作用。

c)不须在心中看到发送慈心对象的样子

有些人认为:“修习慈心禅时,内心必须看见散发慈心的对象的模样。”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

假如我们要散发慈心予一位朋友,内心必须看到朋友才能够修慈心禅,但有时候朋友并没有浮现出来,内心愈是强行去观察朋友的模样,则愈难浮现出来,结果汗流浃背,到了那时,慈心也不知跑到那里去了。

另外,以“无特定对象的慈心”散发给世界上的一切众生,“Sabbe sattā averāhontu 愿一切众生没有危难。”又如何在自己的内心中观察到一切众生呢?我们都没有见过。就算有见过一群人,也不容易全部浮现他们的模样。

经典内并没有这样的说法,而是:“将心导向散发慈心的对象,为了能生起愿对方健康、安乐的心境而不断作意。”

d)必须觉察到心的游离

有时候,心并没有专注在对象上,而是到处游荡、思考,但行者还以为心仍然专注在对象上。为了不让这种现象发生,必须觉察到心正在飘移,然后很专注地修习慈心禅。必须加强觉察的练习,有一定正念基础,能觉察到心的游离状态,才能将此心引导到慈心的对象上继续修行。


8. 修“有特定的对象的慈心禅”时要注意的事项

《清净道论》曾经提醒过:“以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来散发慈心予一个人或一群人时,有可能会发生某些情况。”在修习慈心禅时,必须注意下列三点:

a)初学者应避免散发慈心的对象

刚开始修慈心禅时,不应以自己的敌人作为“特定对象”,因为难以对不喜欢的人生起慈心,甚至会引起瞋恨心,所以内心会有矛盾并感到辛苦。熟习慈心禅之后,才可散发慈心给不喜欢的人。到了那个时候,不但不会辛苦,且较能生起慈心。

另外,初学者不要散发慈心给自己非常爱的人。因为,一开始就拿自己最最爱的人来修习慈心禅,有时候会想起这个人曾受到的痛苦与病痛,这是因为自己很爱TA,所以对于爱人所受到的痛苦,自己的内心也会跟着难过与痛苦。那样的话,就不会生起慈心了。因此,要等修习慈心禅的经验丰富了、熟练了,才可散发慈心予非常爱的人。

初学者也不要散发慈心给既不爱亦不恨的熟人。对于这类人,自己对TA根本不爱,只是认识而已,所以把他们当做修习慈心禅的对象,慈心是不会在短时间内生起的,此外,在修习慈心禅的过程中也会觉得很辛苦。因此,到了相当熟练慈心禅的时候,才可散发慈心给一般熟人。

b)不应以异性作为“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

“性”是指“性相”之意。初学者不应以“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来散发慈心予不同性别的对象。假如散发慈心予异性,不但不会生起慈心,反而会生起欲心、染心的;因此,不应散发慈心予异性对象。然而,等到熟习了慈心禅的时候,就可以了。经论中提到过初学者这样做可能出现的现象。

c)完全不应散发慈心的对象

另一项要注意的是,不可用“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来散发慈心给已经去世的人。散发给这种对象是不会生起 “定”的。为什么呢?去世了的人往生到哪里去大家知道吗?不知道。如果亲人已往生天界、但自己以为亲人再次投生到人间而散发慈心,那不是“砍伐彼木,截断此木”吗?

但是,用“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散发是可以的。因为“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是散发给一切众生的,所有死去的人,无论往生到何处去,都已包括在内了。

9. 如何开始修习慈心禅?

为了破除界线而修慈心禅的次序是:

首先,散发慈心给自己。为了生起慈心,选择适当的愿词,例如:愿我健康、快乐、远离灾难、远离身心痛苦。

第二,散发慈心给尊崇敬爱的人;

第三,散发慈心给不爱不恨的人(认识者或熟人);

第四,散发慈心给敌对者。

如此分为四组,按次序修习慈心禅,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10. 如果修慈心禅找不到感觉?

在以某个人为对象修慈心禅时,内心没有生起慈心,也没有感受到慈心,定力也没有生起来,心总是跑掉。如果这样试着去做已经长达五至十分钟,慈心依然没有生起,那就要换一个对象来修慈心禅了。若还是不顺利,那就要再换一个对象。

如是地用这个方式,更换对象来修慈心禅,直到顺利的时候,才可针对原先的那个人来修慈心禅五十分钟、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等的随意修习。


·本文根据恰密长老在缅甸带领的四念处内观禅修营中的开示所整理

欢迎点击 ⬇️
慈悲电子杂志(订阅)https://forms.gle/oVfN3M6bWqYfXanq5 
请支持慈悲网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