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崧法师与村落孩子。
广 | 结 | 书 | 缘
来自远方的平凡人
阿茶与师父的故事
文 · 欧芙伶
·
印度一个首陀罗(奴隶)阶级,平凡的小人物阿茶,身感很多首陀罗阶级的孩子并没有机会接受教育。
他以教育改变了自己,现在正改变着625位学生。
未来,这625位学生将改变他们的村落。
未来的20年,这群孩子将改变部分的印度。
就像天崧法师在书里提到的:在印度比较偏远的地方,还有很多人没有机会走出村子外面的大路。
而慈恩学校,正打造这样的一座桥。让教育没有门槛,流向更好的未来。
《阿茶与师父》此书的收入将捐献给印度慈恩学校作为建校及教育基金。
我见过最温暖的冬天是在印度悉达多城慈恩学校(摘自阿茶与师父作者自序)
这些年去了印度三次,都是采访的因缘。
20年前第一次去印度,盛夏。40度的高温,眼睛望出去都是一层层的热浪。一屋子的太阳,白灿灿的,穿堂过市。空气中有香料、夹杂着牛粪和车烟的味道。
第二次去印度,是五年前,在菩提加耶。难得遇上冬季。我们搓着手站在路边喝了一杯滚烫的拉茶。一条街都是来自各地的修行人。喜欢这样的感觉。踏踏实实的。
喜欢印度的冬日,仿佛一切都可以忍受,可以忍受印度的繁、慢、杂、多、乱。印度,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很多人在面临人生的关卡举步艰难时来到这里,坐在恒河边,看着晨曦下的恒河,上流在烧尸体,灰烬缓缓流下,下流在刷牙洗涤,生老病死在一条河流里完成。
很多人在这里思考人生的意义,然后重新出发。回来时,你会觉得活着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事情。你有了勇气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
·慈恩学校的孩子。
印度,它有这样的魅力。
2019年12月,我们来到尚卡西亚。这是第二次遇到印度冬日。有点小兴奋。
夜晚,天冷,穿得不怎么暖的村民,围着小风炉,使劲的搓着手,小小的火星弹在空气里,带着柴火的焦味。刚过午后,舍卫城,落了半天的豪雨。从南传寺庙出来,门口,也有一炉火。一个印度大叔专心的在烘着双手,看着我们微笑。
离开舍卫城,来到附近的大菩萨寺。湿答答的,整座城市都笼罩在一层水气里。几只狗狗冒着雨在车前转圈。我把藏着的两块饼干掏出来,如此恶劣的天气,担心它们如何觅食。奇怪,印度的狗都长成一双凤眼,而且特别的温驯。
大菩萨寺是天崧法师十年前在印度建起来的第一座佛寺。这里原是一块农业地。法师原意是建沙弥学院。结果动土当天,遇到换地方政府。“所有文件需要重新申请。“
穷则变,变则通,山不转,人转。于是先建佛寺,再以佛寺名义,建沙弥学院,这样便名正言顺成为附属道场的学院。后来考量到印度女性出家不易,便易名沙弥尼学院,目前有10位小沙弥尼,9岁到14岁。目标是100位。
因为传孝上人一句话——到印度去办教育,重建尚卡西亚的阿育王柱。天崧法师就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在印度筚路蓝缕。
特别是阿育王柱重建工程,过程很不容易。开光时恭请达赖喇嘛尊者前来主持典礼。6万人出席开光大典。万人空巷。这是21世纪应记的大事。
这几天随着法师走一趟他在印度的“教育行脚“。从舍卫城沙弥学院、尚卡西亚佛学院再到慈恩学校。尚卡西亚佛学院附近是一片油菜花田,我们去的时候,虽然冬季,田里还开满一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风过处,好像黄色的海浪,非常好看。
在印度办学,必然遇到很多的困难。法师都勇敢的扛起来。而我一直记得法师说的,早年建佛学院和阿育王柱时在工地监督工程。空旷大地只有一间临时搭起来的草屋,没有电供,冬夜水冷到会割人的情景。
北方邦的《慈恩》学校则是法师这几年一直在落实的计划。
慈恩有600位学生,都是低种姓的孩子,阿茶(Shiv Kumar Azad)是创办人兼校长。在遇到法师之前,学校非常的简陋,没有门、只有半边屋顶、几面泥墙,遇到雨季淹水,孩子只好在水中上课。
简陋的间隔,几把长凳、破烂的桌子,和一块小小的黑板,就是他们上课的地方。
法师和阿茶,就像兄弟,彼此信任,彼此珍惜,共同为600位孩子的教育尽心尽力,法师长驻台湾,一年回马几趟。所到之处,必围着很多人听他说法和请教古印度阿育吠陀医学知识。大马信徒都是后来才知道法师在印度盖学校,而且正面临严重的经费问题。而他总是慈悲的不增加大家的负担。
·天崧法师监督重建阿育王柱,达赖尊者出席万人典礼。
2020年三月,和其他地方一样,新冠肺炎的疫情在印度迅速的蔓延,慈恩学校也只能暂停上课。
虽然建校需要庞大的经费,法师仍然联合台湾和大马的佛友众筹约四十万马币购买粮食,由阿茶派发各乡镇救援。
有人问法师,学校正需要经费,为什么不先募款建校,法师却说,先救人,后救学。
写这段文时,传来慈恩学校毗邻的一块空地出让,佛友们知道后都很兴奋,希望可以先把土地买起来,法师希望能在这块空地建一座佛堂和中学部,这样孩子毕业之后就可以直接上中学。
寂静处,再次看到法师的慈悲。
不期然想起一句话:使唐僧成为唐僧的,不是经书,而是取经之路。
不舍得这些孩子没有教育,不舍得他们没有一个有屋顶的学校,不舍得他们肩上有风雨。
法师与阿茶的故事才正要开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