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 结 | 书 | 缘
佛陀与树的故事
——简读《大树之歌》
·
作者长年学佛,
他参访佛陀曾走过的古迹,
心里对佛陀的出生地有所感触,
深觉佛陀的一生仿与树相当有缘,
从出生、成道至涅槃皆在树下。
文 · 普 向
每当艳阳高照,走在路上总渴望『找到』一棵可挡阳遮荫的树。树总带给人一种阴凉可靠的感觉。回顾佛陀一生,他与树仿有种不可切割的因缘。他出生于无忧树下,悟道成正觉于菩提树下,逝世圆寂于娑罗树。树与佛陀的密切关系,仿佛强调了佛法的修学与大自然息息相关。
去年年尾去书展,逛了老半天,脚酸腰疼还未找到一本满意的书,结果在失望之余"遇见"这本由奚淞绘写的《大树之歌》,总算弥补了遗憾,有所斩获。我一口气买了几本,当作年终礼物送予朋友。
奚淞乃台湾名画家与名作家,能绘能写。早年留学法国巴黎美术学院,长期在台湾报章或杂志写稿与绘画,著有多本散文集:《妈妈,看那片繁花》、《三十三堂札记》、《自在容颜》、《光阴十帖》等。
佛 陀 一 生 与 树 有 缘
作者长年学佛,于1999年末多次到访印度菩提迦耶,参访佛陀曾走过的古迹,心里对佛陀的出生地有所感触,深觉佛陀的一生仿与树相当有缘,从出生、成道至涅槃皆在树下。返回台湾后,奚淞构思与创作了《大树之歌》佛陀传的绘画,经过约5年的图画创作,绘画了十余幅佛传油画,当中也有木刻板画与白描线画。过后再配上深刻抒情的散文,而结集了这本《大树之歌》的创作。当中,作者也一起完成另一本同样是图与文的《光阴十帖》,作者称之为图画双书。
《大树之歌》严格来说是一本有关佛陀一生的画传,不过用了较特殊的方式来呈现。以油画与文字勾勒出佛陀动人的一生与非凡的修行。
《大树之歌》共分3篇章,即〈无忧篇〉、〈菩提篇〉与〈沙罗篇〉。〈无忧篇〉以佛陀出生与出家为重点。〈菩提篇〉则描写佛陀成道与教导弟子的经过。〈沙罗篇〉则偏重于佛陀涅槃,以及向弟子演说人生无常的描述。3种不同类型的树,就生动地叙述了佛陀世尊的教法,引领读者从画作与文字里捕捉到佛陀的本怀,佛法的慈悲之光。
用 景 用 物 用 人 来 说 法
由于本书是图画片,因此奚淞的油画占了很重要的角色。坦白说,观赏奚淞的画作真是一大享受,他的油画不仅栩栩如生,光线的捕捉非常准确,很有真实感与张力,并很有想象力。如佛陀涅槃的画作,他摒弃众多弟子围绕的传统画法,用夕阳之光斜照,以远距离绘画佛陀与弟子,很有一种静穆安宁的感觉。他的每一幅画都充满了无比的想像空间,用景用物用人来说法。当然奚淞的文字也很优美流畅,充满感情却不流于华丽,在阅读时,增添一份感情,对佛陀伟大的一生而感动。
由于向德国出家的僧侣向智尊者(1901-1994)不凡的修行致敬,作者也特收录了一篇这位在斯里兰卡出家且度过一生的出家人的开示,有关四梵住(慈悲喜舍)的内容,另配上一幅向智尊者的图画。从文章中向智尊智让读者深刻了解『四梵住』的法义,教导信众如何将『慈悲喜舍』运用在生活上。
佛陀一生不仅与树有因缘,也与大自然生活在一起,仿佛告知我们人与大自然本为一体。
读着奚淞的文字,细看奚淞的图画,时间仿佛缓慢下来,心也慢慢沉淀起来。生命何需浮躁,让我们静下来,闭起眼,聆听大树的歌声,聆听大自然所带来的无言法音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