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影  

文 阿 姜 查《森林里的一棵树》


昂 贵 的 东 西 


假设我们拥有一样昂贵的东西。在我们得到它的一刹那,心却马上转变:“现在我要将它放在哪里呢?如果我放在这里的话,可能会有人来偷走。”我们忧虑不安,希望能找个安全的地方来安置它,这便是“苦”了。而苦是何时生起的呢?它是在我们认为获得某物的一刹那中生起的,这就是哭依附的地方。当我们还没得到那件东西以前,我们并没有“苦”,它之所以还没现起,是因为还没有一个对象使心去执取。

“自我”也是如此。假使我们认为有一个“自我”,接着,我们周遭的一切便都成为“我所‘有’”如此一来,烦恼就会随至。如果没有“我”和“我的”,那么,也就没有烦恼了。


外 在 的 伤 口

人们很想知道为什么当他们开始断除他们的欲望时,会有这么多的问题。他们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受这么多苦。以前,当他们只满足自己的欲望时,较为容易,因为那时他们和它们(欲望)和睦共处。可是,这就如同一个体内得了感染病的人,却只治疗他皮肤上外在的伤口一半。


从 树 上 掉 下 来 

如果我们依照经典里一样,把十二因缘分析开来,我们说“无明”缘“行”, “行”缘“识”, “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和“死”,以及其他所有种种的悲苦。但事实上,当你接触到你不喜欢的东西时,马上就有苦了。心,奇快无比地迅速穿透过十二因缘的链环,以至于我们无法赶上。

就如同从一棵树上掉下来。在你觉悟情况以前——“碰!”你已经着地了。事实上,你掉下来的过程中,已穿过许多小枝和树枝,但是,你既无法看清它们,也无法计算它们。

这跟十二因缘一样。我们所经验的即刻的苦,就是穿过整个十二因缘链环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劝诫他的弟子要观照和完全地觉知他们自己的心,这么一来,在他们“着地”以前,他们才能掌握自己。


农 夫 和 母 亲

在你的修行方面,无论哪个部分有缺失,就是你自己得加强的地方。你应将注意力完全投注在那一点,坐、卧、行的时候,就观照着那里。好像尚未耕完田的农夫一样。每年农夫都会种稻,但今年,他至今还未将所有的稻子种好,因此他的心就一直惦记着这件事。因为他知道他的工作还没完成,所以心无法安然自在。即使和朋友聚在一块儿,也不能轻松愉快,而且无时无刻地被这件事所烦扰。

又如一位在楼下喂家禽时,将小孩子留在楼上的母亲。她的心里不时地惦记着小孩子,因为她深恐孩子会发生意外。纵使她又去做其他的事,小孩子却不曾离开她的思绪。

对我们的修行也是如此。我们应该随时紧记在心。纵使我们在做别的事,自己的修行决不能远离我们的念头,而应该日日夜夜地不断追随我们。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在自己的修行上有所增进,就必须如此。 


足 球 


纵使只听闻佛法不至于是你开误,但它还是有益的。在佛陀的时代,有些人在听闻佛法的当下,就见法,甚至证得阿罗汉。他们可以被比喻为一粒足球;足球在空气打入的时候会膨胀。好,那么在足球里面的空气也会往外排挤,但是,并没有洞口可以让空气跑出来,这时只要拿支针一刺,足球里的空气就会立刻爆开来。

这跟那些听法时就既可开悟的佛陀弟子们的心是一样的。一旦他们闻法而正中心坎时,智慧马上生起。他们当下即刻开悟,而证悟真实佛法。


粪 臭


无论你走到世上任何地方,都有苦,只要你的心仍在世上,就无从逃脱。就好像试图逃避一堆大粪便的恶臭而移到一堆小的粪便一样。无论一堆大的或一堆小的,不管你走到哪里,粪便的恶臭是一模一样的。

 摄影  永 觉 长 老

法山基金儿童院发起人;

在阿姜查系的国际森林道场

Wat Pah Nanachat)完成了出家训练

发下弘愿,希望能让讲华语的佛教徒

更容易地接触到泰国森林派的禅修传承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