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 的 生 命 笔 记 】
\
安顿在
空无之中
\
文 · 张春源
\
你美而其名的“放空”,
其实是“逃避”。
我们的脑子难于有片刻的空白。脑子塞满了各种各样的杂讯,不管有用的没用的,让脑袋有一股不堪负荷快要胀满之气要涌动出来。
有些人认为自己是可以让脑袋空白的,这是真的吗?也许你是在发“白”日梦而不自知呢!你流离在各种各样的“轻念想”,你透过这不痛不痒的念想来逃避压得你喘不过气的生活。你美而其名的“放空”,其实是“逃避”。你的心空白并不是在放松自己,反而在背地里不断积累了更多不想面对之事。
我们难于不让脑子空白。脑袋总是不由自主的被念想喧宾夺主,我们就像忠诚的仆人,主人要我们往东就往东;要我们往西就往西,一生被念想奴役了。我们无法想像活在没有主人(念想)的那种自由感觉,无依无靠的自由绝对让人恐惧的。
空白是两个念想的空隙。一般上在我们脑子四处流窜的念想,总是一个紧接着一个奔走,串成没有空隙的“流”。我们需要念想,因为它给了我们身分。这些念想不断的告诉我究竟是谁、该往哪里去、该做些什么… … 最后,我们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我们很少也不太可能安静的坐下来,试图与那“刹那”的“空白”会个面交个朋友。空白不是什么都没有,它只是允许所有的一切影像任由投影在这个空间,不抓取不执着,并在其中笑看无常生命成败幻灭,品尝着一切事物短暂的真实。
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仿佛是说若没有了念想,我就不存在。因此,为了让自己永续存在,我们不停地往脑袋塞满许多杂讯,最后的代价是我们完全被念想奴役了。我们失去了本来面目,活成一具肉体承载着许多相互矛盾的人格,装模作样地在人群中穿梭。
我们需要学习安坐在空无之中,就如你坐在山顶上的一块大石,俯视山河大地,笑看人间浮生如梦。人间瞬息万变,当你还在认定的那一刻,就已经过去了。无法把握的生命,无法掌控的世间,要如何安顿生命?
是的,就只是要学习安顿在空无之中,学习安静下来,深深了解一切都是因缘生因缘灭,没有什么值得去抓取执着。任何一切发生了,就发生了,也只是一种现象的发生而已,没有什么可喜或可悲的。
诗曰: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唐朝 龙牙居遁禅师)

\ 文 \ 张 春 源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科学荣誉学士(主修植物),马来亚大学哲学硕士;
热爱透过曼陀罗画之艺术,激发内在创意与创作潜能,并从中修习正念与培养静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