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执念中出离

断与舍训练我们

活出自在与放下。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生死离别。虽然我们知道有人会出生,有人会死去,轮回交替,而这也是我们每天司空见惯的事,我们理应是理解透彻,但是还是难免对生死离别感到恐惧不舍。
我们这一生,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次的生死离别的场景,无论是意外身故,还是生老病死,让我们感到无奈、依依不舍和悲痛。离,是人生最难割舍的情感。感情越深,失去的时候越痛苦。
我们为何有那么多不舍?连家里的一些物品,已经很久没用了,也难于割舍出来,更何况是人啊!不舍是因为我们内在有太多的执念,对人也好,对物品也好,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模式,紧紧抓住它们不放。人生其实有无数的执念在掌控着我们的生命,它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绳索, 紧紧束缚住我们的灵魂, 使我们难以前行。
我们常说世间无常,所有的一切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然而我们的脑袋总是无知的抓住我们想要的那一刻。我们想要大家相聚的欢乐、想要大家平平安安的那一刻,但是我们想要的那一个片刻,早已经过去了,它变成了我们脑袋里的执念,是一个不存在的事实,是一个幻觉,可是我们对它始终念念不忘。最后,我们在当前的现实“复制”不到过去快乐的经验时,深深的感到无奈和失望。
有时那些我们不想要的人事物,也会变成我们无法放下的执念,比如我们生气他人伤害了我,不甘心地苦苦垂询:为何你要如此对待我!最后这生气转化成心里的一个受害执念。
执着于过去的人、情或事, 不仅让我们疲惫, 也让未来的光芒变得暗淡。执念只会消耗我们的力量,我们不是不知道,为何对它却欲罢不能呢?
我们的心里存放非常多这些执念,就像家里囤积许多物品一样,让人窒息到无法呼吸,如果想要优雅轻松的生活是不可能的。除非我们的内心有个“出离”的愿心,如此才能摆脱执念的缠身。
“离” 其实一种在关系上保持松动的态度,亦即对任何人事物有一种弹性和不依附的状态,因为在这个 “离”的状态里,我们深知人世间事事无常,一切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中,是无法掌控的,所以我们要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学习如何安住自如的活着。
可是问题来了,到底我们要如何安住自如呢?我个人认为,这要靠我们平时的 ‘断和舍’的训练。如果我们能够从现在开始,在生活中锻炼自己断绝不必要的物品,学习自在生活,不受物品和欲望诱惑。然后,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锻炼自己舍下不需要的人事物,学习放手,让心宽广。当我们能在 ‘断与舍’ 下功夫,我们就能慢慢地活出 ‘离’ 的状态。
断与舍训练我们活出自在与放下,当我们越能活出,我们越能看淡过去种种执念。这时,我们的心境就会变得简单,像个云游四海的悠哉人,一切看淡。

 文  张 春 源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科学荣誉学士(主修植物),马来亚大学哲学硕士;

热爱透过曼陀罗画之艺术,激发内在创意与创作潜能,并从中修习正念与培养静心。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