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 灵 导 航  》


智海法师:

拒绝伪佛系,当“觉醒者”,

探索“妙悟人生”



从小到大,我们已习惯于文字、语言、概念所构成的世界,也因此受困其中而不自知。佛教却总是反其道而行之,常给出超越性的思维途径。


智海法师开宗明义,提出众生离真理越来越远,是因其被妄想执着所系缚。而佛陀开示佛法,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众生离妄想,离执着。


提到“妙悟在觉”,智海法师通过“习焉不察”所代表的无明、黑暗、愚痴状态,引导学员“觉察”自心是否如此;再告诉大家:现在的你,并不是真的你——习惯塑造了你的身份,你的身份又塑造了你的习惯。他举例说,人类最大的习性就是“我执”,生活中最常见的“挑剔”别人,就是妄心、执着。而挑剔的本源,就是我执——执我为实,以自我为中心,围绕“我”而有了贪、嗔、痴,有了我高人一等、我低人一等,从而迷失自我。


法师说:“佛法讲‘一心十法界’,我们的心无限广阔。你像佛菩萨那样生活,你就是佛菩萨;反过来,你要像饿鬼那样生活,你就是饿鬼。十法界的生命状态,是自己养成的!”他鼓励学员觉察自心,觉悟真相,对治我执,拿回“身份”的选择权,重新塑造自己的习惯。

如何塑造好习惯,“四步模型”用起来

当决心拿回“身份”的选择权时,就要“塑造好的习惯”。师父贡献了“培养习惯的四步模型”——提示、渴求、反应、奖励,以及“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途径”——让它显而易见,让它有吸引力,让它简便易行,让它令人愉悦。法师同样以“挑剔”为例,使用“四步模型”分别推演“我是个不挑剔的人”以及“我是个挑剔的人”。当学员对养成机制逐渐理解时,终于有了人间清醒的感觉。


智海法师还贡献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他娓娓而谈:“我一二十岁时也曾是个愤青,喜欢挑剔别人,但当我学佛后发现,原来佛菩萨(身份)都是养成的,于是我就把挑剔的毛病拿掉了,喜悦和智慧自然就回来了!”

认知六维度,做人间觉醒者

“现在已经是网络世界、AI时代,还停留在二元对立的喜欢或不喜欢上,未免太过局限!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维度,不断提升生命价值。”大和尚带领大家继续探索,走进“六维度”的认知世界:


抱怨者——找环境的问题;

行动派——找努力的问题;

战术家——找方法的问题;

战略家——找选择的问题;

觉醒者——找身份的问题;

创造者——找意义的问题。


法师认为,“觉醒者”能觉悟真妄,能灵活地将多种身份定位于自己,能掌控自己的身份,掌控生命。佛教就是要让每个人都成为自我觉醒的传播者。在谈到“创造者”时,他认为创造者能找到生命终极的价值和意义,那就是人活着是为了“利他”。他说:“社会上流行的空、躺平,都是伪佛系,行一切善、断一切恶才是真佛系。”


最后,法师鼓励大家,觉察坏习惯并努力改掉,将好习惯培养起来,将自己养成一个觉醒的“基地”,未来去创造利他的智慧人生。


一场有别于传统开示的走心分享,让学员们远离填鸭式学习,灵明觉知的心不知不觉中被调动起来。在真理、觉醒、维度、习惯、体验、我执、养成这些高频关键词地冲击下,学员们与法师现场达成共识:“希望在这几天中,开始认知革新,在利他的维度中奋斗,可不可以?”“可以!”


愿每个人都能走上觉醒之路,体验妙悟人生。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