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人 生 困 惑 · 解 菩 提 大 道

人到中年不得已?




|济群法师

问:略知佛法义理,但逆境现前时仍不能自拔,怎么办?比如人到中年,家有老少,却面临失业、破产等状况,是否也要违心接受?


答:在人生道路遇到障碍时,要越过去,确实很不容易。学佛后,虽然知道一些道理,但那是佛菩萨的境界,还不是我们自己的境界。所以,在认识和实践之间有一定距离,也是正常的。

对佛法的认识,有一个量的问题。我们相信因果,是不是彻底相信呢?在未获真实体证前,这种相信总是要打折扣的。通过经书得到的认识,哪怕再虔诚,至多不过是五分。

更何况,我们的信心也会存在问题,会有怀疑的成分在内,那就只能剩下三分或更少。想用这三分认识来抵制烦恼,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烦恼源自无始以来的积累,所谓积重难返。

比如我们听到因果理论后,虽然有了一点认识,但只知因缘的表面现象,并未透彻缘起真相,所看到的一切,还不是如梦如幻的。所以,遇到障碍时仍是不能自拔。

改变观念,需要有个过程,那就是戒、定、慧的修行。但修行并非一蹴而就,既要如法而修,更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时,不要气馁,不要否定曾经的努力。真正透彻世间真相时,生活中就不存在什么障碍了,就能自如、自由、自在。

比如失业,不能仅从自己的眼前利益来衡量,而要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从个人生活来说,也许会暂时受到影响,是不愿接受的逆境。但不管怎样,当失业成为现实时,我们就要勇于面对,而不是违心地接受。

说到违心,仍存在敌对情绪,无论对修行还是生活都是不利的。世界是无常的,职业当然也是无常的。认清这一点,我们就不会把失业、破产看做天大的挫折。

事实上,怨天尤人没有任何用处。我们能够做的,是调整心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寻找新的出路。


随喜像阿谀奉承


问:我不习惯说“随喜”,觉得有点像阿谀奉承。我把善心善行看在眼里,见贤思齐,不就可以了,干嘛一定要说出来?


答:随喜不同于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是别有用心的,其中包含着贪著,希望从对方那里得到世俗利益,所说往往是不真实的,也不是发自内心的。同时,这种话并不能给对方带来什么利益,甚至还有负面作用,也就是社会上所说的捧杀。不管对方做了好事坏事,做得效果如何,都是一通乱捧,让对方是非不辨,忘乎所以,最后就呜呼哀哉了。

而随喜赞叹是建立在真实功德的基础上,对自他双方都有利益。从自身来说,赞叹他人功德,可以让心开放,让善念增长。从对方来说,善行得到肯定之后,会更有信心修行。

现在很多人不愿做好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容易得到肯定,反而会被质疑甚至冤枉。如果看到有人做善事,大众都能由衷地随喜赞叹,给予正向支持,将大大有助于道德行为的推广。


版权所有:济群法师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