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 ◆ 道 ◆
问 人 生 困 惑 · 解 菩 提 大 道
没有早一步,
也没有晚一步!
|济群法师
问:家里老人年过八十才接触佛法,是不是太晚了?此时学佛还有用吗?晚年犯了错误,应如何弥补?
答:对每个人来说,任何时候学佛都不会早,也不会晚。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有机会听闻佛法,就应及时把握。
而从修行角度来说,也不在于时间早晚。有些人信佛几十年,但没有在修学上真正用心,烦恼、习气丝毫没有减少,并未比那些不学佛的更好。相反,有些人虽然起步很晚,但学佛后很投入、很用心,并能得到善知识的正确引导,在菩提道上稳步前进。
所以,学佛不在于时间长短,也不在于起步早晚。关键在于,是否将佛法落实到生命中,这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犯了错误,不管在早年或晚年,罪都存在。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错误已经发生,就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那也于事无补。
对于所犯错误,应生起猛利的忏悔心,既要真诚悔过,更要发誓决不再犯。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才是弥补过失的有效方法。如果没有实际行动,无论口头上说多少悔过的话,都是没有实际作用的。
◆
这句话,到底说给谁听?
问:《金刚经》中,佛对大众说:“知我所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既然佛都这么说了,我们还学经典干什么?
答:这里所说的“筏喻”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法是不可执著的。佛陀讲无我,是为了帮助我们破除我执,但不是要我们执著无我;讲无常,是为了帮助我们破除常见,但不是要我们执著无常。一切说法,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解除相应的烦恼,如果执著于此,就本末倒置了。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既然佛法都不可以执著,非法就更不能执著了。从这个方面来说,法也是不能没有的。因为我们还在生死此岸,还在强烈的串习中,如果不以法、以善知识为依止,不对三宝生起信心,而是觉得一切都无所得,无所谓,就无法抵达彼岸了,只能一无所获。那是凡夫意义上的“一无所获”,而不是圣者的“无所得”。
我们还要知道,《金刚经》所说的“法尚应舍”是有特定对象的,是针对那些已经放下对世间的执著,然后将执著转移到佛法上的人。至于那些还活在强烈串习中的人,第一步尚未跨出,对法尚未建立起真正的信心,如果这时候舍弃法,最后执著的依然是世间法,那就和没学佛的人完全一样了。这是我们学习《金刚经》时特别要注意的。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