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 提 心 海 】
\
佛教寺院的建设及永续经营
\
佛教场所是弘扬佛法的基地,因此弘扬佛法的要领,首在培养大众喜欢到佛教场所的习惯。佛教团体所主办的活动,不能单一考虑佛教社群的需求;同样的,佛教场所空间的规划,除了考量佛教徒的需求,也要适当的提供方便与社区大众。
在马来西亚佛教寺院的建设极不容易,从开始构思到各个政府部门的交涉;从空间规划到筹集资金,所投入的人力和金钱,绝对是一项庞大艰巨的工程。然而在工程完成以后,接踵而来的将是另两项挑战。
第一即寺院健全的管理制度。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寺院或佛教会理念永续落实至关紧要的因素。佛教会管理层理事交替,这是民主社会自然的现象;领导层可以更换,但佛教会的理念必须贯彻,由始至终。因此,在建设一所寺院或佛教会时,如何同时设立一个健全的制度,妥善管理及长期运作,也是佛教领袖所需要关注的。
第二佛教寺院及佛教会空间的规划及长期用途。佛教的开展,除了以佛陀的教义度众,也可以佛教庄严的道场摄众。佛教寺院除了发挥宗教用途,也可以适当的彰显佛教的文化、教育、慈善及艺术的功能。人类对生命不同层次的追求,很多时候起点未必是源自于信仰,更多时候是通过对艺文的赏析、或对社会教育的热忱。
这些入门未必都直接契合佛教的教义,但却属于佛教社会功能的范畴内,属于佛法善巧接引的部分。因此在佛教契机的前提下,我们也可以通过佛教建筑的规划,及空间巧妙的铺设和使用,展现佛教艺文高层次的内涵及佛教对社会深度的关怀。
台湾佛光山星云法师曾提出“以科技取代人力”的概念,即以先进的科技结合佛教的建筑,以取代需要庞大人力及时间来完成的事情。因此,十年前需要以人力筹备几个星期的活动,如今通过现代科技的运用,在短短的几天就能完成。在不过度消耗人力的前提下,佛教活动量大大增加,佛教也更蓬勃的发展。延伸此概念,我们也可“以佛教的文化、艺术及建筑取代单一的弘法模式”,以人文传诵佛法,以建筑摄受人心。
2010年初我有机缘在台湾参访几个以此构思为建设基础的佛教道场,宽敞的空间即是庄严的佛法殿堂,也是一个文化与艺术交汇的空间;即是佛教信徒诚心祈愿的场所,也是一般民众进行社区活动的中心。
佛教场所是弘扬佛法的基地,因此弘扬佛法的要领,首在培养大众喜欢到佛教场所的习惯。佛教团体所主办的活动,不能单一考虑佛教社群的需求;同样的,佛教场所空间的规划,除了考量佛教徒的需求,也要适当的提供方便与社区大众。
佛教团体建设于社区,除了体现宗教的功能,以佛法净化人心;也要加强社区的功能,带动社区的文教活动,适当的展现佛教的社会性。因此,只要是惠益社区的活动佛团都可以考虑策划,把佛教推广到社区里。毕竟,佛团除了为佛教社群而设立,也应该接引更多的佛教门外汉,这才符合佛教大乘统摄一切根性的菩萨行。佛教工作要平稳推展,佛法要常驻世间,佛教场所健全的管理制度及其长期规划和用途都不能忽视。
2015年是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马佛青)创会45周年,也是建设了25年的普照寺圆满落成的一年。45年对于一个组织不算是一个很长的历史,但一所寺院如果用了25年来建设则是“极不寻常”的。普照寺从1990开始建设,半年后便因种种政治因素而停工,至到2008年获取复工准证,并于2009年正式复工。这漫漫的25年记载的是马来西亚政府对于非伊斯兰宗教组织极不平等及不友善的现实写照,更是一场佛教对于现实不公义的长期抗争。
这些不堪的过去将载入历史,为后人所借鉴。但往事已矣,所有的事情都还是必须要往前看。希望随着马佛青普照寺的落成,佛教青年的培训及佛教禅修的推动工作,将能更好的开展及扎根。硬体的建设完成后,马佛青也积极的为普照寺的永续经营做一个完善的规划。
\ 文 \ 吴 青 松
在生活中看见欢喜,
在护法中看见自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