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  众  之  旅    




一颗种子的生命力



一个发菩提心的人,

必然会具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无量”是指菩萨修行利他的对象是“有情无量”,

所以利他的对象不分贵贱果报,

菩萨事业越大,

所具有对众生的帮助心愿越是无可限量。


 

释继尊

法历经了两千多年的传递,经过了许多国家和溶入了很多的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流传至今,所见所闻的佛教,难免会带有各个国家地方文化,及个人习惯的色彩,这在佛法的宣扬上,必定是具有它特殊背景的影响力。须知,无论佛法是装在任何文化器内,修学者肯定的是不能失去佛法的正确性,而必须是保持佛法中心思想的完整性。

不同的文化就像一个杯子,佛法犹如茶。喝茶时需要茶杯,即佛法以文化作为容器。因为文化能提供文字或形式,使佛法能够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的 身上。就如喝茶时,其实茶杯的颜色图案不是主流,而是应以茶的质性为重。然而,我们经常误把文化当成佛法,结果修行不得要义,只停留在特定文化的生活方式,是故形成了我们都在修行文化的修学方式,而离远了佛法要义的实行。就比方说,现代对于北传、南传及藏传的信仰,有些人只重视文化,而忽略了法的内涵,常喜欢亲近一些自称灵修大师的师父。殊不知灵修大师的弘化表态,只是逗留在娱乐听讲者所喜爱的听闻,展现出文化色彩为主的似法内容,提示了你想听而不是你需要知道的东西。


修 行 在 于 调 伏 心 性 

任何一个人在信佛皈依以后,其修行目的皆在了解心的本性。因为真正的修行则在于调伏自心的方法上,即心性的调练,让心地转变得更纯真,引导思惟能力更为明显。佛法上的修学,是必须透过明了次第性的教法理论内涵,清楚后而实修的。如果理论和修行有所差别,修法和见地感觉上毫无关系,那么修行的解脱道上,会使我们在轮回中陷得更深。所以能避开极端的文化是必要的,在佛法的追求与行持上的确定以前,对于领导者及说法者的发心应理解是必要的,不能只是抓到一块黄色的东西,就认定它就是黄金,而缺乏完整的认识,最后造成自己出现迷网的期望及成见,愈是修学愈是离道愈远。因为发心为利有情的菩萨,是不离开四无量心的内涵,所以倘若修学者在学习上,具有能力观察菩提心行的内容,在信佛的道路上就能较认清楚,此师长所引导的是否是学佛者该走的路。

一个发菩提心的人,必然会具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无量」是指菩萨修行利他的对象是「有情无量」,所以利他的对象不分贵贱果报,菩萨事业越大,所具有对众生的帮助心愿越是无可限量。「慈」的本质是利他善行的根本,所具有的态度是能以无嗔的仁爱心,使得有情安稳快乐,生起净信而趣向圣道。而学佛者在亲近善士后,因获得善士次第上的引导及教育,内心是会从狭小的心胸逐渐的转化为「慈」的宽恕心,不为烦恼恼乱,自身安稳快乐,随顺圣道;「悲」是不忍有情受苦,内心具有同情,而付出种种不害拔苦的行动,解除有情苦恼;「喜」是喜悦心。利乐有情是不能欠缺和谐亲切的欣悦心境,能够以这种心境来对待有情,就是具备喜心。实践菩萨道的菩萨对正法是生起欢喜信受之心、对一切善行,亦是生起欣悦不厌之心、对一切有情,心无厌倦、对有德之士,不生妒忌、欣喜尊重、见人行善,随喜赞叹;「舍心」就是平等心。对顺逆的境遇,没有爱、恚之心、对于自己与其他有情,心中没有分别、对怨亲等都能平等对待,这便是平等心。所以具有舍心的修学,是能保持在情感与理智的平衡,心无执着,意志不为外境所动摇。总之,舍心是修习菩提心的前提,慈心、悲心的依据。因为菩萨心若不平等,自然不能对有情生起无限的仁爱同情与喜悦。

一颗种子在人的手上,人可以使它具有生命力,也可以让它长不出芽,关键就在在谁的手上。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