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自我救赎,
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带给我们的力量。
他是斯蒂芬·金笔下最出名的角色,
两百多万影迷都喜欢他
历史学家许倬云在一档节目中谈到当今全球性的精神危机,他说:
“人找不到目的,找不着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于是无所适从。”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面对着如潮水般涌来的信息,互联网上演着各种真实或虚假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世间的参差,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问题出在哪儿?
40年前,有一本以监狱生活映照美国社会现实的小说出版,至今仍被奉为神作;
28年前,有人将它搬上电影荧屏,后来经过400万人投票,它在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nternet Movie Database)中排名第一,超越了[教父]、[辛德勒的名单]等影史经典。
它就是斯蒂芬·金创作的《肖申克的救赎》。
斯蒂芬·金被誉为“现代恐怖小说大师”,各种国际大奖拿到手软,作品销量超过3亿册,几乎每部作品都被改编为畅销影视剧。
不过,《肖申克的救赎》一反他的写作惯例,不再靠惊悚征服读者,而是认真讲述了一个现实的故事:
30岁事业有成的银行家安迪因为一场谋杀案含冤入狱,被判终身监禁,故事切入主场——肖申克监狱,斯蒂芬·金选择了同类型作家中少有人挑战的封闭式环境。
监狱看似和外界隔绝,却是人性善恶、矛盾冲突最集中的地方,深刻地反映着20世纪美国社会的现实图景。
小说以“囚犯老大”雷德的视角展开叙述:监狱里有两种人,体制内的狱警和体制外的囚犯。
斯蒂芬·金的小说颠覆了人们对监狱的惯常印象。
在这里,本该维护社会道德秩序的狱警,竟然贪婪成性,对犯人施加酷刑。与此相对,囚犯之间反倒产生了坚固可靠的情谊。
雷德眼中的安迪“五短身材,长得白白净净”,却完成了在他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安迪把500美金带进监狱,躲过狱警的搜查;
他让那对同性恋“姐妹”吃了瘪;
他在肖申克监狱建起一座图书馆,让囚犯们得以呼吸外界自由的空气;
他用职业才能让狱警请囚犯们喝啤酒,并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
他用那把鹤嘴锄挖通了逃跑的通道,雷德曾调侃“大约要六百年”,可是,安迪只用了19年。走在监狱的操场上,他就像披上了自由的隐形外衣。
人类设立监狱,禁锢犯罪者的肉体之外,更重要的是改造他们的心灵。然而,肖申克监狱,在禁锢犯罪者的肉体的同时,也禁锢了他们的心灵。
正如雷德所说:
“起先,你无法忍受被四面墙困住的感觉,然后你逐渐可以忍受这种生活,接下来,当你的身心都逐渐调整适应后,你甚至开始喜欢这种生活了。”
比如小说中的图书管理员布鲁克,一想到要离开监狱到外面的世界,就害怕得要死。在布鲁克眼中,墙外的世界实在太可怕了。
为什么安迪没有被这种体制化的生活“浸透”?
因为希望。
恐惧囚禁灵魂,希望使人重获自由。希望的背后,是安迪超乎常人的对人的自我意识、权利和尊严的坚守。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想要做什么,并持续地付诸行动。他把在肖申克的经历当作一场超长的“飓风”。
这种清醒的自我意识,在物质丰富而精神匮乏的今天变得越发重要。
而基于自我意识的自由,安迪始终保持着对它的向往,相信未来不属于暗无天日的牢房,而是在洒满阳光的墨西哥海岸。
这就是尼采所说的: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斯蒂芬·金被誉为“现代恐怖小说大师”,几乎每部作品都被改编为畅销影视剧。
两千年前,希腊神庙的门楣上刻着“认识你自己”,今天的人仍然受用。
自我认知清晰的人,明白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于是不会被舆论和情绪牵着鼻子走,陷入盲目和虚无的陷阱。
当我们为了某个目标而疲于奔命,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
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
自由从来不在外界,而在于内心,真正的救赎,是源于内心的自我救赎。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带给我们的力量。
今天,《肖申克的救赎》已然成为一部励志经典,是斯蒂芬·金最受欢迎的作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