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  结  影  缘  】

放下我执

不再卡住

——向理想主义失败者

致敬的电影《刺猬》

|心然


顾长卫的电影

蕴含一种悲天悯人情怀,

因此观众很轻易被触动。




我从荒野来

要到大海去

远方的气笛已经响起

生活却拦住了我的去路


这首小诗来自电影《刺猬》,是男主角王战团(葛优饰演)写给生活或写给自己的一首诗。

他的梦想是航行到太平洋,但这心愿一直无法如愿。

他因举报船长贪污而被囚禁,因此整个航行他看不到大海。当他从船上下岸后,变成正常人眼中“不正常”的人。为了弥补无法出海的遗憾,他替两个孩子各自取名为海洋与海鸥。

王战团选择用其不正常但独特的生命姿态继续存活,结果他启蒙与改变其侄子周正(王俊凯饰演)的命运。那是另一个在别人眼中因口吃,也属于“不正常”的男孩。

——久违了,导演顾长卫,这是他2024年的新作《刺猬》,改编自中国作家郑执创作的短篇小说《仙症》。

用镜头替他们发声

顾长卫曾是张艺谋多部电影的摄影师,包括其成名作《红高粱》。他处理摄影的角度与触感非常独特。后来他华丽转身执起导演筒,证明了他不仅能驾驭镜头,也具备导演的功力,其第一部作品《孔雀》就令人惊艳,深获好评。

顾长卫电影的特点是:镜头的焦点总瞄准怀有理想主义的失败者,说得准确一点,就是生活被卡住与拦住去路的人。从《孔雀》到《立春》,再到《刺猬》,聚焦的就是此类型人物。前两部的主角是女性,而这部的主角是男性。

他通过影像告诉观众,在大时代的控制之下,无论是男性或女性都被卡住,当然女性被卡住的成分更高,被捆绑的境地更艰巨。于是顾长卫用悲悯的心将镜头转向他们,为他们说话,用镜头替他们发声。

顾长卫的电影蕴含一种悲天悯人情怀,因此观众很轻易被触动。

或许在现实里,被生活卡住的人举目皆是,是多数人的集体经验,很易引起共鸣。顾长卫也让观众明白什么叫运镜,运用镜头好好说故事……相对张艺谋,他比较坚持,坚持用镜头替理想主义的失败者立书立言。

感谢顾长卫,用镜头影像为理想主义的失败者,谱上一首首赞曲颂歌…… 

跨过自己那道难关

电影中的两位主角王战团与周正都被卡住,其实围绕在他们周遭的家人也被卡住,可是前者自觉,而后者却不自觉,于是需要借助他力(神力)来介入,于是请了由任素汐饰演的赵老师(神婆)来为王战团与周正治病,驱魔降妖。

即使被标签“不正常”,王战团选择过自己的生活,虽然他为了家人妥协,择进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但始终属于困不住的飞鸟,最后选择逃离病院,航向不知生死的海洋……或许王战团嘴中一直碎碎念的“太平洋”,只是一个隐喻或符号——象征自由与解脱。

周正也是被卡住,但他有福报善根遇见舅舅,结果从舅舅身上明白“不正常”仅是世俗的定义,他找到了翻转的力量。他反抗神婆,挑战命运,克服口吃,最终上了大学,离乡出国,成为海员,娶了妻子并即将拥有孩子……他是跨过生活大坎的少数幸运儿。

电影带出讯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无需也无法模仿别人,只要活出自己就行,即使活得有些狼狈,别人不理解,没有关系,我们只需与自己和解,只需跨过自己那道难关。

即使真的被生活拦住去路,卡在那里,什么地方也去不了。即使无法勇敢跨越过去,但我们可以学习绕道而行,走久一点,走远一些……

电影里面有句经典对白:当你跨过生活的破坎之后,就不再给万事万物卡住。

从佛教角度来看,众生永远被卡住,只要你有“我执”,就无法脱离轮回,无法走出三界,无力超越生死,永远被卡住。      

唯有解脱,方能不再给万事万物卡住,才能告别一切束缚……



【说电影】——

高分文艺片《刺猬》,感受时代的变迁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