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吉法师和到访的圆光佛學院、佛研所及禅寺的职事法师:见欢法师(右一)、清修法师(右二)、性严法师、性璁法师(左一)及性範法师(左二)在八打灵观音亭的大雄宝殿合照。

圆光佛学院及
佛研所
愿佛正法久住
觅学子续慧命
性严法师真心希望马来西亚和
新加坡两地的僧俗二众弟子
能踊跃地报读圆光佛学院或佛研所。

台湾圆光佛学研究所教务长性严法师趁着受邀出席马佛青庆祝55周年庆典,同时为圆光佛学院和佛研所宣传招募新生,接受本刊的采访。

性严法师在接触大马的佛教青年后,很赞叹他们充满菩萨服务的精神,觉得他们付出的意愿很强,而且也得到很好的培训。法师认为这些佛教青年如果能够进一步有次第地研习佛法,将更能提升个人成长,成为优秀的弘法人才,在活动中注入佛法为马佛青及佛教的开展作出更深化的服务。她打从心里希望马佛青能派员到台湾圆光佛学院或佛研所进一步研习佛法。

性严法师接受《慈悲》杂志访问时说:这次到海外来招生,主要是面对学生来源的瓶颈。

法师分析这症结有几个原由:-


*台湾人口少子化现象

根据台湾国家发展委员会的资料,从1980年开始国民生育率逐渐下降,成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造成少子化的人口问题,新生代的青少年学生减少也影响佛学院及佛研所的学生人数。


*海外生减少

疫情之前学生大部分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印尼、大陆、斯里兰卡等,疫情过后回流的学生没有以前那般的踊跃。


*大学部毕业即画句号

现在的学生也不比以前的学生能吃苦耐劳,坚持至完成大学部毕业后没有意愿继续深造,因此影响进入佛研所继续进修的学生人数。

性严法师感概,以前的青年很好乐学佛,20多岁成群报读佛学院,当时订下的入学年龄是35岁以下,后来改为50岁,现在假如55岁经过口试,健康与佛学知识符合要求者还是有被录取的机会,因此她呼吁有意进修的出家或在家二众弟子,踊跃报考佛学院及佛研所,他们也欢迎想要选修当旁听生者报名参加。


提供三个阶段课程

就读圆光佛学院或佛研所的福利包括从预科班至研究所的学宿费用全免,而且还有生活、医疗等补助金供学生申请。佛学院提倡的是丛林生活,所以,每间房会有数位学生共住,而佛研所为了让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及研究空间,因此提供个人单间的宿舍。

目前,圆光佛学院提供三个阶段课程即预科部,高中部及大学部的课程。预科部主要是为了不懂中文的学生开设,主要的学生是外国人,高中部的课程主要是为了培训学生基础的佛法学识,大学部则是让学生接触各种佛学的课程,让他们广学多闻,为日后报考佛研所打下基础。佛研所则分为研究班及国际研究班,主要是专研佛法,培养学术人才。佛研所的入学条件是单身男女,学生每天一定要参与早晚课,其学历要求是佛学院大学部毕业、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历或有志佛学研究者。

性严法师简介圆光办学的特色是传统丛林和现代学术的结合。班级除了上理论课之外,学生每天都要参加早晚课,简单的出坡作务,开课时会有对老师的礼座仪式,每个学期的开始和结束都有大出坡(整理环境)及念佛或禅修的实践(佛三或禅三),结夏安居,半月诵戒,梵呗教导等。


为佛教培育解行并重

圆光佛学院和佛研所分别坐落于桃园市中坜区的幽静田间,校风纯朴、道风凛然。佛学院分为学院部和校本部,学院部设在圆光禅寺内,寺院建筑古色古香,非常适合预科部、高中部及大学部刚入学的学生熏习佛法;校本部坐落在附近另一片土地上,距离佛学院约10分钟的脚程,主要建筑有校本部、圆光男众佛学馆、圆光弘化馆等高大雄伟的建筑,校本部是高中部和大学部高年级生(二年级以上)学习的地方。校本部对面的佛研所建筑则以唐式大木屋设计为一大特色,樑柱林列,古意盎然,令学人身心沉淀于大自然与宏伟殿堂的交融中。

性严法师进一步指出,佛研所的办学宗旨是为佛教培育解行并重、人格健全的未来优秀师资或学术研究人才,以住持佛教,弘扬正法。在课程开设方面涉及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与大乘佛教:中国佛教、印度佛教,及藏传佛教。为了让研究更致完善,梵文或巴利文、或藏文是必修学分。

有关师资方面,佛研所都会聘请具有学术素养与宗教情操的相关领域老师教授,或在从事某特定专题研究具有经验的专才。

“台湾圆光佛学院与佛研所以中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而佛学院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就因为如此,中文程度不一,学生分为国际班和正式班,像斯里兰卡和越南的学生,他们大部分已经出家,在他们依止的寺庙学佛很久,由于他们来自非中文源流的环境,需要分配进入国际部先学习中文和适应生活习惯。”

“马新两地的学生因为生活文化与台湾比较接近,因此学习比较快,只需要加强语文与佛学深度,在大学部学习1年就可以进入研究所。更加难得的是这些学生有精进学习的精神,因此成绩也不逊色于本地生。

“进入佛研所具备佛学基础是先决条件,所内学习的科目包括汉系佛教、藏传、南传佛教,由于我们汉传佛教的经典是从这些原文翻译过来的,所以语文方面要求学习梵文,巴利文或藏文,任选一科。

性严法师接受慈悲杂志访问。

培育海内外优秀僧才

1981年秉承开山和尚妙果法师办僧教育的理念,如悟法师把“台湾佛学院”复校,更名为“圆光佛学院”。由于办学的成功,以及为了培育更多高级的佛教教育及学术研究人才,他在1987年成立了圆光佛学研究所。佛研所自办学以来,培育不少海内外优秀僧才,住持一方,弘讲经教,或为寺院管理,或为自精进潜修,为佛教界注入一股新流。

“38年来佛研所的成就在国外获得肯定,拥有圆光佛学研究所文凭的毕业生到哪里继续进修甚至申请奖学金都没问题,只是在台湾不能直接读博士班,我们已经向高教部立案,佛研所附属台湾高教部,董事部每年向高教部提呈教案及报告进展,目前还欠一份佛研所正式成立的证书。”

“面对新科技的冲击,佛学院及佛研所一直提升与新时代同步迈进,从开创时期手写作业,后来使用网络资料及至今运用AI工具撰写毕业论文,都不落人后。 AI时代的到来,我们也将开办相关的课程,让大家对其有清楚的概念。我们可以利用AI创作,但是也要作好防范其问题的工作,比如使用网络写论文的时代,电脑有系统能计算出内容只限百分之三十属于网络资料,现在新条规只允许百分之十的内容可以直接使用AI整理的资料。为避免AI在论文上的滥用,我们教务处会把好关,做好必要的防范。”

她说:“早年,一些法师从中国到来台湾驻锡,如星云大师、圆瑛大师等大德,他们都很会讲经说法弘扬佛法,因此,在他们的弘法利生下,台湾佛教在六、七十年代就很兴盛。圆光从早期的台湾佛学院(圆光佛学院的前身)由开山和尚妙果法师开创,第四任主持如悟法师把圆光佛学院复校及创办佛研所,到现任方丈性尚法师都很重视办佛学教育。

圆光佛学院在1981年开创初期的物资福利都没现在那么好,师资少学生多,那时的学生都很用功好学,即使生活比较艰辛,大家相处融洽,互助合作,大多数学生都感恩那段学习的岁月。”

“从圆光佛学院毕业回到各自国家的学生如马来西亚的明吉师父,新加坡的传根法师等人都能独当一面,在当地弘法利生,发挥他们在佛学院所学习到的知识;有些学生经历佛学院老师不够的时期,心里发愿自己毕业后到国外进修钻研更深的佛法学术研究后,把所学回馈圆光成为老师,增强圆光的师资阵容。这些在外面学习后的学生视野更开阔,可以整合所学成为更优秀的老师。可惜现在学生却没以前那么多,面对这样的变化,一番辛苦勤读发愿回来服务的学生心里就会有冲击。“对性严法师来说,她也很希望佛法能通过这些优秀的老师传授出去,让佛的正法之光继续发扬光大。

“虽然现在科技时代,外面很多各类的现代教学,但是社会还是需要像圆光的教育体系,师资经过严格审核,沿袭传统丛林教育,共同把基础教学锻炼得够扎实,培养具有宗教情操的人才,那么我们才能稳当地承先启下又能与时并进。我真的很希望有更多人来就读课程,尤其马新两国的学生来台湾圆光学习,一定会有所收获。”

“我师父如悟法师的本愿和使命就是要办佛学院和佛研所,尤其是僧伽教育,为佛法的传扬,培养优秀的僧众与弘法人员,让佛法得到真正的传承。师志是我志,我当然要继承师父的愿望,把佛学院与佛研所办好,传承下去。”她认真严肃的说。

在参与马佛青大会时期,她发现本地的佛教青年有很强的训练,很努力在弘法与教育方面付出,可是佛学上他们还不够扎实,希望圆光佛学院及佛研所能够成为他们在佛学上更进一步的桥梁。

性严法师在访谈结束前,表示真心希望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两地的僧俗二众弟子能踊跃地报读圆光佛学院或佛研所。

性严法师本身修学于英国Bristol University神学与宗教所博士学位。曾任教小学老师,现任教圆光佛学院教师及圆光佛学研究所教师,並担任教务长一职。教授的课程有英文、梵文、论文写作、佛法概论、汉译大乘经典导读、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十住毘婆沙论和中论。

与性严法师同行的法师尚有:圆光佛学研究所董事会的秘书见欢法师;圆光佛学研究所的资讯组长性璁法师,圆光佛学院学院部的教务组长性范法师;以及担任圆光青年团指导法师的清修法师。


2025年圆光佛学研究所招生

资格:

1.学历:佛学院大学部毕业、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历或有志佛学研究者

2.年龄:出家、在家二众50岁以下独身男女,必须住在佛学院。

  • 报名手续:即日起通讯报名。
  • 证件:二寸半身照片二张、学历证件、成绩单、退伍令、一千字自传
  • 报名费:新台币1000,国外生机票自费,学费全免
  • 福利:研究所提供住宿,提供奖学金供申请,还有医疗补助金
  • 受理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 通讯地址:320桃園市中壢區圓光一路228號“圓光佛學研究所教務處收”
  • 电话:(03)498-4449,传真:(03)498-6980


考试科目:

1.佛学科目:(1) 中印佛教史(2)佛法概论

2.语文学科:英、日文(任选一科)

2025年考试日期:第一次6月21日;第二次:8月30日,开学日期是9月8号,赶不上的学生可以先就读佛学院。


※住宿费与学费全免,并提供研究费。 

2025年圆光佛学院大学部招生

一、理念:以传统丛林教育宏观,结合现代的教育理念,培养健全僧格及义解弘化人才。

二、课程:

  (一)佛学:《阿毘达磨俱舍论》、天台教学、《解深密经》、唯识学、《摄大乘论》、《整理僧伽制度论》、阿含学、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史学方法论、净土学、中观学、《楞伽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戒律学、禅典导读、《大乘起信论》、《瑜伽师地论》、《八识规矩颂》等。

  (二)弘化:寺院行政。

  (三)语文:英文、日文。  

  (四)艺文:书法、佛画、篆刻 等。

  (五)其它:每学期安排法务实习、活动策划、行脚托钵等多元实习课程。

三、修学年限:三年 

四、报名资格:僧俗七眾,不限男女,須住校。

五、考試方式:

  (一)笔试,参考书目:《古文观止》、《佛法概论》印顺导师着

  (二)口試。


2025年圆光佛学院高中部招生

一、理念:透过丛林生活规范及佛法教育,培育具有正知正见的僧众。

二、课程:

      (一)佛学:《佛法概论》、大乘经论导读、《成佛之道》、《教诫律仪》、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六祖坛经》、《金刚经》、

《释禅波罗蜜》、《大宝积经》、《大乘广五蕴论》、《唯识三十颂》、《八宗纲要》、净土学、天台教学、《小止观》、《安乐集》、佛教禅学等。

    (二)语文:英文、日文。  

    (三)艺文:书法、佛画、篆刻 等。

    (四)其它:每学期安排法务实习、活动策划、行脚托钵等多元实习课程。

三、修学年限:三年 

四、报名资格:僧俗七眾,不限男女,須住校。

五、考试方式:

  (一)笔试,参考书目:《古文观止》

  (二)口试。


2025年圆光佛学院预科部招生

一、理念:培养宗教情,适应丛林寺院生活;强化中文以提高研读汉译经论之能力。

二、修学年限:三年 

三、报名资格:

   (一)僧俗七眾,不限男女,須住校。

   (二)外籍侨生能继续升上高中部、大学部者。需要笔试和口試。


外籍生僑務承辦

地址:32053桃園市中壢區月眉裡五鄰圓光一路228號

电话:(+886)-3-2820179/(+886)-9-78733532

电邮:[email protected]

2025年佛学院各部的考试日期:6月21日、8月30日(另外的日期想要报考圆光佛学院预科部、高中部和大学部的学生可以直接联络外籍生侨务承办处的侨务助理协调安排。)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