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 尘 道 场  

布施中的三种思(思为业)


诸比丘! 我说思[为]业,思已而以身、语、意造业。(A.6.63)


布施会增强施者对佛法的信心。布施者相信:布施会带给自己殊胜的果报,面对任何情况不会因吝啬而生起的恐惧和担忧。

喜欢布施的人常快乐。不管是准备布施的过程,还是在布施中,或结束之后,他都是快乐的。特别是每次回忆这种善业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而生起喜悦感,由此得到身心安乐。这是修习施随念可以得到的利益。

布施的时候心是柔软的,没有贪爱、嗔恚及吝啬。这些善业给施者带来心灵的净化(所谓的功德就是心灵的净化),因此常布施的人会得到清净无污染的心,以此善根为基础再修毗婆舍那,就会快速地成就道果。所以,修习施随念是通向阿罗汉的一条道路。

布施中的三种思


前中后思

所有布施的型式都需要三类型的思,即,布施前一刻的思(pubba-cetanā)、布施那一刻的思(muñca-cetanā)和布施后一刻的思(apara-cetanā)。


前思

为布施而在采购和准备的时候,所出现的善思是前思(pubba-cetanā)。你的思必定没有自负骄傲或自私,例如:「我是这个宝塔的建造者,我是这间寺院的捐助者。」等等。当你在准备布施的时候,你和你的家人一定不要放任争吵与不合。一旦你已经决定要进行的善行,就不要犹豫不决。在准备期间,当你感到高兴和快乐的时候,接着你可以有信心地说:「纯洁与真诚的前思会盈满于我心中。」


中思

Muñca意为自愿施舍。因此,当一个人正自愿施舍或给予【过程中】所生起的思,【如】正在做供养食物,当一个人正在做供养给接受者时生起的思,以及依顺序正在做捐赠,当我们说「我供养」的那一刻生起的思,称为中思(muñca-cetanā)。在这中思的当下,如果一个人可以防止稍早提到的不善心态生起,或者避免执着于接受者,或者慷慨付出且不期待接受者任何的回报,则一个人可以有信心的说,自己自愿施舍的思已纯洁地生起。


后思

完成美德之后生起的第三个思,是你做了善行后享有着已实现的祝福。对这善行的实现,你充满快乐,并时常想起这善行且想要很快的再做。这是你后思(Apara-cetanā)的萌芽。

然而,之后你的思可能会被污染了,如果你对捐赠的财物损失觉得不满意,或者如果你曾捐赠寺院给一位住持而现在对他感到失望。然后你可能会思惟着「也许我不应该给了那布施」。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只是破坏了你的后思,而且你会产生不满的不善瞋心(akusala-dosa)。

叮咛:

建造寺院、构筑宝塔等等是非常大的布施。也有较少量的布施,例如:当你供养施舍物或袈裟,或当你提供食物、水等等给有需要的人时。提供很大的布施时, 你可能会遇到来自你本身内在与不善心所的干扰。

因此,如果你计划要执行很重要的布施,你不应该只是自己计划,而且要寻求朋友或有德老师们的忠言良语。只有这样你才能为你的布施觅得适合的接受者。做较小规模布施时,接受者的选择并不是那么重要,即使喂养动物也有其本身的善。行使布施时的重要因素是拥有正确的态度。只要可能就要努力实行僧团的布施。永远不要执着于你打算捐赠的供养物。让你的心中充满为此善举而宣告对施物的完全舍弃。这种态度称为muttacāgī,即脱出或放出。mutta意为不吝惜地分开,cāgī即舍,意为一个人有给予的习惯。所以,所有的捐助者应谨记在心,不要执着于接受者;不要执着于奉献之物;不要祈求或渴望人界和天界的世俗奢华;而只要祈愿成就涅槃的无上福佑。这个意愿会使你成为理想的捐助者。


——迦纳卡毘旺萨尊者著《阿毗达摩轻松谈

图片|永觉长老

欢迎点击 ⬇️
慈悲电子杂志(订阅)https://forms.gle/oVfN3M6bWqYfXanq5 
慈悲网(赞助)https://forms.gle/1n2H61AFfqCGRcXd9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