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 尘 道 场  

慧门禅师以中国禅宗一脉相传的”话头禅”为专长。


慧门禅师:
上百丈山禅堂用功去!

· 郑振荣  摄影·Alex 

图片提供·百丈山国际参禅中心

“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置身在“百丈山国际参禅中心”,

一处如此殊胜的道场实为稀有,

我们被其摄受,

按捺不住, 深深感动。

原来这所道场的背后有一颗直心,

有一颗真心的成办。



慧门禅师为台湾百丈山力行禅寺创始人,深研南传、北传和藏传禅法。

马来西亚佛陀教育基金会”(BuddhaSasanaFoundation)、百丈山力行禅寺联合创立的“百丈山国际参禅中心”(Viriyachan InternationalCenter,也称BSFRetreat Centre),位于雪州乌鲁冷岳。它耸立在绿树环绕的山上,周围是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它从繁华喧嚣中出离,安住于静谧之美。


“打坐的是谁?是谁?”

“百丈山国际参禅中心”的成立是为精进的修者、行者提供一个完善的禅修道场,提供简约精致的住宿和饮食设施,让来访者专注参禅。

中心的建筑设计简约而优美,充分尊重自然环境。低调的木质建筑与周围的热带雨林相得益彰,没有一丝违和感。


“百丈山国际参禅中心”的成立是为精进的修者、行者提供一个完善的禅修道场。

“百丈山国际参禅中心”的建筑物的细节设计充满禅意,例如透视玻璃和挂上竹帘的木质窗户,可以欣赏到外部生生灭灭的自然景象。这种内外融合的设计,拉近了人与大自然的距离。

大禅堂宽敞、简约,具有一种不可思议,安定人心的能量。壮严的佛像安然静坐在禅堂中央,却无处不在,时为修者的见证,时而呼喝 :“昏沉的是谁?”,“打坐的是谁?是谁?”

“百丈山国际参禅中心”设施齐全,拥有宽广的建筑空间,它提供能容纳大约三百人的宿舍,备有八十间浴室,和一个可提供三百多人膳食的厨房和餐厅。它也具备会议室,图书馆,装潢简约雅致的贵宾寮房,僧众寮房,林间小屋,也同时拥有广阔的大自然空间,能让访者和修者行走的森林步道。

“百丈山国际参禅中心”的建筑物的细节设计充满禅意。

无论是寻找灵感,改善身心健康,还是纯粹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都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地方。


与慧门禅师种下深厚师徒缘

“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一处如此殊胜的道场实为稀有,我们被其摄受,按捺不住,深深感动。原来这所道场的背后有一颗直心,有一颗真心的成办。

2002年,圆尚与慧门禅师相遇,种下了他们日后深厚的师徒缘。

慧门禅师为台湾百丈山力行禅寺创始人,深研南传、北传和藏传禅法,其中以中国禅宗一脉相传的”话头禅”为专长。

2003年,适逢慧门禅师到马来西亚弘法,圆尚有幸招待法师和僧众的膳食与住宿。过后的每一年,圆尚也一直为师父和僧众安排膳食与住宿。

“当时,寻找一个适合的禅修场地是很难的。以禅修的空间需求,很多场地总是在空间、设施、环境上有某些不完善之处。”

每一次租借其它道场办禅修营,一众义工们对于后勤与机动安排都得大费周章、劳师动众。他们往往需要自已搬运座垫、厨房用具,和其它的必需品,这一来一往的耗时耗力,义工们虽说是身累心不累,没有怨声四起,但师父们却深感怜惜、甚为感动。

圆尚师兄日以继夜地绘制建筑草图,然后着手带领工人和义工团队动工兴建。

寻遍全马来西亚都难找到一个在空间、环境、设备方面较为完善,能办禅修营的道场,他们为此深感遗憾,故而常常随口发愿,希望能有一座能为一众修行者提供方便的道场。

圆尚师兄分享说 :“要找一处可以为出家众提供方便的道场更是难上加难!”

他深切记得有一次,他遇到一位在深夜里四处找寺庙挂单的出家僧侣,几经敲了几间寺庙的门,都被拒于门外。他为此感到心疼,百思不得其解。他暗暗在心底里发愿,多么希望有一天,能建立一个足于提供方便的道场。

“后来,师父的一句话真正触动了我。师父说四处漂泊推广这几近失传祖德明心见性之法,直指看个话头、疑情顿发、破疑开悟成佛之道,经几年来的努力,我们终归就像浮萍一样,不能扎根!”

当时,慧门禅师已经在马来西亚举办了好多梯次的禅七,可惜的是,信众们四处漂泊,除了一年一度参加师父带领的禅修营之外,却没有一个能够让他们继续用功共修的道场。

慧门禅师的这一句话让他真正下定决心,发愿建立道场。

从小就与地藏王菩萨相应的圆尚,虔诚祈求地藏王菩萨的庇佑,每天早晚课后都发愿“…为延续佛陀法身慧命、为利益一切有情众生、为延续正法永驻、为开创一座能让修行者安心修行之佛教圣地,祈求地藏王菩萨加持保佑,接受弟子的祈愿…”。

在师父慈悲引领下,正式开启修缮以虚空为禅堂、以大地为蒲团、以大德驻锡的清修丛林道场。

慈悲的大愿王(地藏王菩萨)被他的虔诚感动,2013年因缘具足,在师父慈悲引领下,正式开启修缮以虚空为禅堂、以大地为蒲团、以大德驻锡的清修丛林道场。


“一两黄金,四两福”真理

圆尚师兄日以继夜地绘制建筑草图,然后着手带领工人和义工团队动工兴建。然而,每当资金匮乏之际,总会有因缘转变而迎刃而解,师父也慈悲把多年来弘法时的信众供养惠金全数留着给建道场用,紧要关头还从海外调动资金解燃眉之急。

“一个人的愿力是无法做到的。那是撮合了诸佛菩萨的护持,祖师大德与师父的慈悲加被,和许许多多人的愿力汇聚而成。”

圆尚师兄坚信“一两黄金,四两福”的真理。他相信自己只能有一两黄金的福报,故把“超出的黄金”转作福德。若没足够的福报衬托,“超出的黄金”还是会从其他方面(例如病痛灾难等)流失。

中心的建筑设计简约而优美,充分尊重自然环境。

想 看 更 多 ?

欢 迎 订 阅 《慈悲》118期

阅 读 全 文


欢迎点击 ⬇️
慈悲电子杂志(订阅)https://forms.gle/oVfN3M6bWqYfXanq5 
慈悲网(赞助)https://forms.gle/1n2H61AFfqCGRcXd9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