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各种乡音以及背后的文化似乎是构成他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参考系,迁移,扎根,寻根,自我认同,全部纠缠生长在一起,形成了张吉安的表达。

 慈悲专题 


吉安家因为文物太多,

为了保护它们,不宜开火煮食。

至今只能烧开水。

你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烟火味的家,

有着极端烟火的故事。


·

专访欧芙伶

图片来源网络

·



和原生家庭做一个修复

“我在神庙长大,我又是一个从小到大不是太执着信仰的人,也是家里唯一一个很少拿香的孩子。后来念了电影,念电影时我又学剧场舞蹈、舞台剧,我就把父亲“跳童”的仪式变成艺术。我用艺术的方式去接纳它。”


吉安的父亲年轻时中了降头。高人将他医好但要他帮忙更多的人。所以吉安的童年是在神坛每天有人问事氛围里长大。“我父亲中降头痊愈之后我家就变成神坛,父亲为了满愿变成乩童,我家客厅就变成作法事的地方。”


吉安共有四个兄弟,两个哥哥一个弟弟:“我是家里面成绩最好的,家没有变神坛之前,我们就在客厅做功课。客厅变成神坛之后,爸爸要帮人医病解降,孩子都被赶进一个小房间。我们就躲在房间读书做功课。很狭窄的一个空间。”吉安觉得本来有一个正常温习的空间忽然被剥夺了。“那时候蛮生气,开始不想回家。后来觉得逃避不是办法,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储钱买了一架小型录音机(walkman)。那年从六年级升初一,每天就拿着录音机到学校,把课文读诵录进卡带。每天晚上都有人来“问事”,父亲在客厅做法事或解降头的仪式很吵,这时我就躲进房间戴着耳机听我自己的声音。当时觉得至少我不要听到父亲念咒语的声音。慢慢每天录一点变成日常。”


“家外面是一片稻田,那时很喜欢写日记,每天都写,心情好,心情不好,有了录音机之后我就“录”日记。


我家附近的稻田收割时的声音、蛙鸣、水流动的声音、风声、雨声。常躲在家后面那棵树,对着稻田开始自言自语,后来变成有声音的日记。”那是最早的有声书。吉安很得意自己的杰作:“那时候喜欢听广播节目,就开始模仿广播员的声音,自己不断的摸索。”


“卡带越录越多,卡带录完还偷父亲老歌的卡带来翻录。“录好之后我在想应该有一个名称:不如就叫《吉安考古》。我当时想考古的意思是今天录的明天就成为过去。就像考古一样。”非常的有成就感。

张吉安与《五月雪》两位主要演员——台湾歌手万芳、舞台剧演员蔡宝珠。

因为有了一台小录音机,生活变得有趣多了,每天放学就把各种有趣的声音录下来。”乡音考古,安全考古地带,一直沿用至今。


回忆起当年,吉安曾经非常抗拒家里变成神坛。“长大寻思这毕竟是自己的原生家庭。无法选择就慢慢接纳。可能是我接触文化艺术之后心胸宽阔了。后来也慢慢接纳父亲。也懂得比较正面的去看待。父亲毕竟也丰富了我的生命和艺术创作,以及民间文化的养份。”


“我以前和父亲的关系并不好,我肯定不是传承道业那个人。我父亲也知道我不会传承他的事业。而且我也没有特殊体质。也没有感应。我比较喜欢用艺术的方式来呈现一些未知。”


千金难买少年的经历。后来他把这段经历拍成电影《南巫》。“拍电影需要民间资料,我就请教父亲。父亲希望我拍一些跟家里有关的故事,戏里我父亲和母亲的名字还有我的名字都是真实姓名。故事内容很多都是我家里的故事。只是后面部分是当地采集。”


安深刻了解到“当一个人长大之后,也是时候和原生家庭做一个修复。”


拍《南巫》的时候,是他最困难的时候。他把储蓄都放进去,都不够。还需要融资。“我很少想到放弃,我从小到大常常失败,就是没有一件事情很快就成功。可能做上两三年。我很少求人除非那人愿意帮忙,所以很少会想到放弃。”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得父亲其实是很爱你们?

《五月雪》电影剧照。

“我稍微长大有问过他当年为什么要当乩童?他告诉我有一个师傅医好他(解降)并告诉他,如果家里有人中过降被治愈后,陆续可能也会有其他家人会中。这个降头被解之后那个施降者会寻找第二个或第三个。”师傅并告诉他:如果你想还愿,师傅愿意授徒,你可以帮助其他人解降,同时又可以保护你的家人。我虽然不喜欢家里从此变成神坛。但是从另外一个观点来看,父亲也是为了保护他的家人。这是很单纯的希望。父亲觉得还愿同时可以帮助人家也可以帮助家人。所以我不能用太过科学太功利主义的想法去定位他的选择。”


“不论我相信与否,父亲是用他的角度来保护家人。我于是慢慢理解父亲。


“当然我也会这样想,如果父亲没有当乩童,我也不可能有这一把声音。其实小六开始录音这是很好的基础训练。慢慢把比较浑厚的声音锻炼起来。i华语也越说越标准。”


用二十年来拍下半生电影

《南巫》有一些长镜头,慢而安静。我特别喜欢。“我的创作和我的生活一样,向来慢。我不喜欢太快的东西。说起成功。他说他的成功不是忽然的。


他说:“坚持到最后才看到希望。不是有希望才看到坚持。”


“我做事情比较慢,感觉时间还长。2000年电影系毕业,我到了四十岁才拍电影。漫长的二十年,基本来说是闭门苦练。很少人会看到你用二十年的时间努力去做采集、看书、还有到处去推广艺术文化工作、包括看很多的电影、办很多的放映会。


很多人看到吉安拍第一部电影就获得金马奖最佳新导演,还有受到国际的关注:“二十年的装备和“修炼”才开始拍第一部电影,其实这时间有点长。自己在默默努力时没有人看到,一般只会看到结果的那一霎那。


左为万芳、中为费里尼御用编剧卡瓦佐尼及张吉安在《第80届威尼斯影展》。

民间文化和乡音采集就是我在电影里会用到的题材。都是经过长期采集,把它变成故事。其实我想说这样的努力,在他的电影里,其实是被看到的。


刚在台湾举行首映,由大马晟创娱乐主要投资,获得九项提名的《五月雪》,也有一个老戏班的角色。电影里的道具就是当年从茨厂街收集,后来成为这部电影的素材。


谈到电影,他说:“我是用二十年来拍下半生的电影。过程留给自己,成就留给他人。”


吉安今年45岁,问起他的下半生。他说他的下半段人生就是把之前采集回来的材料煮成一道道的菜。”


“我的家就是一片“菜园”。我喜欢在家里写剧本。哪里都不想去,写到一半想起来去某个柜子翻书,去电脑翻一下资料。或者采集过的某一个录音找灵感。”


吉安家因为文物太多,为了保护它们,不宜开火煮食。至今只能烧开水。你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烟火味的家,有着极端烟火的故事。


我想起他说的:“在不合时宜的年代,总要有人做不合时宜的事情。”


为艺术而慢,为艺术热泪盈眶。


这一天在他的工作室,缓缓说着如今已成为他创作的养份的前半生。


时光在这刻也变慢了。


——《全文完

张吉安2022年带着讲述大马妈姐故事的《金兰荖叶》再度叩关金马创投,一举夺下金马创投百万首奖,将100万台币(约14.6万令吉)收入囊中,电影女主意属香港女星罗兰。

欢迎点击 ⬇️
慈悲电子杂志(订阅)https://forms.gle/oVfN3M6bWqYfXanq5 
慈悲网(赞助)https://forms.gle/1n2H61AFfqCGRcXd9

想 看 更 多 ?

欢 迎 订 阅 《慈悲》118期

阅 读 全 文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