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暋法师认为学习茶道的过程宛如禅修,需要专注力。
| 封 面 故 事 |
制心一处
处处皆禅
——访有暋法师谈京都与禅修
·
文|普向 摄影|郑振荣(部分照片由作者提供)
·
那个周日有点像“回娘家”,从捷运站下车,穿越马来同胞集中的秋杰路巴刹,来到鹤鸣禅寺——那是我第一次听闻出家人弘法的地方,改变了之前对佛教等同民间信仰的错误看法……后来生命遇到碰击处于低潮,在这里开启了学佛之路……而这回的到来,是为了出席一场有关京都与禅的新书分享会……
该新书分享会推荐的是法鼓文化出版的《京都有禅》,作者是有暋法师,这回是第二回见面。第一次的见面在2017年,当时还在《南洋商报》任佛学版编辑时曾访问他,那年法师刚到京都求学。一晃眼,7年过去,法师现已回国准备博士论文。
现回首,真的是,一切皆因缘。
首先询问法师新书的书名,为什么取“有”禅?这与佛教的“无”是否有点违和?
法师微笑回复,“无”的确是禅修或佛教的终极目标,但在现实层面很难操作,因此汉传佛教才会说“妙有”。“我们一定要从‘有’的层面去开展,站在‘有’的立足点去理解‘无’,如此才不会有矛盾冲突。通过禅修可以打破很多既有的观念偏见,慢慢通向‘无’的体验,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剥开,所以要先从‘有’下手,因此书名取 ‘有禅’”。
询问法师出书的因缘,以及当初展开书写的初心?
法师表示当初台湾《人生》杂志向他邀稿写专栏,他特别喜欢该专栏的栏目:世界佛教村。“在马来西亚长大的华人有个优点或特点,国际观比较强,对多元化的东西比较容易接受。该专栏给我很大的发挥空间,无论到哪个国家或哪座城市,都可以书写。”
当初书写的初心是想通过文字当桥梁,让不同背景的文化获得融汇贯通化与交流。“我从一位马来西亚法师在日本留学的角度来书写,写了逾三年,每个月一篇,其实共有三十多篇,最终经过出版社一番筛选,才结集成书。”他蛮感谢这段从书写到出书的因缘。
很有喜感的主持人有哲法师(左)与作者有暋法师是最佳拍档,整个新书分享会很活泼灵动。
文字带给读者画面感
我是在年少时读三岛由纪夫小说《金阁寺》对京都产生遐想,身边众多朋友则通过影像迷恋上京都,哪师父又是什么因素远到京都留学?
法师缓缓的回想:“我那时在台湾法鼓大学读书,知道日本教授船山徹专门研究‘汉译经典’,这是我特感兴趣的领域,因此就决定到日本来学习。”他坦言之前对京都完全没有概念,过后才知道京都是很多旅人的圣地,他失笑:后知后觉。当时的有暋法师完全不懂日语,而京都大学是一所国际知名学府,录取学生的标准非常严格。法师最终成功被录取,这证明了法师应是“学霸”,具备优质超强的学习能力。
师父分享其修行的主轴是禅修与正念,经常保持觉察,而这一切皆离不开生活,生活的一点一滴其实都可成为禅修的助缘。“其实禅修离我们不远,门槛并不高,只要日常生活多一点留意与观察,就可以把禅修带进生活里。”
法师喜欢摄影与文字书写,如何处理两者间的差异?
他表示虽爱摄影但不常拍照,有感觉才拍,很随心随意。摄影作品多刊载在脸书,文字只作配搭,都是短文短句。而文字书写会比较长,他不太喜欢或适合写理论式的文章,爱书写较感性抒情的文字。“我希望文字能够带给读者画面感,书写后让读者自行去解读解构,这有点类似禅宗讲的‘疑情’,蛮有趣。”
至于读者的反应与回馈,分正式与非正式两种:前者通过杂志留下感言,后者则是脸书的留言。他获得《人生》允许会将专栏文章转载在脸书,往往会收到读者的回馈。他提到曾有位读者在脸书分享,在心情最低潮的时候,由于看了一段他的文字,而找到站起来继续前行的力量,这令他很感动欣慰。“只要有一段文字能触动读者,我就觉得找到了书写的意义!”他觉得文字确是一把刀,一把锋利的刀,是很好的善巧方便。
因高压而盛行躺平的年代,现代人流行 “小确幸”,法师自身有一番解读:
“个人从佛教角度来分析,小确幸或是对身边的小事小物珍惜,对所拥有的东西感恩,这也是一种好的心态,无需刻意去追求什么。”他分享刚去日本时,因为学业繁重,所以每次出门都戴耳机,不断大量吸取讯息。有一次他放下耳机,学习放慢脚步,细心聆听车声水声人声,好好看周遭景色,才发现他所居住的环境竟是如此优美。“当你放下妄想妄念,当下的美好就会展现,这或是所谓的‘小确幸’,无需刻意四处寻找,就如本来面目,它就在那边等候你。”
法师在日本花了两年学习茶道,他提及日本茶道非常严谨,分很多等级,他谦虚表示只是对茶道有初步的认识。他认同“茶禅一味”,学习茶道的过程的确宛如禅修,因需极度的专注。“我带课程时也常用茶道来接引学员,在中午休息时会来一场茶道的体验,播放一些空灵的背景音乐,配合静坐,的确能达到放松减压的效果。”法师也会花道,因茶道与花道可互相配搭,相辅相成。
法师继而谈到日本的“侘寂文化”,他表示喜欢这种美学态度。“自然不造作,接受无常与残败,在不完美的事物中发掘意义与美丽!” 他表示在日本多年,感觉到日本文化深受佛教影响,日本人的生活习俗或谈吐用词都具浓郁的佛教气息。
唯识“五遍行” 通过生活体验
谈起弘法利生,法师日后会选择用哪种方式接引信众?
他个人修学偏向唯识学,长期研读唯识。“其实唯识就是佛教的心理学,重视心的部分,就是所谓的心法。可是一般人对唯识的感觉是深奥难懂,因里面有太多名相。”
他觉得弄懂唯识很适合运用在心灵疗愈,因现代人面对很多心理与情绪问题,需要一些心灵疗愈来引导,但网络上有很多所谓的心灵课程,其内容与品质颇令人担心。“我觉得佛教本身就拥有一套很好的心理学,可好好善用,通过生活化与现代化的方式来引导信众去面对情绪的干扰,去观察与探索感受的心法如何形成?属于哪一类心所?确能减少情绪的干扰。”
法师以实际经验分享,唯识的“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其实都可通过生活来体验。
“我曾叫学员将日常生活拍下照片,然后每张照片用三种颜色来画圈圈,三种不同的颜色代表三种感受:喜欢,无感与讨厌,然后叫他们分享当中的感受。”过后他告诉学员,他们已经实践了五遍行的作业。
“当动了想拍照片的念头就是‘作意’,眼睛开始注意是眼识,就是‘触’,过后衍生的感受就是‘受’,然后开始有了想法就是‘想’,最后产生喜欢或不喜欢的判断就是‘思’,这整个过程就是‘五遍行’。”因此他教导学员回家后将生活所碰到事情或感受,都用这五种方法去思维,就会慢慢不被事物或情绪所干扰。
“有时候办禅修或静坐课程,门槛太高,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尤其是佛教外围的人,所以须用一些较年轻化,现代化与生活化的课程来接引年轻人。” 他表示明年会出国,去不同的地方参学。“去国外修学很重要,可以把新的元素带回来,再加以调整,以适合本地信众的需求,不同年龄层以及不同教育背景,有不同的需要,这是我将来度众利生的重点。”
法师透露私下曾许下心愿,将来的目标是希望能让七八十岁的老人家都能够听得懂唯识。
新书分享会推荐的是法鼓文化出版的《京都有禅》,作者是有暋法师。
有暋法师在日本用两年时间学习茶道,对茶道如何与禅修连接很有心得。
想 看 更 多 ?
欢 迎 订 阅 《慈悲》122期
阅 读 全 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