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监狱经  

监 狱 经 之 离 别 篇

不顾一切求心安

当我觉悟到要去照顾一切时候,

才体会到顾及他人感受是件美好的事。

他这样告诉我。

一直以来他自认自己能看得开,得放,更自认自己非常的洒脱。在他脑海也只有一句年青有本钱,何处不能安。连妻儿都能的他,还有什么东西不能放的?

不曾面对过死,他当然不会想到自己会被关进死囚室。他想起未进监狱时,那种不顾一切、只会不断满足个人欲望,不理会身边人感受的暴戾。如今被判死刑了,这不是一梦,而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他的生活开始黯淡,心情也陷入难以受控的恐慌和失落,好比一个徘徊在生命边缘的无助者。

于是他绞尽脑汁不断思索有谁能打救他,可是朋友个个都自身难保,更现实的是当他被捕时他们都成了陌路人而逃之夭夭。当他体会到现实的残酷时,他开始愤怒咒骂那些人没有良知,他对朋友绝望顶透。这时他想到双亲,心情又懊恼又后悔。

若父母还健在,相信他们会好好对待他,只恨自己当初对父母太绝情,没有考虑他们的感受,但一切已太迟。现在唯一能帮助他的人也只有妻子,回想起以前抛弃她,也留下一笔钱给她,相信会有一点希望。

10年前他入狱那天妻子曾带着儿女探望他,也仅有那么一次,从此就不再出现。相隔这么多年,自己也不知妻儿的下落,这线希望很快被现实所粉碎。

受困囚牢,他的内心在呐喊,死亡的惊恐不停地吞噬着他。他不停质问难道这生就毁在自己手里?这回才深深体会到什么是因果报应。不顾一切的作风就得去面对他自己不顾一切的回应”。

如今他只希望这生能见到妻儿,就算死也嗅目,他不敢也不能求他们相救,只想在妻儿前求忏悔。若是妻儿不念亲情的话也不怪他们,因为这是自己必须承担的后果,是佛陀所说的因缘果报。我觉悟到要去照顾一切时,才体会到顾及他人感受是件美好的事。

缘 生 缘 灭 不 随 境 转

这份醒觉是他在体会因果后才转变的,因为这样他的言行举止也随着改变,当然更得到囚友及狱官的赞叹。善心的散发,令善的助缘也接踵而来,无意中他联络上妻儿,善心人将她们从槟城带上加影监狱来探访他。

这次因缘和合的相见,妻子接受丈夫忏悔,设法寻求管道助他出狱。他终于心安,这个善缘更加强他的心里转变,坚信因果道理的不变迁。

那天他的妻子来找我,希望我能给他传达消息:「假如有一天奇迹出现,我丈夫得到元首宽赦而出狱,我是不会跟他的,但我可以把孩子还给他。」她说:「因为这10年来,我的心已转向另一个人。我很高兴看到他的改变,可惜一切都太迟了。」事到如今我还没告诉他真相,因为怕他承受不了打击。

再说宽赦令一天未落实,随时都有上吊的可能。

最近传言他有获得宽赦的机会,不过他也没期望什么,因为他知道即使获得宽赦,自己还须承担因果。

提到妻儿时,他说:我很安心,会好好珍惜。不过佛说一切得看因缘,更要随缘,别在任何因缘变化中再造恶业。听他这番话我也稍为心安,凡夫终究是凡夫,需要时间慢慢接受现实,所以我还是没传达他妻子的告白。

 

总结

不顾一切的行为最易伤人。许多时候伤害了人蒙然不知,还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若人想到伤害他人是件残忍的事,就会害怕再让人受伤害,因为因果业报的牵连终须自作自受。

法句经道:

恶业未成熟,愚人思如蜜;恶业成熟时,愚人必受苦。

恶业未成熟,恶者以为乐。恶业成熟时,恶者方见恶。

又说:

现世此处悲,死后他处悲,作诸恶业者,两处俱忧悲,见自恶业已,他悲他苦恼。

现世此处乐,死后他处乐,作诸善业者,两处俱受乐,见自善业已,他乐他极乐。

欢迎点击 ⬇️
慈悲杂志(订阅)https://forms.gle/oVfN3M6bWqYfXanq5 
慈悲杂志(赞助)https://forms.gle/1n2H61AFfqCGRcXd9
Whatsapp询问 www.wasap.my/60166671962/

文 / 开 照 长 老

开照比丘,196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怡保,于1987年在槟城洪福寺出家,再到泰国受比丘戒。1987-1990就读于马来西亚佛学院。现任马来西亚沙巴寂静禅林长老团成员,并身兼新加坡护法苑的宗教导师。

1988年开始走入木寇山槟城的监狱,与囚犯谈话、讲经。四年后,在一群死囚的要求下,他来到了加影。每周一早上九时,他将准时出现在加影监狱。在几十年的监狱弘法,他的慈悲不知软化了多少身陷囹圄,手脚戴着重重镣铐的硬汉子,进而皈依佛教。

开照法师除了到监狱弘法, 也常被邀请到国内各大专院校主持佛学营及举办静修营、禅修营、护法营、短期出家体验营, 渡化青年学佛。他的连珠妙语源于他的慈悲和智慧的修持,更来自他非凡的关怀人间的丰厚阅历。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