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是我闻监狱经 |
等到白了头
去欧洲前,探望这位美藉死囚
三个月前的他,头发乌黑,朝气蓬勃
结束了欧洲旅程、约定相会
三个月后的他,白发满头,消瘦苍老
是有点令我受惊
他说:
唯一的动力即是“希望”,日夜挂在心里
没有十足把握也要去“争取”
这两种心情一直交战着他的心
夜里不能眠,日间心不能静
找事忙,找人谈
通过“忙”来逃避这两种矛盾的心
十多年,一次次的上诉,法庭不理
一望再望,他说:感到疲惫,力不从心
被关起来无法和家人相聚
日夜牵挂,独坐独卧
面对四墙,隐藏在心里,
冷暖自知,苦不堪言
一头白发,蒙然不知
这可以理解他的心情
他不否认神有不可思议的奇迹
但他更相信佛法因果观的公明
法外人情不是不可以
祈求宽赦才是正确途径
还得看我与州长的因缘
若无缘也无怨,但并非心能舍
他这份信念与坦诚
敬佩
求不得苦,写在他的脸颊
爱别离苦,害怕这一天的来临
只恨当初一念之差
四墙被保护,心是被困住
日夜交战未止息
感受到他的痛苦
他说很无助
倾听的我,无言面对
这可理解一头白发的心情
◆
犯错就在一念间,清理内心要长时间
堕落也在一念间,回头己没时间
对死囚而言,苦不堪言;
对世人而言,还是诸多意见
这就是人世间的恩恩怨怨
共业一再牵连
如何去面对爱别时,能舍
他清楚这是他要学习的功课
觉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纵使像犯下滔天大罪的死囚
只要心肯转念, 都有可能走向光明
当面临滚滚的业流,会承受不起
层层的业习在左右,有心也无力
可以理解
监狱囚禁着他的身体
身体囚禁着他的心灵
还伴随着烦恼及业习
心囚禁在刑期的记忆里
那一道道的枷锁, 还有那藕断丝连的亲仇
挣扎着求生与再生的迷惑
质疑旧有信仰的指引
让他白了头也快迫进心死的世界里
◆
引导他转念的禅修方法
让他看到整体有次第的一套指引
单一方法,他无法入心
多种的转念,不同的方法
犹如不同的虊对治不同的疾病
不同的烦恼有不同的调伏
让心转向不同的导引,增添心不再孤寂
犹如,健康身体不只是服药即可以
激起他当下此生,明日与来世的信心
但不改变他的信仰
对治与调伏,令心安稳,心得无畏
他说这就是他所向往、需要的
◆
一旦经过转念的训练
养成习性的转向,确定今世来世的牵连
犹如卫星导航,一旦有了定位
起点会有信心
过程不断的调整,点点滴滴都成为过去
不执取
再说,转不转念始终会面临爱别的一天
没有人拥有“死亡的豁免权”
不如转转念,让自己也令生命多一点不同的经验
生命不枯燥,也没白来这世间
监狱也没白白渡过
一旦死亡的到来,爱别的出现
心不会迷失方向
有了方法与目标
旧的不舍,新的不会出现
他说他愿意学习
告诉他
一心不能二用,关键即在转向的专注
那怕只是一分一秒
口记五大技巧转向的训练,它是互动影响
随时切入,还可以各别互换,令心安住
1、将心投入,把心安置在禅修方法上,并决意不转移目标
2、维持在同样的目标,持续无间断的审察
3、鼓励,培养对目标的兴趣,令心欢喜再生起
4、享受那点滴带来宁静之快乐
5、持续紧密地观察同一目标,也只有一个目标,如保养胎一样
转向之前必舍下这一念,才能导向
只见相续,不允许您执不舍
如在山溪边洗手,不可能洗同样的水
水在流,一切在变,只有相续,没有停留
一旦养成习惯,将心安置一处,随伴宁静心而来
一旦养成习惯,如实见生灭、相续的无常性
不落入期待,心则无碍、无挂便得自在
他说他会从这方面努力
过客的我, 他知道我不会久留在美国
问僧何日再来,约定再相会
与他分享,把每一天见闻接触视为过客
减少自我干扰
对这身体亦如是,又何来太多的执不舍
若不,苦了自己,还与身体过意不去
离开前,幽默他一番
这次白了“头”,下次来要白了“眉”
留下“洁白人生”,多好
文 / 开 照 长 老
开照比丘,196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怡保,于1987年在槟城洪福寺出家,再到泰国受比丘戒。1987-1990就读于马来西亚佛学院。现任马来西亚沙巴寂静禅林长老团成员,并身兼新加坡护法苑的宗教导师。
1988年开始走入木寇山槟城的监狱,与囚犯谈话、讲经。四年后,在一群死囚的要求下,他来到了加影。每周一早上九时,他将准时出现在加影监狱。在几十年的监狱弘法,他的慈悲不知软化了多少身陷囹圄,手脚戴着重重镣铐的硬汉子,进而皈依佛教。
开照法师除了到监狱弘法, 也常被邀请到国内各大专院校主持佛学营及举办静修营、禅修营、护法营、短期出家体验营, 渡化青年学佛。他的连珠妙语源于他的慈悲和智慧的修持,更来自他非凡的关怀人间的丰厚阅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