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  一  世  界   


知识之光


不分好坏忧喜,

所有的发生与存在,

都是知识。

 

“知识”两字,人人都懂得,比如“这方面的知识,那方面的知识”,这样解释,也就是对某样事物有一个“懂得”的意思。

不过近日我对“知识”,却又想到更多一些些。

“知”,确实就是对一个以前不知道的事物现在懂得了,也就是知道了,不过,对于“识”,我个人想法是,它肯定比“知”还要稍微多一点点的意义。

我觉得,这个“识”,是在知道之后,除了知道是否还会给我们一个属于自己的判断、感受或想法。

也可以这么说,“知”可以只是对客观现实的理解,比如光的速度可以每秒向前30万公里,知道了这一点,就是知道了这个现实。然而“识”,我个人觉得应该还有多一个层面。这个“识”是知道了之后,这事物在我们意识里该还会有一个反应式的反映。懂得了现实,是客观的,从这个懂得里所产生的反应与想法,其实是个人的。

AI现在流行,而AI直至目前仍然是人类给它“喂食”知识的,我们叫这个做“数据输入”,虽然以后不知道它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至少目前AI这个人工智能——也就如其名称人工智能——是人工的,因此也肯定是被动的。它至少目前仍无法比拟人类,因为人类不仅有“知”,也还拥有“识”。

或许你会说,人工智慧也有识别能力,但这个识别功能,是人类安排给它的。

只有人类能够拥有这个对知识的个人反应及反映能力。也因为人类能有这方面的辨识力,所以我们才可以驾驭知识。这是极为重要的,大至整个行星文明的前途,小至个人思想境界的超越,都离不开这个驾驭知识的能力。

以前人说“学海无涯”,更开玩笑说“回头是岸”,其实无涯的就是知识。在这偌大存在里,无尽无垠都是各种知识,知识不是白米不可能煮成饭,但知识却比白米更为重要,因为各种知识交汇融合,其实就如一面无边无际的大网,每一处单独的网线都会有与其衔接的脉络,不仅是唯物的,不仅是唯心的,它们互相融汇贯通,人类只能从各方各面的客观知识里找出自己应该如何去应对,那么这个文明才能发展下去。当然,也不是每个人对这个“太过巨大”的话题感到有兴趣,更多人是觉得“人生苦短,何必懂得那么多来庸人自扰”,没事,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对每一趟自己的生命都能有不同的想法与活法,就算石头再无想法,石头也一般能有自己的存在。

但,假若你是一个喜欢知识的人,并且喜欢从知识里进修自己的思维能量,那么虽然知识不是白米饭,但你也会感觉自己有一股实实在在的生命充实感。这个充实感,来自对知识的理解及辨识,而且能够再进一步,能让自己的精神领域去到水平式扩展,或是垂直式提升。当一个人的领悟力提升了,人的生命虽然活在三维世界里,但心智却能去到更高的维度。

你看过天文学家或物理学家的访问吗?你听过量子数学家对量子不确定性的看法吗?你听过费米悖论吗?知道地球磁场最新的信息吗?整个宇宙,其实就在你候车时的头顶上,你对自己整个存在认识了多少?

没错,知识就是光。

从我们每一回再次茹毛饮血重新开始文明的时代开始,是的,不仅是这回,是每一回的开始,与我们人类结伴同行的就是知识。人类只有拥有它,理解它,消化它,利用它,才能每一回再次撑开全人类的思维,开拓每一回的文明,并且让人类的心智变得更为豁达,人类的群体情志也能更为理性及健全。是的,苦难与厄运,那也是知识之一种,这些也都要从其中有所学习的,其实,不分好坏忧喜,所有的发生与存在,都是知识,并且都是难得的领悟。而我们的存在,其奥秘,其意义,或许也就是在知识与人类灵性碰撞后产生的火花里。

在那个火花的光芯里,或许就有答案。

\ 图 与 文  吴 伟 才

吴伟才,全职作家,以小说、散文、杂文、诗、

游记等文体发表过不少作品,

其中尤以游记风靡不少读者,

并掀起一阵年轻人的自助旅游热。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