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亲 近 善 知 识 】
·
净空长老: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對於今年的期望,净空长老希望馬來西亞能認真學習聖賢的教誨,領導者與人民相互愛戴,做個好榜樣,把國家帶起來,而宗教團結方面,目前已有了基礎,現在則要動起來,繼續發揚光大。
摄影、专访|廖德来

净宗学会创办人净空法师,是许多国内学佛者的启蒙善知识与导师。早期的学佛媒介平台有限,没有现今网络视频的普及与发达,大家只能藉着法师免费结缘的法音光碟与书籍,或亲自聆听法师讲座的开示,才能汲汲吸取佛学知识,开启学佛的道路。
近年来,法师常受邀前来我国进行弘法利生的工作,对不同的众生演说相应的法门,对为政者叙说正见之道,对工商者述说正业之道,对修行者讲说正精进之道,对媒体工作者分享正语之道,大家都能从法师的微言大义中听出法味,受益良多。
在今年1月份,法师前来我国静养,也抽空面见同参道友,向大众讲经说法,以及接受媒体的访问。
宗教运用得当能平天下
有关现代宗教与教育的理念,法师认为,这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所谓的“宗”有主要、重要和尊崇的三个意思;“教”有教育、教学、教化的含义,宗教是人类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和尊崇的教化,以仁慈博爱为根本、以伦理道德因果为枝叶、以戒定慧为花果,以觉了诸法实相为究竟。
“每个宗教教育包括伦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和圣贤教育,要是人们运用得当,对治国平天下有很大的帮助,但这些教育需要回归讲经讲学来延续,如同释迦牟尼佛说法49年,这样的精神很需要被恢复。”

而法师也以身作则,讲经说法已有58年,至今仍不倦地四处弘法,到处广结善缘,散播菩提种子。
在法师眼里的“平”天下,指的是平等、真诚、慈悲心看待所有的众生,平等对待不同的国家、宗教与族群,彼此和睦相处共存。
汉学院复兴文化精髓
在这动荡不安的世间,法师觉得安定人心的有效方法是通过教育一途。纵观目前世界的主流教育趋势,多数以急功近利的教育作为主导,舍弃了人的品德教育,导致现在的小孩不懂得孝顺父母,学生不知道尊敬师长,尊师孝亲的理念逐渐遗落了。
亦是马来西亚汉学院名誉主席的他认为,圣贤教育教的“孝”和“敬”是根本理念,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一段昌明盛世,其原因归于有一套良好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但是民国建立以后,就摒弃了这些教育理念,反而全盘西化向外国人学习,把祖宗5000年的中华文化切断了。
为此,他希望通过在英国和马六甲的汉学院,培养有兴趣者前来认识与理解文言文,并从丰富的中华与宗教经典中,找回这些古老且通用古今的宝藏与智慧。
他透露,目前世界闻名的牛津、剑桥大学等单位正与汉学院进行协商,联办名人讲堂等活动。

圣战是战胜自己的欲望
近来恐怖袭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部分回教组织利用圣战名义,号召信徒进行恐怖袭击,法师说,这是他人利用宗教热忱达到自己的欲望与目的,而圣战的真正意义,是战胜自己贪嗔痴的欲望。
要如何解决恐怖袭击的思想蔓延,前首相敦马哈迪曾就此请示法师的意见,法师回应说只需选出10个人通达《可兰经》,让他们每天在国家电台宣讲1小时,半年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至于最恐怖的事情,法师认为核武战争将导致世界同归于尽,而现在地球所储存的核武资源,可毁灭地球达100次,毁灭的力量非常可怕。
“若各国把国防的巨额预算与开销省下,此款项可运用在三方面的福利,即从小学至博士的教育免学费、国民享有免费医疗和创立老人乐园,让老人晚年享福,这样地球就会变成天堂。”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有念佛法门、持咒法门等,在众多法门中孰较为殊胜?法师引用《金刚经》表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只有人们精进修行,一门深入就会有所成就。
别有居心人士利用善心人们的善款进行欺骗的恶念,导致社会对待慈善人心冷漠,法师说,这是“善中藏恶”的行为。法师自言一生行善,人生快乐无比,从没怨恨他人,也没做对不起他人的事情。“别人回报我,我一笑而过,没有放在心上。”

法师认为,媒体从业员需以谅解、客观、同理的角度报导正确的资讯,因为媒体是社会的导师,倘若媒体都如此,这样就功德无量了。
国运在人心
法师说,国运操纵在人心,只要执政者一心一意为国家、人民、世界的和平谋划,不为个人名闻利养,加上人民与政府相互合作与信任,一有问题就以圆桌方式坐下协商,国家就会和谐兴旺。
对于今年的期望,法师希望马来西亚能认真学习圣贤的教诲,领导者与人民相互爱戴,做个好榜样,把国家带起来,而宗教团结方面,目前已有了基础,现在则要动起来,继续发扬光大。
净空法师的侍者胜妙法师补充表示,我国华裔理应“不要抱怨,要体谅,心量宽大”。“本地华裔虽遭受各政策不公平的待遇,但华人若还能有体谅和包容之心协助巫裔同胞,此举将会令人感动。”
询及国人面对种族挑衅课题时该如何应对,他呼吁人们不要情绪化应对,理应秉持理智、平和的心境里面对,因为事事都有妥善的解决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