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 僧 大 德 】
·
舍身舍心·救僧救世
——太虚大师觉世觉人的佛化运动
·
绝代的伟人,通常都有传奇的出生。
但一代佛教领袖太虚说:
“我并没有非凡的降世。”
然而,太虚为近代佛教史上,
写下辉煌的一页。
·
整理|慈悲
太虚(西元1889-1947年),浙江崇德人,俗姓张,乳名淦森,学名吕沛林。16岁出家,法名唯心。太虚遍览中西诸学,于科学、哲学、宗教皆宏通妙运,主张“人生佛学”与“人间佛 教”,是佛教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为一代佛教领袖。自号华子、悲华、雪山老僧、缙雪老人。1947年示寂于上海玉佛寺,享年59岁。
外婆抚育影响深
太虚在2岁时,不幸父亲逝世。5岁时,母亲改嫁李氏,于是与母亲分离,而跟随外婆住在道教的“大隐庵”。外婆道佛兼奉,曾到杭州玉皇山受道戒,也到过九华山、普陀山进香礼拜。太虚随著外婆的爱护恩泽,受到熏习陶冶,种下日后出家的因缘。
太虚8岁时,初登海塘,头一 次看到江水连天,浩瀚无际的景致,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这与未来恢弘如来家业,有不可泯灭的因缘。
9岁时,随著外婆乘船到九华山进香,这是头一遭登大山。次年,又随著外婆礼朝南海普陀山, 在梵音洞看到了似天帝的幻想形象。下普陀山,顺便到宁波的天童、育王、灵峰进香,从此,太虚对于寺院僧众欣慕更深。
此身已在太虚间
太虚在16岁时,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把衣履穿戴整齐,藉故离开了乡里,决心到普陀山出家。 但误乘轮船的差别际遇,也是宿缘契合,未到普陀山,即依止士达法师出家,其后依师祖奘年而住镇海玉皇殿。
太虚刚剃发时,已从临济派下取名唯心,但尚未立表字,转是奘老与玉皇殿师,以及太虚本人,预先提取“太虚”、“玄冲”……等名,而在韦陀像前占签,得签语有“此身已在太虚间”,于是决定以“太虚”为表字。
16岁,即往天童寺受具足戒,传戒诸师咸认为太虚是非凡的法器。得戒和尚寄禅法师,即诗僧 八指头陀,并谓太虚神慧异人,特嘱奘老必须加意维护,且为修书介绍,至水月法师处读经学习文字。
太虚早年,不论是参禅或是学教,颇得其旨要。
推动佛教改革的太虚大师。
19岁,在慈谿西方寺阅读经藏,因读《般若经》而有妙悟,迥脱俗尘,于佛处获得新生。太虚自述:“一日,阅经次,忽然失却身心世界,泯然空寂中,灵光湛湛, 无数尘刹焕然炳现,如凌空影像,明照无边。座经数小时如弹指顷,历好多日,身心犹在轻清安悦中。”
21岁,游学于杨仁山之祇垣精舍,与欧阳渐、梅光羲同学,皆是当代佛学大家。
22岁,于广州狮子林讲佛学,即自编讲义《佛教史略》。此为太虚讲学著述之始。不久,即任 双溪寺住持。并与沙门仁山(异于杨仁山)首倡组织“佛教协进会”,进京晋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提出改革佛教计划。其后,本拟改金山寺为佛教大学,然未成功。又于南京创设中国佛教协进会,后并入中华佛教总会。
太虚在追悼寄禅和尚大会上,主张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并撰文鼓吹佛教复兴运动,提倡建立新僧团制度。
呼吸长通万里波
1914年,太虚26岁,于普陀山锡麟禅院闭关,由印光亲来封关。太虚虽闭关,仍不绝俗离世,对于国家社会的情况,十分注意。尤其每见书报上有诬谤佛教的言论,即责无旁贷地为文辩论,为当代佛教争光。所谓“幽居原与困砖磨,呼吸长通万里波”,正是太虚昂扬风度。一夜坐禅时,乍闻前寺开大静的一声钟下,忽然心断,悟境现前,此刻正符合《大乘起信论》、《楞严经》所说。
1916年,阅读窥基大师的《唯识述记》中“假智诠不得自相”一章,朗然玄悟。从此后,太虚的身行言教,真不离俗,俗皆彻真。
在关中先后撰写《佛法导论》 、《整理僧伽制度论》、《首楞严经摄论》等书。
1917年,太虚29岁出关,即代圆瑛法师参加台湾法会,并游历日本。又于上海创设觉社,主编《觉社丛书》,后改为《海潮音月刊》。
太虚大师率团前往日本参加东亚佛教大会。
爱国护教作僧才
太虚平素反对采用进化论之历史考证法研究佛书,当日本学者主张《大乘起信论》、《楞严经》为伪书时,即大力抨击此说,曾作《评大乘起信论考证》、《佛法总抉择谈》,以为辩护争理。此外,倡导大众八宗平均,而宗本于天台、禅宗。更主张以禅、律振兴佛教,且拟弘扬大乘佛法于国际上。
1924年,在庐山举行世界佛教联合会。次年,率团出席于日本东亚佛教大会,并考察日本佛教,日人尊称太虚为“民国佛教界之盟主”。
1928年,在南京创设中国佛学会。并漂洋过海,远至英、 法、德、荷、比、美各国弘法。其 间,应法国学者建议,在巴黎筹设“世界佛学院”,为中国僧人赴欧美传播佛教之始。从此声望日隆,实为当代佛教领袖。
1929年,太虚更著手组织“世界佛学院”,以建立人生佛教,促使佛教世界化,其培育佛教人才不可胜数。并派遣学僧分赴西藏、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留学,以便从事西藏文、梵文、巴利文的研究,当时成就较大的有法尊、法舫、大勇等。
1937年,有感于多年来致力佛教界革新之事,即作《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自陈佛教改革每 遭挫折的原因。其后,积极从事于建立佛教中心组织的工作,1934年与于斌、冯玉祥、白崇禧等组织中国宗教徒联谊会。抗战胜利后,任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主任、国民精神总动员会设计委员等职。1946年受宗教领袖胜利勋章。
1947年3月17日下午,一代伟大的宗教家圆寂了,举世哀恸。荼毗后,获得舍利300余颗, 紫色、白色、水晶色均有,而心脏不坏,满缀舍利,足证愿力之宏深。
太虚主要著作有《整理僧伽制度论》、《释新论》、《新的唯识观》、《震旦佛教衰落原因论》、《法相唯识学》、《真现实论》等,后由印顺等辑为《太虚大师全书》64册,交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付印行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