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 常 心 】
\
医 者 的 心
\
俗谚说:“先生缘,主人福”,
冥冥之中,
医病之间存在着某种因缘,
关乎医术,又超乎医术,
是两者之间的信任和依赖,
相互成就的结果。
\
好友W夫妇结婚以来,苦于膝下无子,于是找上镇上颇负盛名的老中医看诊,经把脉后铁口直断:“先天不足,你们就看开一点,甭想要有孩子了吧!”一时间,让这对年轻夫妇绝望透顶,泪流满面相偕离开诊所,后来辗转找上好友C医师看诊,几年后再见,他们已经拥有一对宝贝儿女,很是替他俩欣喜,提起当年C医师告诉他们:“嗯!体质太冷,难度高,不过我开帖药调理调理,姑且试试看吧!”,至今对于C医师依然充满感激之情,两位医师专业的诊断上,都正确并无二致,然而多了一层同理心,给予求诊者鼓励也给予希望,仁术之外多了份仁心,结果大不相同,医者医心为要,证之不假。
有段日子,坊间风行彼岸传来的中医疗法--札头皮针,言之凿凿神奇非常,尤其中风患者经过施针,马上就能站起来的案例屡见不鲜,C医师也趋之若鹜拜师学艺,据说学费不菲,待学成用于悬壶,效果令人啧啧称奇,病患感激涕零满心欢喜,医师也踌躇满志信心十足,后来隔些时日听他提起,有个病患施针过后,效果奇佳,甚至能骑脚踏车往来自如,不料令人遗憾的是,某天患者,骑车经过他家诊所前意外跌倒,一跤过后,无论再悉心施针治疗,都药石罔效,令他泄气不已,不解的是此案并非特例,我心好奇,却也不细加追问,心想,莫非医术,巧夺天造化之工所致,我们人之生病,有些系业障因果所致,非药石之能,佛者大医王也,身体的疾病怙之,心理的疾病更有赖之。
C医师尚未自己开业之初,在一家联合诊所任职,他说院内医师之中,只有他跟另一位女医师是非科班出身,也就是非医事大学中医科系毕业的,缘于C医师的父亲,是乡下在地一位十分有名气的中医师,大学时代他选择念建筑系,并未有克绍箕裘之念,父亲过世之后,才改换跑道寒窗苦读,参加中医特考及格,他回忆父亲曾说过,中医可以跟易经结合,融于实务之中,有助于医术之提升,问之何以不授己知,父亲笑答,现在说,你也未必能懂,假以时日,方能领悟体会其中之奥秘,玄之又玄的父子对话,囿于机缘未熟,没能亲授自父亲之教诲,成了终其一生之遗憾。
他时常称赞那位女医师,学养俱佳,医术了得,有次我身体微恙前往就医,不料C医师未当班,于是找了那位女医师挂号,待坐定,我直接表明,一向都是C医师看诊的,他时常夸奖您呢!那位女医师也颇为高兴,问我C医师都用几针,我说7或8针吧!他得意地说,我只用3针即可,意味着她技高一筹,能用较少的针,达同样的效果。
不久,针灸时却出了状况,针屡插不进,我初不以为意,她急说道,你要放轻松啊!不可激力,这样无法施针,可是我自觉没紧张也并未使力,这下才真的有些害怕起来,几经折腾才惊魂落定。日后推敲原因,以往习惯C医师看诊,换了他人顿觉不习惯,心理上产生某种抗拒,也或许私下替C医师叫屈,心生不服气,漾起某种排斥感,而不自知。
诸多推想,都有能吧!但又不尽然,苦思不得其解,俗谚说:“先生缘,主人福”,冥冥之中,医病之间存在着某种因缘,关乎医术,又超乎医术,是两者之间的信任和依赖,相互成就的结果,我如此相信,也如此珍惜和感激,施与受两造之间的这一份难得的情。
\ 文 &图\ 罗 瑞 晓
来自台湾, 业余作家,爱好诗、歌与散文创作,用心记录生命长河的点点滴滴,体悟和感动,日常原来都是不凡,但頋海内存知己,珍惜你我,以文字结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