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 间 剧 场 】
在“拼命三娘”大S病逝后
回顾宗萨钦哲仁波切
的一些感悟
1. 演好每个角色,却忘了自己才是主角
大S的离世让人唏嘘——她曾是荧幕上的拼命三娘:流产后4天赶婚礼。一周就复工赶综艺、连轴转的行程填满生活。她用坚韧诠释“敬业”,却把身体当成了永不生锈的机器。直到病痛按下暂停键,世人才惊觉:原来“超人”也会累。
《法句经》说:“此身如泡,须臾即灭。” 我们总以为身体是取之不尽的“工具”,却忘了它是承载灵魂的“寺庙”。
事业即道用——追求事业时,需以“无住”心态行动:努力但不执结果,精进但不生贪嗔宗萨仁波切在《人间是剧场》中提到:
“如果你必须参与世间的事业,就把它当作一场表演。演员不会因为角色是国王或乞丐而迷失自我,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戏服。”
世俗成就可以成为修行的工具,但需清醒认知其本质是“无自性”的——成功与失败皆是缘起现象,不应成为自我价值的锚点。

2. 世俗成就VS身体能量
她的遗憾,戳中了无数人的焦虑:要成功,要幸福,就必须燃烧自己吗?这就是执念的陷阱。
宗萨仁波切曾说:
“人们总想用100分的努力换120分的结果,却不愿接受60分的自在。”
“你的心应像一面镜子,映照万物却不为所动。疲惫与抑郁是提醒你:该擦去镜面的尘埃了。”拼命证明自我价值的背后,是对“无常”的恐惧。 身体是修行的道场,过度消耗如同“拆庙建楼”,终将崩塌。
3. 疗愈三步法:懒人的“佛系成功学”
第一步:给身体写一封“感谢信” - 每天静坐5分钟,默念:“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夏威夷疗法Ho’oponopono) - 参考《药师经》养生观:晨起一杯温水,午后小憩15分钟。
第二步:把“拼命”换成“正念呼吸”- 工作时设“呼吸闹钟”:每小时暂停1分钟,观想气息如海浪般自然流动。 - 宗萨仁波切提醒:“真正的效率,是让心住在当下,而非焦虑未来。”
第三步:学会“不圆满”的勇气- 拒掉一份工作、谢绝一场应酬,不是失败,而是对生命的尊重。 - 《心经》智慧:“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放下“必须完美”的执念,才能拥抱真实的自由。 在事业压力中,观照身心现象的空性本质(能量本无实存),同时以慈悲对待自己的脆弱(允许暂时休憩)。

4. 你的存在,已是最大的“成就”
她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见当代人的困局:用健康换名利,如同典当明珠买木盒。
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宗萨仁波切在《不是为了快乐》中强调:
“真正的成就,是让一切行为成为利他的方便。
当你为他人而工作时,疲惫会转化为动力,挫折会化为悲心的燃料。”
真正的圆满,不是活成他人眼中的“标杆”,而是——
- 累时敢说“我需要休息”,
- 痛时能听身体说“请慢一点”,
- 在追逐与停顿间,活成一首有呼吸的诗。
人生不是马拉松,
而是一呼一吸间的觉醒
下次再想“拼命”时,记得佛陀的教诲:
莫急行,慢即是快;
莫强求,空即是满。
愿你我都能学会——
用七分力谋生,留三分心观照,
让身体成为温柔的舟,载着灵魂驶向真正的彼岸。

宗 萨 钦 哲 仁 波 切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是当今世界公认最创新、最具创意的年轻一代藏传佛教导师之一,以其清新、幽默、高证量的说法方式,爽洁而又带刚强之气的独特形象,为新一代的修行人树立了典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