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 · 院 · 巡 · 礼


遗落在西藏的

天空之城

——观音道场孜珠寺

·  ·  ·

|扎西尼玛

·  ·  ·

孜珠寺,是整个西藏昌都地区最富盛名的苯教寺庙,也是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寺庙,许多人只闻其名,却不知其踪。
“天空之城”的称号也并非浪得虚名,寺庙整体依靠悬崖而建,有些寺庙中的栈道都是天然镂空的木板阶梯。
这里异峰突起,挺拔险峻,奇石嶙峋,禅洞叠叠,久经风吹日晒,比起常见居于市井巷道的寺庙,孜珠寺更像一个从天而降,格格不入的“外来仙人”。

雄鹰一般凌驾在4800多米的山尖!穿过一段猿猴都发愁的峡谷,继而在一路攀升的盘山公路上奔驰半个多小时,这才仰望到来自藏民族最原始的宗教殿堂!

孜珠寺始建于3000年前,“孜珠”是藏语的直译,“六山峰顶”之意,宗教上象征六度波罗密。相传为第二代吐蕃王穆赤赞普时期修建的37处密教修行场所之一。

而后随着时代变迁,寺庙兴衰起落,直到本教著名高僧罗邓宁波·仁增康珠于14世纪中期再度兴建和恢复延续至今,到现在为止,寺庙主持已经是第四十三世,住持喇嘛被尊称为“孜珠活佛”,现任住持为丁真祖普俄色活佛。

孜珠寺,它是整个西藏雍仲苯教传统仪轨保留最完整的寺庙之一,因为历史的古老,因为地势的险峻,奇妙的独特,造就了孜珠寺与其他众多寺庙不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丨 远 眺 孜 珠 寺

苯教是藏区最原发、最古老的本土宗教,对早期藏族社会的文明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佛教传入西藏的漫长过程中,除了政治上的扶持,还因为它吸取了很多苯教的内容,才最终扎稳了脚跟,形成了不同于印度也不同于中原的地域性很强的佛教流派——藏传佛教。

曾经如此显赫的本土宗教在遭到外来宗教的强烈冲击后几至踪迹难寻。

因此,孜珠寺的存在就有了极其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现在苯教教学体系最为完备的寺庙,还保存了大量的苯教经书、宗教仪式和法具器物。

近 观 孜 珠 寺
孜珠寺活佛丁真俄色仁波切说过一句话:“孜珠寺不是一般人能去的,除了非常有缘分的人……”
即使是西藏本地人,也很少有上过孜珠寺的,因为它太过偏远和险峻。它一头扎入莽莽念青唐古拉山最深处,矗立于高耸入云的险峰顶端。
以前,从山脚到山顶骑马需要大半天时间,现在虽然修通了一条简易公路直达寺庙,但也只能在天晴路况好时才能通行,一遇到下雨,即便是本地藏族驾驶员,那是打死也不走的路。所以,在以路险著称的西藏,上孜珠寺的路当算是险中之险了!

当海拔上升到将近4800米时,孜珠山那奇异陡峭的山峰出现在我们眼前。那些山峰的形状罕见得让人吃惊,在西藏几乎没有与之可比的!

孜珠寺的主殿就坐落在它们的下方,另有一些修行小屋镶嵌在它左边的山体岩壁之上,错落地悬挂在那里,充满了神异的气氛。

经典记载孜珠寺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孜珠”意为“六座山峰”,六座山峰象征观音菩萨用慈悲和智慧度化所有六道众生,帮助他们从烦恼中走向解脱之路;代表六度万行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及对众生的贪婪、愚痴、嗔怒、傲慢、嫉妒、邪见的对治之道。

孜珠山六座山峰分别象征6种形象:
第一座山峰是一头獅子;
第二座像一只大鹏鸟;
第三座是一个大喇嘛在教小僧人念经;
第四座是一把刀子;
第五座像一个三角架;
第六座是月亮和太阳。

孜珠山异峰突起,瘦石嶙峋,像极了久经风吹日晒雨淋的老人五指,孜珠寺就在这高可触天的“五指山”中长燃着酥油灯,长诵着经声。任由背后的云千变万幻,孜珠寺淡定从容,岿然不动。

孜珠寺将如此丰富的苯教宝藏集于一山,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在冰天雪地里,还有如此之多的信徒来这转山朝拜。

蓝得耀眼的空中飘着大朵大朵棉絮般的白云,看似轻盈的白云似乎想要扑向地面、和那皑皑白雪合为一体,千沟万壑的土山又呈推挤后退之势。

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善男信女心中的信念战胜了一切,她们踏着“咯吱咯吱”响的雪花,一步一个脚印走向那金色的转经筒。雪白画面里,那黑色的身影是最迷人的风景线。

就连迎面走来的喇嘛们都是一道靓丽风景。苍茫雪地里,一件件红色僧袍醒目而热烈,喇嘛们脸上无一例外被晒成了高原红,和僧袍的颜色相互辉映着。

雪山在四周环侍,雄鹰在山巅盘旋,经幡在风中飞舞,它们都在共同守卫着这片苯教圣地……
欢迎点击 ⬇️
慈悲电子杂志(订阅)https://forms.gle/oVfN3M6bWqYfXanq5 
慈悲网(赞助)https://forms.gle/1n2H61AFfqCGRcXd9
/ 图与文 / 扎 西 尼 玛
香格里拉藏族,汉名春生。
带你走不寻常的路线,看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脸书:Chun Sheng(春生)
微信:zhaxinima9610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