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姜 查 弘 法 系 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 灵 的 资 粮 9

    看吧

    自我只是一个表

    你必须剥除表

    以了解这东西的核

    那就是超

    当五位苦行者(注一)舍弃佛陀时,佛陀视这为一时之好运;因为他将能无所妨碍继续他的修行。有这五位苦行者与他同住,事情并没有那么平静;他有责任。今,五位苦行者已然放弃了他;因为他们认为他已放松修行,回复了放纵。从,他热中于苦修、自我苦行;有关吃、睡等等,他都严格地折磨自己。然而到了一个点上,实在地去洞悉,他了解到这样的修行并不足以成事;那单纯地是的问题,因骄傲和粘着而修行,他误解了世间的价值并且也误解了他自己于真理的看法

    例如,如果有人存着获取赞美的意图,决心投身于苦行的修行里——这种修行全是由世间所激发,为了谄媚和名声而做的修行;带着这种的意图修行称误认世俗法是真理

    以另一种方式修行是误解个人己见为真理;在你自己的修行中,你只相信自己。不管他人说什么,你都粘着于自己的喜好;你不去小心地思考修行。这称做误认自身是真理

    不论你是拿世间或是你自己当作真理,都只是盲目的执著。佛陀了解到这一点也了解到那并没有遵循佛法,没有为真理而修行;按照这样,他的修行已无效,他还是没有放弃掉杂染烦恼

    而后,他回过头来重新考虑,从一开始就放进修行里的一切努力,到现在为止什么结果。什么是所有修行的结果?深入去看,他了解到它并不是对的,它充了自负,也充满了世俗;那没有佛法,没有洞悉无我,没有空或放下。或许已了一种的放下,但却是仍然没有放下的一种

    小心地观察这状况,佛陀知道即使他去对五位苦行者解释这些事情。他们也不能了解;那不是易于对他们传达的什么,因为那些苦行者仍然坚定地固守在修和看待事物的老法子中。佛陀了解,你可能那样子修行,直到死亡来临,甚或饿而死,也达不到什么;因为这样的修行是从世俗价值和自傲中激发而来的

    深深地考虑,他了解到正确的修行——正行(sammapatipada):心是心,身体身体。身体不是欲望或杂染,纵使你去破坏身体,你却破坏不到杂染;那并不它们的来处。甚至绝食、不睡觉一直到成了干枯瘦骨的人,也无法耗尽这杂染恼。但是自我苦行的教导——相信杂染烦恼能以那种方式被消除,根深蒂固地入了五位苦行者的心

    佛陀于是开始去吃较多的食物,正常地吃,以更自然的方式修行。当五位苦行看到了佛陀修行的改变,他们认为他已然放弃,并且回归到了感官的享乐。就别人见到那个人的见解已经向下滑落,回复到舒适的同时,一个人的理解变换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超越了外观。因为佛陀先前已经那样子的教导和修行,自苦行深深地染进五位苦行者的内心。而今,他了解其中的缺失;藉由清楚地见其中的缺失,他能够放下了

    当五位苦行者见到佛陀这样子做时,他们离开了他;觉得他是错误地修行,因,不再追随他。就好像鸟儿放弃了一棵不再能提供足够蔽荫的树,或是鱼儿离太小、太脏或清凉的水池般,五位苦行者就这样地弃绝了佛陀

    于是,现在佛陀专注于思惟佛法。他吃得更舒适些,也住得更自然些;他让心单纯地是心,身体单纯地就是身体。他不过度地勉强他的修行,仅够去放松贪 、痴的紧执。先前,他曾行走于两个极端:乐行kamasukhallikanuyogo如果乐或爱生起,他会被激起而执著它们;他会认同它们而不能放下。如果他碰到悦,他会粘着于那;如果他遇到痛苦,他会粘着于那。这两种极端他称做乐行苦行

    佛陀曾经困陷在诸行(因缘条件)中,他清楚地见到这两种方式都不是沙门的式。粘着快乐、粘着痛苦:沙门不是这样子的。去粘着那些事并不是法子;粘那些事,他陷在自我见和世俗见中。如果他在这两种方式中辗转的话,他将永成不了一位清楚地知晓世间的人,他会继续从一端跑到另一端。而今,佛陀专他的注意力在心本身上,并且留意自己在训练心上面

    所有自然的过程,都依据它们因缘条件的支撑;它们本身没有任何的问题。例,在身体上的疾病:身体感受到痛、病、发烧和发冷等等,这些都是自然地发。事实上,人们对于他们的身体担忧太多;由于错误知见(邪见)的关系,他担心且粘着他们的身体太多,他们无法放下

    看看这儿的厅堂吧!我们建造厅堂,并且说它是我们的,但是蜥蜴前来住在这,老鼠、壁虎前来住在这儿,而我们总是驱赶它们;因为我们认为这厅堂属于们,不是老鼠、蜥蜴的

    这和疾病在身体里是相同的。我们拿这个身体当成我们的家,当成这东西是真属于我们的。如果我们有了头痛或胃病,我们便烦恼;我们不想要痛楚和苦痛

    这腿是我们的腿,我们不希望它们受伤;这手臂是我们的手臂,我们希望它们受伤;这头我们视做我们的头,我们不愿它有什么差错。无论如,我们去治疗所有的病痛和疾病

    这就是我们迷失真理且愚蠢之所在。我们仅只是这具身体的访客,就如在这里这个厅堂一样,它并不真的是我们的;我们只不过是暂时的房客,好像老鼠、蜴和壁虎……然而我们却不了解这点。这身体也是一样。事实上,佛陀教导,没有持续的自我存在这个身体内,但我们却执著它,将之当成我们自己,当成正有我们他们的存在。当身体改变时,我们不愿它是那样子;不管们被告知了多少,我们还是不明白。假使我率直地说它,你甚至会弄得更蠢。说:这不是你的自己!你甚至会更迷失方向,你甚至会更迷惑,而你的修只是增强了自我

    就这样,大部分的人并没有真正地了解自我。了解到自我的人,就是了解到既不是自我也不属于自我的人;他依据自然了解自我本来的样子。经由粘着力量了解自我,不是真正的了解;粘着妨害了整个事情,那不容易领悟这身体来的样子,因为取着(upadana)完全地紧粘住了它

    因此,那就是说我们必须研究调查,以智慧清楚地了解;这意思是,依照它们真实性去研究诸行sankhara(注二)。应用智慧,去明白诸行的真实性就是智;如果你不明白的真实性,你会和它们不睦而总是抗拒它们。现在,去会比较好呢?或是试着去阻扰、对抗它们?然而我们却祈求它们应允们的愿望;我们找寻所有各类的方法去组织它们或和它们打个商量。假若身体生病而在痛苦中,我们不希望它会这样,于是我们寻求各类的经典去唱诵诸如转法轮经、无法相经等等;我们不愿身体在痛苦中,我们想去保护它,去制它。这些经典变成了神秘仪式的某些表现形式,使我们甚而更与粘着纠缠在起;这是因为他们诵唱它们以期避免疾病、延长寿命等等。其实佛陀给予我们些教导,是为了去清楚地理解,结果我们却唱诵它们增加我们的无明。Rupam aniccamvedana aniccasanna aniccasankhara anicavinnam aniccam色无常、受无常、想无常、行无常、识无常)……我们不是为了增长我们的无诵唱这些字眼的;它们是忆持来帮助我们了解这身体的真相,以使我们能放下并弃舍我们的渴望的

    这就称做去唱诵以减少事情。然而我们却去唱诵以期延长它们,或者若是我们到它们太长便试着唱诵以缩短它们,迫使自然去符合我们的愿望;那全都是无。所有坐在厅堂那儿的每一个人都是愚痴的;唱诵的人愚痴,听的人愚痴,他全都愚痴!他们所能想到的只是我们如何能避免痛苦?他们可曾去哪里修了呢

    每逢疾病生起,那些人知道这并没有什么奇怪;诞生在这个世间会伴随着经验疾病。无论如何,即使是佛陀和圣者们,也会在自然的过程中招致疾病,在事的过程中以药物治疗它。对于他们,那仅仅是治疗四大的一回事罢了,他们并有盲目地粘着身体或紧抓住神秘的宗教仪式等等;他们以正见医治疾病,们不以愚痴来治。如果它痊愈了,那就痊愈;如果没有,那就没有!”——们就是那样地看待事物

    据说,今日的佛教在泰国是繁荣兴盛的,然而在我看来,却像是没落得不能再落了,讲堂里充满了倾听的耳朵,但它们却错误地倾听;甚至团体中的年长者像这样。因此,每个人都只是相互引进更多的愚痴里

    了解这点的人会明白,正确的修行几乎是和大部分人所要去的地方相反;这两的人几乎很难相互了解。那些人如何去超越痛苦呢?他们要为领悟真理而唱诵 但却反过来应用它们增长愚痴;他们转离正确的道路。一个向东,另一个往西——他们如何去碰在一起呢?他们甚至没有互相接近呢

    如果你洞察到这点,你将了解那就是这样。大部分的人都迷路了;但你如何能诉他们呢?每件事都变成了仪式、宗教仪式,以及神秘的典礼。他们唱诵,但愚痴唱诵,不以智慧唱诵;他们研究,但以愚痴研究,不以智慧研究;他们了,但却愚痴地了解,不以智慧了解。因此,结果他们与愚痴同行,与愚痴同住与愚痴同知晓。事情就是这样。而教导……近日里他们所做的便是教人们成为人。据他们说,他们是教导人们变得聪明,给他们知识;但当你依真理来看时你见到他们真的是教导人们去走错路和抓取虚幻迷诳的景象呢

    真正的教导基础是为了去了解我(atta——自我,是空的,没有固定的本体那是实质存在的空。但是人们前去研究佛法以增长他们的我见;因此他们不愿经验痛苦或困难;他们希望每一件事物都是温暖而舒适的。他们或许想要超越苦,但如果仍有一个自我在,他们如何能做到呢

    好好想一想吧!假设我们拥有一个非常昂贵的东西,从事物变成我们的所有物一刻起,我们的心便改变了……“现在,我能将它保存在哪里呢?如果我离开里,可能会有人来偷。我们忧虑难安,便努力去寻求一个地方保存它。而这是什么时候改变的呢?就在我们得到那件东西的那一刻间改变的——痛苦也随而起。不管我们离开那件东西到了哪儿,我们都无法轻松;我们是与烦恼一起去的。无论是行或坐、卧,我们都迷失在忧虑里

    这就是痛苦!而它是从什么时候生起的呢?当我们一意会到我们已经得到某样西时,它就生起了;那便是痛苦存在的所在!在我们拥有那样东西之前是没有苦的;它还没有生起来,因为还没有一件事物让它去粘着

    我,自我,也是相同。如果我们以我们自己的观点来看,那么环绕着我们每一桩事物都变成了我的;迷惑随之而来。为什么会这样呢?那全都是因有了一个自我的缘故,我们无法脱却表面以见到超越。看吧!这自我只是一个表象,你必须剥除表象以了解这东西的核心,那就是超越!提表面去找到超越

    你可以将它比喻为还没打过壳的米。未打过壳的米能吃吗?当然能,但首先你须打壳;去除掉外壳你会找到里面的米粒

    现在,如果你不打掉外壳我们便找不到米粒,好像一只狗睡在未打过壳的米堆,它的肚子咕噜、咕噜作响,然而它所能做的只是躺在那儿,想着:以到哪里找到吃的?当饥饿时,它跳下这米壳堆跑去寻找残饭吃。纵使它睡粮食堆顶端,却对它毫无所知。为什么呢?它无法见到米!狗儿不能吃未打过的米;食物在那儿,但狗却无法吃它

    我们或许有训练,但如果没有依着修行,我们仍然没有真正了解;就好像这睡米壳堆上不注意的狗一样。它睡在粮食堆上,但毫无所知,当它饿起来时,它下去到处奔窜寻找食物。那是羞耻的,不是吗

    现在这也相同:有米壳在,但是什么隐藏住了它呢?是外壳藏住了米,致使狗无法吃它。有超越在,是什么藏住了它呢?是表面隐蔽了超越,使人们光是在米堆的顶端,不能够吃它,不能够修行,不能够见到超越;也因而只是一又一次地粘着在表象中。如果你粘着在表象中,痛苦必将来到,你将被存在、、老、病、死所围困

    因此,并没有其他什么障碍到人们,他们就在这里被障碍到!研究佛法却没有察到其中真实意义的人们,就好像在未打过壳的米壳堆上的狗儿一般,并不知米;它可能快饿死了还找不到什么来吃。一只狗无法吃未打过壳的米,它甚至知道食物在哪里。一长段时间没有食物,它甚而可能死亡……死在那米堆的顶!人们就像这样;如果我们不修行,不论我们研究了多少的佛陀的法,我们都会见到它。倘若我们没见到它,那么我们便不会明白它

    别认为经由很多的学习和很多的理解你会明白佛法,那就好像说,你已经看到你看的每一件事物,只因为你有了眼睛;你听到了你听到的每一件事物,只因你有了耳朵。或许你是看到了,但你并没有看得完全;你只以外在的眼没有以内在的眼看,你以外在的耳听,没有以内在的耳


    注释

    (注一):当悉达多王子修习苦行时,五位侍者追随他。后来悉达多放弃苦行他们也离他而去。不久后悉达多成了最高的觉悟者——佛陀。

    (注二):诸行(sankhara):因缘条件的现象。泰文使用这字眼通常是明确地指这身体,但诸行也指心理现象。

    作者 阿 姜 查
     法 耘 编 译 群
    版权所有Wat Pah Nanachat 国际丛林道场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