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灵  导  航   


修行者家庭与社会关系

——《佛说善生经》解读

佛教之所以重视在家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关系,这是因为,佛教有四众弟子。在家弟子平时过着世俗的生活,他们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如何处理家庭成员或亲族之间各种关系的问题,必然会产生许多以世俗家庭生活为基础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问题。   

一、四非亲和四善亲     

四非亲和四善亲,是佛教在家修行者日常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如何处理亲友关系、朋友相交的伦理原则。非亲即“不亲而似亲”,经中说:

有四不亲而似亲。云何为四?一者知事非亲似   

如亲;二者面前爱言非亲似如亲;三者言语非

亲似如亲;四者恶趣伴非亲似如亲。 

凡是以花言巧语,或甜言蜜语以博取他人欢心,骗取别人信任的;或威胁利诱他人,教人作恶,以图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目的者,都不是真正的师友;表面一套实际一套的,都是“非亲似亲”者,应当远离。

与非亲相反的即是善亲,善亲也有四种:“一者同苦乐,当知是善亲;二者愍念,当知是善亲;三者求利,当知是善亲;四者饶益,当知是善亲。”能够同甘共苦,富有同情心,能为他人利益着想的,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良师益友。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强调交友须慎。孟母三迁是为了让孩子有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其中也包含了防止孩子交上坏朋友的意愿。佛教强调修行者要经常亲近“善知识”,其目的就是为了更有利於修行,以善知识作为自己修行的助缘。


二、老师与弟子的关系

师弟子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各种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中国封建社会讲天、地、君、亲、师,可见师道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不断吸收新知识,要懂得为人处世之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师长的教导。虽然说师不必贤於弟子,而弟子也不必不如师,但师长的教诲对於弟子的成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广义而言,只要使自己在生活中获得新知识、懂得新道理的,都是可以看作自己的老师,因为老师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孔子也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所以人必须善於学习。   

佛教对於师长,也是待以尊重和崇敬的心情。原始佛教以佛陀为导师,并将佛陀尊为人天之师,因此佛教对於师道也如中国传统伦理一样。《佛说善生经》中,以南方为师弟子关系的代表,佛陀教诲善生子,在礼拜南方时,应当想着师弟子关系:

弟子当以五事,恭敬供养於师。云何为五?一者,善恭顺;二者,善承事;三者,速起;四者,所作业善;五者,能奉敬师。

弟子以此五事,恭敬供养於师,师亦以五事,善念弟子。云何为五?一者,教技术;二者,速教;三者,尽教所知;四者,安处善方;五者,付瞩善知识。师以此五事,善念弟子。

弟子对於师长,态度要恭敬,要尊重师长;师长有命,弟子应当服其劳。这是弟子对待师长最基本的态度。而师长对於弟子,则应当尽自己所能传授技艺,还要善於教导弟子立身处世之道。也就是说,老师除了教育弟子以知识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教育弟子如何做人,从道德修养方面进行教育,这是更重要的教育任务。这是师长对待弟子应有的职责。                      

世俗家庭伦理关系


佛教之所以重视在家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关系,这是因为,佛教有四众弟子,除出家男女两众(比丘、比丘尼)外,尚有在家男女两众弟子(优婆塞、优婆夷)。在家弟子平时过着世俗的生活,他们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如何处理家庭成员或亲族之间各种关系的问题,必然会产生许多以世俗家庭生活为基础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问题。   

此外,大乘佛教提倡菩萨行,认为修菩萨行者,不一定必须过出家生活,而是应以入世精神修出世之行。大乘佛教有维摩诘菩萨者,相传是古代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位长者,他家中富裕,广有财产,婢仆成群。平时生活豪华,享尽荣华富贵,还经常出入於市井里巷和青楼酒肆,完全是一个贵族世家的形象。但是据说他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他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佛陀一般的声闻弟子。维摩诘形象的出现,正是大乘佛教兴盛发展的反映。大乘佛教的形成和发展,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果。大乘佛教徒有许多过着世俗的家庭生活,因此必然重视家庭和世俗社会生活的伦理关系。   

佛教徒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处於现实社会生活的各种相互关系之中。他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佛教教化也需要面对广大的有情众生,因此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如何处理家庭和各种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问题。为了教化众生,佛教强调「方便法门」或「方便设施」,由此也需要对家庭和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作出说明。因此关於家庭生活和社会伦理道德的阐述,也是佛教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文节录自业露华著《从佛说善生经看佛教的家庭伦理观》)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