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  若  讲  



人善被人欺,
你为何还劝我善良?


善良代表正向、健康的心理

不仅是外在的道德要求

也会令我们的未来更美好



|济群法师

一个人为什么要善良?如果没有因果观,我们可能觉得善良会吃亏,所谓“人善被人欺”。但认识到因果后,我们就知道善良不仅是外在的道德要求,也不仅是为了别人,首先是让自己受益的。


因为善良代表正向、健康的心理,这是建造生命大厦的优质材料。我们的行为、品行,决定我们未来会拥有什么样的生命品质。


当我们有了这种高度,再把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放在因缘因果的框架下去认识,就能看到,这些行为不再是单纯的伦理要求,而是自我的生命诉求——因为我希望未来更美好,所以现在要选择善心所,选择慈悲、智慧,选择使生命增上的品质。


反之,如果我们选择烦恼、贪婪、仇恨,不断张扬负面心理,将会造就痛苦、无明的生命。


如果没有三世因果,我们往往看不到道德的真正价值。比如有人觉得,我做了好人,即使大家都认可,也不过是几十年。何况大家还未必认可,自己却要付出很多,似乎得不偿失。具备因果观,我们就知道,这么做是在成就自身品质,自己首先是受益者,而且是尽未来际地受益。


如果能从心性论、缘起论来认识儒家道德,就更容易和自己挂钩,也更容易接受。此外,还要借鉴现代心理学。和佛教相比,心理学是近两百年才出现的新兴学科,但在操作方法和实际应用方面确有长处,值得参考。


上世纪以来,一些心理学家开始吸收佛法的教义和禅修,用于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和临床治疗,这种交流很有意义。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