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 悲 专 题 】 观 音 之 美

·

舞台当下最美好

妈妈的心如观世音

·

“一路以来,从小到大,无论遇到什么事,我都很习惯求观音菩萨,大约两年前我开始转换方式去感恩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而不再祈求观音菩萨的保佑我阖家平安、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等等。将祈求转为感恩后,不一样的地方是内心的力量强大了!”

·
专访|如一     撰文王欣怡     摄影普普 


对谈人物:

拿督陈瑞莱(陈)“观音基金会”秘书长、《观音菩萨》音乐剧制作人

周金亮(周)“观音基金会”文化艺术局局长、《观音菩萨》音乐剧音乐总监


记:一般人都认为观音菩萨,就好像母亲慈悲般关爱着我们,可否谈谈在你们心目中的观世音菩萨?


陈:从小就寻找着慈悲的力量, 母爱是最伟大的,无条件的奉献与给予,当然观音菩萨也有以慈父的像出现,但以雌性比较符合观音菩萨的法门,所以中国佛教里的观音菩萨就以女像现身比较多,象征佛教里的精髓,就是一股慈悲与智慧的力量驱使我们能够平安、有方向过日子。只要心中有她,她便无所不在;而且生生世世跟随着你。


记得12岁时,有一晚我走在路上,突然一辆快速飞驰的轿车迎面而来,吓得我愣在那儿,就在刹那,我忽然感觉到有一个很高大的身体护着我,当车子撞下来时,我只感到轻微被碰触了一下。事后我一直很纳闷是什么东西在保护我,而且想起来感觉很温馨,让我觉得怎么样都好,我不会是一个人那样的孤单了。


冥冥中有所安排


周:我生长在太平,小时候爱在河边或山上玩耍,往往遇到危险时刻都能安然度过,所以从小我就莫名感受到冥冥中有人在看护或照顾着我。其实间中不知发生过多少次意外,我最终将之视为观音菩萨的护佑。在东方社会或族群里,观音已成为大家放在心中的菩萨,无论在家或在外都轻而易举可看见的形象,如家里有小孩生病了要祈求观音娘娘等。因此,在我还没正式被指导要去追随观音菩萨之前,心中早已对观音有个模糊的形象。当我慢慢长大,开始接触佛教,尤其是认识瑞莱师姐后,才体会到一路走来,我们的所做所为真的冥冥中有所安排,且被监督着或保佑着。


这个想法其实对一个人很重要,如果我们心中没有一股正能量的信仰,我们随时都会行差踏错,因为目无尊长、目无神灵、目空一切,我们就会自恃是最厉害而不会去负责任。因此,我很庆幸在我懵懂无知的时候,就有这种频率在督促着或提醒着我;当我有能力去分辨是非或选择自己的信仰的时候,观音菩萨自然由心升起。所以我对观音充满感恩,我觉得我们应该将观音慈悲为怀的精神融入我们待人处世的态度里。几十年来,从我对观音毫无认知的时候,她已经在旁边护佑着我,到现在我把它放在心中这么重要的位置,我相信观音菩萨会一直伴随着我到生命的尽头。

记:请谈谈当年成立“观音基金会”的特殊因缘——


陈:在还未成立“观音基金会”之前,我差点因为难产而失去孩子。当时复中胎儿的颈项被脐带缠绕三圈,如果自然生产胎儿将会面临窒息而夭折的风险,可是过了六个小时,胎儿还不转身出来,就在那时,我看见观音菩萨出现,便想到让医生来帮我。后来,医生用真空吸将婴儿吸出来,婴儿只受到短暂的窒息。到现在那尊观音菩萨像还深深烙印在我脑海里,这段 经历让我更加笃信观音菩萨的力量。


后来,我们一班人着手筹备《千手千眼》舞台剧,于1999年成立“观音基金会”。当时,我们希望传播观音菩萨的精神,所谓“家家弥勒佛,户户观世音”,观音菩萨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并在佛教里传承了两千多年。


记:人人常在生活中遇到苦难时,就会呼唤观音菩萨;如果遇到不如愿时,有些人就会埋怨祈求观音菩萨“不灵验”,不知两位对此有何看法呢?


周:一路以来,从小到大,无论遇到什么事,我都很习惯求观音菩萨,好像观音菩萨一直给得不够,所以要一求再求。但回头看看,才发现其实观音菩萨给了我很多。所以大约两年前我开始转换方式去感恩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而不再祈求观音菩萨的保佑我阖家平安、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等等。将祈求转为感恩后,我发现我依旧得到观音菩萨的加持,不一样的地方是内心的力量强大了,而不会感到祈求背后的匮乏感。


 拿督陈瑞莱:每次念到“世世常行菩萨道”就会掉眼泪,内心会有种提醒我们要给予,而且不是今天、明天而已,而是每一天。
周金亮:我相信观音菩萨会一直伴随着我到生命的尽头。

记:为何选择以舞台艺术弘扬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在筹备音乐剧的过程中,有没有感应到观音菩萨的护佑?


陈:佛教团体都致力于弘扬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这些弘法都是在佛度有缘人,有缘的人才会踏入佛门。那我在想,没有缘的人怎么办呢?这些没有缘的人是听不进佛法的,他们会觉得你在说什么谬论。而且很多人一听到你要说宗教,心就关闭了。因此,我想要用比较另类的方式来宣扬佛法,让更多人能够来欣赏观音菩萨的美。当时也没有什么修持,就是一味的喜欢音乐。小时候多余的零用钱,我都会拿去买唱片;那时偏爱收集不同类型的音乐唱片,也很爱看音乐剧和演唱会,并会陶醉其中感触良多。就凭着这份喜爱,让我觉得如果我们以正面去宣传,让看的人也能去追寻美好的东西,不是更好吗?歌曲每个人都会唱,一旦琅琅上口,就会潜移默化被歌词所影响。唱伤心的歌会悲伤,唱开心的歌会高兴,唱有品质的歌,内心就会被升华。所以就在看第一次的音乐剧之后,我就开始想如何把佛教搬到舞台上,以舞台艺术弘法,当下最美好。


以平民化的曲调


周:在中四那年去看一位香港画家黄老奋的画展,以五零吉请了一幅观音菩萨的画像。那是一幅很简单的画像,只是以几条简单的线条构出的观音像,我看了内心马上沉淀下来,内心的愧疚仿佛在刹那间被观音的慈悲与柔美所融化。我把这幅观音画像放在书桌旁,陪伴我读书、做功课、弹吉他,至今已陪伴了我40年。现在回想,小时经过寺院听到里头传出的钟声及法器敲击的声音,会觉得很好听,觉得那声音很美,心很宁静。后来我学习音乐,开始欣赏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美,直到继程法师邀我为他所写的佛曲谱曲。那时我开始为他的文字谱曲,直到祥和曲之后,我开始写第一首佛曲的文字,就是配合卫塞节庆典的《祥和夜》,里头没有任何佛教或佛像的字眼,目的只是要传递清净祥和的感觉。


创作的灵感是一种力量。每一次我走过佛教圣地,例如不丹、台湾佛光山或拉达克所累积的养分,会在创作的过程中冒出来。很多时候是一个画面,如我去台湾佛光山一直尾随我后的狗,在拉达克所看到的河流,都成为我后来配合布景所创作的文字与歌曲的灵感来源。可是这么多年来,我觉得观音菩萨的精神与境界实在太深远,即使用尽我们的才华,都无法描绘出观音菩萨万分之一的美。我们做音乐的,希望透过声音来记载观音的法,并以平民化的曲调让世世代代的人都能铭记于心。

 我觉得观音菩萨的精神与境界实在太深远,即使用尽我们的才华,都无法描绘出观音菩萨万分之一的美。我们做音乐的,希望透过声音来记载观音的法,并以平民化的曲调让世世代代的人都能铭记于心。”

记:可否谈谈这出《法华经---观音菩萨》音乐剧的特色?


陈:《法华经——观音菩萨》音乐剧主要还是宣扬观音菩萨的精神。观音普门品出自《法华经》,由于一般人很难想像开大座的场面,便希望可以藉由舞台让大众感受到开大座的庄严,并将这美丽的场面烙印在心里。因此,我们这次表演的方式用了108位演员,也聘请了中国的杂技演员制造效果,希望观众对观音菩萨的信心能够在观赏时油然升起。


周:这次舞台剧的歌曲也有别于之前的内涵,我特地制作了《妈妈的心》,藉由母爱去歌颂观音菩萨的慈、悲、喜、舍。这首歌曲也记录了我把母亲从太平接来吉隆坡和我一起住的这两年的心声。此外,我们也尝试将梵呗以流行音乐的曲调来呈现,希望容易被亲近、容易被触动。歌手在演练时往往会唱诵到流泪,让我们不禁担心现场演出时大家能否顺利完成这曲目,可是这正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 -- 希望这舞台剧能撼动人心,而不是让来观赏的人只带着表面的东西回家。

欢迎点击 ⬇️
慈悲杂志(订阅)https://forms.gle/oVfN3M6bWqYfXanq5 
慈悲杂志(赞助)https://forms.gle/1n2H61AFfqCGRcXd9
Whatsapp询问 www.wasap.my/60166671962/
取自《慈悲》第88期
欢 迎 订 阅

評論

留言

成功
错误